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主城区今明两年要“补”建七座变电站
· 昨天-0.4℃ 首次触摸“冰点”
· 这种不怕冷的蚊子没啥坏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天这么冷,玄武湖边蚊子却成群飞舞
这种不怕冷的蚊子没啥坏处
  快报讯(通讯员 范华锋 记者 刘峻)“你们快来看,蚊子一群一群的,多得不得了。”最近有不少市民反映,在玄武湖、莫愁湖边蚊子成群飞舞,不时撞击人脸,现在最低气温已经到0℃了,怎么还有这么多蚊子?

  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科郑一平主管医师告诉记者,这些蚊子叫“摇蚊”,也是南京地区6种蚊子中的一种,但与其他5种蚊子(分别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不同的是,摇蚊没有喙,不吸血不咬人,市民不必害怕。虽然它会在这个时节给我们的出行造成一定的骚扰,但它在保持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渔业方面却有重要作用。

  据郑一平介绍,摇蚊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的通称,广泛分布在淡水水域中。我们所看到的摇蚊是其成虫期,时间很短。摇蚊的大部分生活史是幼虫期,生活在水中。幼虫呈血红色,细长,也叫红虫(要区别于水中的红线虫,红线虫较其长,似蚯蚓),在水下生活期一般为4~5个月时间。幼虫以水中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碎屑、藻类、细菌、水生动植物残体为食,因此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中的有机物矿化作用和消除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且不同摇蚊对水域生活环境要求不同,还成为监测水体环境和污染状况的优良指示生物。同时,摇蚊幼虫还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用于养鱼。

  郑一平说,由于摇蚊比较耐寒,最佳适应温度在5~12℃,因此常出现在初春和深秋时节,尤其主要出现在湖、塘边,而目前南京的气温正好适宜其生存。摇蚊成虫期基本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糖份的植物液体。夜间具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在清晨或黄昏时分,摇蚊会成群飞舞,求偶交配,形成一群群黑烟一样的景象,但在交配后不久摇蚊就会陆续死去。

  最后,郑一平提醒说,摇蚊本身并不携带传染病,也不叮咬人,因此市民不必害怕。但它在黄昏时分到处飞舞,会给部分出行的人带来些许麻烦,而且一旦不慎吸入呼吸道或进入眼睛,会引起刺激性反应。过段时间,等到南京平均气温继续下降,摇蚊就会自然消失。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