嫦娥一号的“孪生妹妹”将在2009年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奔月。
1日晚,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上海“新民科技咖啡馆”透露,我国科研人员正计划对嫦娥一号的备份卫星进行改良,并拟在2009年发射,将担起探月的全新使命。
备份卫星正在完善改造
欧阳自远介绍,在该备份卫星发射前,科研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改良,绝不会让它成为嫦娥一号的简单重复。
届时,备份卫星的装备“一定会比嫦娥一号有很大改进”,亮点之一就是它不必再频繁地变轨做近月制动,而是“一鼓作气”直接进入月球轨道,同时,它运行的具体轨道和高度也会不一样。
昨天上午,记者采访到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他对此事表示,嫦娥一号确实有一颗备份卫星,现正在完善改造之中。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具体是否发射以及探测的目标都没有确定,有关事项也还没有被审批。
挑战“冬眠”应对月食
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很成功,进入绕月工作轨道很顺利,三体定向的复杂控制问题解决得很好(太阳能帆板要时刻对着太阳,星上仪器严格朝向月球,通信天线准确面向地球,太阳、月亮、地球都在运动中,每时每刻都做到“三瞄准”很难)。但是,欧阳自远和他的同事们依旧悬着心。因为“嫦娥”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工作人员将面对未来一整年的“月光工作日”和28TB的总数据量(1TB=1024×1024×1024×1024比特)。
未来一年里,嫦娥一号卫星可能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项。一是月食。欧阳自远坦言:“我们一直为这个问题困惑和忧虑,在地面上做了很多试验,实战中可能接受更多考验,这一关嫦娥一号一定要挺过去。”明年元宵前后有一次月食,大概持续5个多小时,8月还有一次月食。届时,因为地球的遮挡,月亮上照不到太阳光,嫦娥一号也无法从太阳获取能量。为了熬过这段黑暗的日子,嫦娥一号将在月食发生前“养精蓄锐”,利用太阳能帆板充分吸收太阳能,使劲充电,把蓄电池充得满满的。月食时,卫星上的科学仪器一律关闭,努力省电。同时,热控装置要确保卫星温度不会降到很低。否则,月食时零下150℃~零下180℃的低温,可能会把嫦娥一号上所有仪器都给冻坏了。“嫦娥一号应对月食的方法有点像动物的冬眠,请放心,待月食结束后它会‘苏醒’过来,恢复工作。”
第二道难关在于仪器。在陌生的环境中持续工作一年之久,嫦娥一号上搭载的种种仪器能否不出错,这也是科学家们揪心的事。“如果仪器正常,说明我们的水平上了新台阶。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也会及时吸取教训。”
“命运”可能撞击月球
嫦娥一号终结“生命”前,还能闪现哪些亮点?精确到零点几秒的“零窗口”发射,令嫦娥一号入轨准确、耗能经济,再加上一路以来都“走”得很好,它目前攒下的300多公斤燃料,能飞不止一年。如果可以飞更长时间,就能更多地从月球上获得科学研究的素材。
至于如何安排它的结局,还没有提到日程上,现在要紧的是确保它轨道走得准,各项科学任务都完成。欧阳自远坦言,对于嫦娥一号的最终命运有很多设想、各种打算。比如,绕月轨道的高度现在是200公里,可不可以降到100公里,甚至50公里?又比如,与其被动坠落,不如主动撞击月球。可以像欧洲“智能1号”去年那样,在“鞠躬尽瘁”前漂亮地一撞,完成拍摄近距离高分辨率照片、拍摄撞击时的闪光从而证明撞击成功、产生10-20千米高的尘埃争取供地面分析相关成分等任务。早在1999年,美国“月球探测者号”也曾主动撞月,且将撞击点选在月球两极常年黑咕隆咚的撞击坑里,试图找到月球上的水冰,但后来的分析结果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嫦娥一号的“终身大事”如何交待,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可以预期的是,明年此时,月球上空将同时有好几个探测器,日本的、美国的、印度的、中国的,可以互相配合,共同探测月球。
探测数据向全世界开放
目前,嫦娥卫星正以每秒3MB的信息量,向地面控制中心传回探测数据。欧阳院士说,嫦娥卫星传回的数据总量估计为28TB。这么多珍贵的信息,将向全世界开放,各国科研人员都可申请获取。我国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民间社团也可向委员会提出申请。
未来月球能源立大功
未来,月球将会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能源供给立大功。月壤中的氦-3,是一种非常好的核聚变燃料,可在地球上的天然气里提取氦-3,加起来一共有15吨左右。月球上的储量则有100万吨到500万吨。据核算,全球目前每年的能源需求总和,大约仅需100吨氦-3便能提供,而我国每年只需10吨左右氦-3。预计在50年后,氦-3能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并能让子孙后代使用成千上万年。为此,欧阳院士反复强调:人类要感谢月球。
第一幅月面图像局部区域的假彩色地形图展示
据《北京晚报》报道 由嫦娥一号传回的信号绘制的第一幅月面三维立体效果图昨天上午出现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来自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和国家天文台的部分专家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讲述中国第一幅月面图及其背后的故事。
据专家介绍,第一幅月面图的虚拟信号早在11月20日、21日两天就传回地面,23日时第一幅月面图的三维效果图已基本绘制完毕,在26日第一幅月面图发布之前,有关人员已听到了嫦娥一号所载的32首歌曲,所有流程都非常顺利。在昨天上午的交流中,专家们带来了包括三维立体效果图在内的多幅月面图,这些图均为首次公布。记者看到,三维立体图非常精致,上面的大小环形山和直径不一的撞击坑清晰可见。
受无线电波接收距离所限,32首歌曲无法直接传送到公众手中的无线接收器上,只有先由国家专业天文设备接收后传到国家级电台、电视台、网站,公众再接收或下载,有关时间由上级有关部门确定。
■相关链接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左赛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2日表示,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研制实现了新的突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深空探测的全新历史阶段。他同时透露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整船综合测试阶段,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突破众多关键技术。
我国将在2008年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马兴瑞说,目前,气闸舱等核心技术难关已被攻克,整船已进入综合测试阶段,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预计在12底前完成全箭总装。
神舟七号明年发射
航天员将太空行走
首幅三维月图
昨天现身
中国月面图上多了一个坑
欧阳自远澄清首幅月图抄袭美国传言
中国月面图上多了一个坑
图像上画圈的地方有两个小坑
图像上相同位置只有一个小坑 新华社发
网上有人提出,经过和美国2005年绕月卫星拍摄的照片相比,中国发回的首幅“月球脸”与之完全相同,并因此而认为是“拷贝”、“做手脚”。
“中国首幅月照绝对没有作假。”欧阳自远指出,这幅照片并非抄袭美国,只不过拍摄的地点相同,因此粗看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一模一样。为了便于解释,他特意在现场公布了两张照片的对比。虽然周边环境几乎都相同,但中心点的陨石坑还是出现区别。美国的照片上,其中一个点上只有一个小坑,但在嫦娥一号拍摄的照片上,同样的坐标上却清晰地呈现着两个叠加的陨石坑。“一种可能是当年美国的相机清晰度不够,只能模糊地拍出一个陨石坑;另一种可能就是,在2005年至2007年,又一颗陨石砸在了这个点上。” 综合《新民晚报》
《法制晚报》《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