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防汛抗洪 江心洲人有勇气更有智慧
· 首批市级非遗今起公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首批市级非遗今起公示
文化部门欢迎市民来提提意见
  南京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推荐项目正式出炉了,今天起进入公示阶段。第一批非遗项目共87个,其中4项国家级非遗、16项省级非遗,67个项目为新产生的推荐项目。

  记者看到,新项目中最让人期待的面孔就是南京老地名,这也算是弥补了南京老地名没有进入首批省级非遗名录的遗憾了。对于快报推出的“聚焦南京非遗”系列报道,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大加赞赏:很及时,很正确。

  [公示]

  市民心声来者不拒

  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伍子胥和浣纱女的故事、高淳民歌……其实早在4年前,南京市就启动了非遗普查,经过街道、区县、市级、省级、国家级地毯式的搜索,南京一共找到了600多个非遗项目。“六分之一的普查成果(122个项目)进入了市级非遗申报程序,十分之一的项目进入推荐名单,也就是最终只有67个新项目进入市级非遗推荐名录。”王露明告诉记者,此次市级项目的诞生,不仅邀请了一批省级非遗评选专家如杨树发、贺云翱等来当评委,还邀请了行业中声望很高的专家,如中医药界的泰斗刘永年,工艺美术界权威马达、陆晔,民俗研究专家王涌坚等人。“为了杜绝走漏风声,南京市文化局给每一位参评专家下了封口令,参评期间,绝对不准接受媒体采访,不准对各区县透露任何消息,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名录,专家也不能评个人喜好打分,而是凭项目本身说话。”

  对于新诞生的67个推荐项目,南京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0天公示期内,他们将打开心扉来听市民们的意见。“所有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来者不拒。”

  受理单位: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通讯地址:成贤街43号,邮编:210018。联系电话:025-57716164。电子邮箱:njsw127@126.com。

  [解读]

  新项目都有传承人

  “现在,算是10个类别都齐全了。”说起市级非遗的诞生,王露明长长松了一口气,“四年的辛苦没白费呀!”此次新诞生的67个“绝活”,有很多在全国范围内将来都可以是叫得响的,而且张简斋国医、梁氏骨科等,填补了南京非遗没有中医药的空白;另外,首批非遗中有9个项目是历史故事和文化的,这也填补了南京非遗没有民间传说的空白。“最欣慰的是,南京老地名也进入了非遗名录了,这在全国还是首开纪录,其他城市,老地名都还没列入非遗名录呢!”和以往非遗项目往往缺乏传承人相比,这一批新的推荐项目,个个都有传承人。王露明说,一旦进入市级非遗项目,他们就会受到保护。据了解,明年初,67个推荐项目的传承人申报,就将正式启动,对于这些传承人,相关部门不仅将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而且还将为所有非遗建立个性档案库或者个性博物馆。

  [惊喜]

  一些绝迹项目“复活”

  “几年前,我很着急,我发现,非遗项目每年以30%的速度在锐减。”说起非遗,王露明的脸时而忧郁时而明朗。据透露,解放前,南京的非遗项目可以达到4位数,“据我所知,解放前南京市的各种非遗项目有近2000个;文革期间,如果普查,还有800~900个左右;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因一些因素,每年都有30%在消失。我真的很着急,如果这些活态文化都没有了,南京还怎么说自己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怎么来体现?”

  不过,让王露明想不到的是,通过4年的普查,一些已经不进入人们视野的项目又重新“活了”。“说老实话,我也没想到能普查到600个项目,我原来估计也就普查到200项左右吧。但通过寻找,它们又被找回来了,而且600个项目中有20%的项目,的确已经绝迹多年了,只是它们的传承人还活着,有的还活在老南京的脑海中,人们还能想得起来。”

  [遗憾]

  有些项目暂时搁浅

  方巷人走北、江心洲人治水……王露明的办公室内堆满了申报文本,说起这些文本,王露明说:“这可都是各区县费了工夫写出来的。”但是对于首批非遗结果,王露明自认为也留有遗憾,那就是一些项目因为文本没到位,或者来不及申报就没进入推荐项目的行列。比如:方巷人走北,这个项目就非常有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京居然还有这样一群人,而江心洲人治水,不仅具有文化内涵,还有历史价值,将来都可以开设专门的博物馆的,但因为文本没写到位,今年就暂时搁浅了。“不过,如果明年启动第二批市级非遗,它们肯定都是没问题的。”

  [转型]

  非遗规划正在进行中

  完成了首批市级非遗的审批,王露明说,接下来就是高淳、溧水、江宁、江浦、六合、秦淮、白下等区县一级的成立区级非遗了。“在我们的心目中,还有很多蓝图正在进行中,今年底,我们还要给南京市民专门出一份‘非遗地图’,完成一台非遗晚会,另外,还要出台专门的非遗规划。”

  记者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教授贺云翱处了解到,目前这一份市级非遗规划已经在进行中,为了这个规划,他还专门拜访了北京、浙江、贵州等省市,学习它们的经验,规划思路就是,不同项目不同的保护手段,以保护非遗生态为主。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南京市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