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个和明朝很有缘分的城市,明朝的一头一尾都在南京。就连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气数将尽之时,还想到南迁……”“魏忠贤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高大伟岸,吃喝嫖赌样样来。”昨天下午,具有“史学大师”称号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把央视的《百家讲坛》“搬”到了南京大行宫会堂,为近千名南京市民解读了《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猛夸《百家讲坛》
力捧易中天
■解密明朝
建文帝没在南京自焚,去了西南
建文帝(资料图片)
作为明史研究专家,樊教授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南京。
樊教授表示,朱标是朱元璋长子,又比朱元璋先死,所以,朱标死后,皇位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朱标的儿子建文帝身上。但是,朱元璋生了23个儿子,个个都封了王。“叔叔要毕恭毕敬给侄子作揖,显然很麻烦,而且在那个中央集权的年代。所以,朱棣造反了,造成了建文帝究竟在哪儿的千古之谜。如今,甚至有人说,国外有个球星竟然是建文帝的后裔,对此,我不忙着下结论。”话虽如此,樊教授认为,当年朱棣从北京攻打南京城,建文帝打开刘基给他留下的锦囊妙计,从皇宫后门,穿着和尚衣服,沿水路逃出。建文帝并没有在皇宫中自焚,而是一路流亡到了大西南,大家都以为他烧死了,但是朱棣心里明白,还派郑和下西洋去寻找建文帝。
一直到了明英宗年代,建文帝感觉自己老了,要落叶归根,要求回“家”,于是明英宗派当年服侍建文帝的太监去查证身份,核实是对的,才让建文帝回到了北京。“不过,建文帝葬是葬在北京,但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墓碑。”
樊树志
品“三国”,话“水浒”,谈“红楼”;谈一谈《大国崛起》,说一说《明亡清兴六十年》,聊一聊《明朝那些事儿》,看一看《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从去年开始,一股历史热流就在全国各地“流传”,一直到今年还温度不减。而让历史成为“热门”的,央视的《百家讲坛》要记上一功。不过,如今,《百家讲坛》遭到了学术大家们的攻击,认为《百家讲坛》现在太烂,成了很多人追名逐利的地方,就连余秋雨也说“不是所有人都要往里挤的”。
对此,樊树志有不同的看法,他说,“过去历史就躲在象牙塔里,一直不被人们看好,但现在,大家都很喜欢历史。过去,上海高考搞‘三加一’,学生们都选政治,而不选历史,但现在,选历史的学生比选政治的学生多得多了,这说明,人们发现历史其实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而人们之所以喜欢上历史,《百家讲坛》的贡献很大呀!”
易中天是《百家讲坛》的得益者,对于他,人们也是褒贬不一。而说起易中天,70岁的老教授快人快语:“他用讲故事的方式解读历史,我为他捧场。明年易中天要出一本《帝国的终结》,我就很乐意为他的书写序,而且,在我看来,易中天并不是在戏说历史,而是在正说历史。在我看来,历史就是要讲得好听,写得好看嘛。”
而对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樊教授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很轻松活泼,他是业余的历史爱好者,不是专业作者,不要指责他,他很敢说。当然,也有点错误。”
魏忠贤是帅哥 崇祯帝曾想南迁
很多人都只知道魏忠贤大奸大恶,曾经凌驾在皇帝的头上,搞得天启皇帝成天在皇宫中当木匠。而昨天,樊教授给大家描绘了一个很“帅气”的魏忠贤。
“魏忠贤的母亲是玩杂耍的,父亲是唱戏曲的;魏忠贤从小就是一个混混,吃喝嫖赌样样来,但是他长相仪表堂堂,多才多艺,高大伟岸,尤其精通黑道。有一天,魏忠贤认为要想飞黄腾达,就要进宫,于是他挥刀阉割自己,成了太监。”
成了太监后的魏忠贤,随后巴结上了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客氏18岁进宫,深得天启皇帝的喜欢,她见了魏忠贤后,就移情别恋,喜欢上了魏忠贤,并且和他成了一对非典型性夫妻。”在客氏的提拔下,魏忠贤青云直上,成了“九千九百岁爷爷”。不过,魏忠贤死得也很惨,崇祯皇帝麻痹了魏忠贤一段时间后,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先把客氏赶出宫廷,而后拔掉魏在宫中的爪牙,再命令魏忠贤去凤阳给朱元璋的父母“守陵”,但魏自以为是,去的路上装了满满40大车的金银财宝,被崇祯皇帝知道后,当即命令锦衣卫派官兵前去逮捕,所有随从一律拘押,不得纵容,吓得魏忠贤在旅馆上吊而亡。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大刀阔斧的皇帝,最终,也不得不在北京城上吊而亡。”樊教授说,在朱由检看大势已去之前,曾想南迁到南京,和李自成形成隔江而治之势,当时他的皇妃们也很赞同,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无奈之下,崇祯仰天长叹,把桌子掀翻了,也只好作罢。“李自成进宫之前,朱由检作了充足的准备,让皇后上吊死了,16岁的太平公主,被他砍了几刀没死,后来又被救活了,而他的儿子,被化装后让太监带着逃出了紫禁城。”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文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崇祯帝(资料图片)
魏忠贤(资料图片)
近千名南京人来听樊教授解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