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我们的奥运·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六大赛区终极PK 社区趣味竞赛圆满落幕
· 奥运火炬彩信传递的更是爱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现代快报、南京市体育局联手国美电器助推全民健身热潮
六大赛区终极PK 社区趣味竞赛圆满落幕
“金鸡独立”还得戴上眼罩

  六大赛区终极PK

  社区趣味竞赛圆满落幕

  9月22日,由现代快报、南京市体育局联手国美电器共同主办的“我们的奥运——社区趣味竞赛”开赛以来,相继走过了鼓楼、玄武、白下、秦淮、下关、建邺六大主城区,赛程已持续2个月之久。上周六上午,六大主城区的终极PK终于在汉中门蔚蓝之都广场火爆开战。六大赛区选手早已是摩拳擦掌,此次可是派出了精兵强将,决一胜负。场内场外乐翻了天,场上选手们拼出全力,要争第一,场外拉拉队、后援团,呐喊声加油声是一浪接一浪。六大赛区终极PK让我们的奥运社区行竞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定点投篮:

  高手较量 互不相让

  不愧是总决赛,各个区派出参加60秒定点投篮的几乎都是高手,动作利索漂亮不说,命中率高,成绩也是你追我赶,让大家真是一饱眼福。

  建邺区的姜全柱往那一站,1米8的大个,小小篮球拿在手里感觉都没啥分量,一手托着篮球,一手扶着,两脚轻轻一跃,球就呈抛物线飞出去了,不偏不倚进了篮筐。他的队友徐江涛是个小伙子,长得精悍,可弹跳力了得,一跃老高,球飞出半个抛物线就进了篮筐。妻子和女儿在场外已经乐得合不拢嘴,才三四岁的女儿在妈妈的怀里欢呼着:“爸爸加油,加油!”

  场外观众还沉浸在刚才酷炫的比赛中,接下来的几位中老年高手就更让人瞠目结舌了。秦淮区派出的是已经50岁的陈芳,别看陈芳是女同志,那投篮动作也是相当标准漂亮。陈芳来了个单手投篮,身体向上一跃,周围观众惊叹:“人到中年,还有那么好的弹跳力。”陈芳一步步稳扎稳打,不慌不忙,6个球里也命中了3个。原来她过去练过一段时间体育,篮球当然不在话下。

  鼓楼区56岁的唐达明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唐还穿着双皮鞋,就来挑战,别看老唐瘦瘦的,个头也不高,可爆发力强。不慌不忙站在线外,两手把篮球这么一抛,球就进了。“进了,进了。”大家对貌不惊人的老唐真是另眼相看。“什么来头,专业的不成。”老唐紧接着连投两球,居然全进。大家惊呼:“天啊,居然连进四球,专业的也没这水平啊。”

  临门一脚:

  稳有稳招 猛有猛招

  或许是因为白下区队的队员们都是爷爷奶奶辈,踢球的风格自然和其他队迥异。第一轮是白下区和玄武区的比赛。这边裁判刚刚说“开始”,玄武区的球就“砰”一下飞过来了。“中啦!”玄武区队一阵欢呼,“再进一个。”“砰”又一个球飞过来,太猛了,球撞上了门框,在不锈钢做的大球门边转了半圈,眼看着球就要进了,谁知一偏,落入了隔壁的球门,成了一个乌龙球。“咳!可惜了。”大家一阵惋惜。

  那边玄武区的队员情绪高涨,这边白下区的围观者急坏了。董文龙爷爷上场了,他认真地把球放在一个点,确定不偏不倚之后,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踢。他侧着身子,用脚弓轻轻往前一推,球就慢吞吞地往前滚了。虽然球踢得不那么爽气,但却连进两个。这边白下区才踢了两个球,那边的玄武区都踢完了,开始上建邺区的选手了。

  “爷爷太慢啦!”围观的小朋友喊起来,“一点都不帅啊!”大家哈哈哈地笑了起来。董爷爷可不管,他还是坚持把球放在最满意的那个点,才开始踢。当然,这样的坚持最终还是给董爷爷最丰厚的回报,他连踢了五个球,个个都进了。“我一把年纪了,要什么潇洒啊?稳中求胜最重要。我是代表白下区来比赛的,只要能多进球,就是光荣啊!”

  金鸡独立:

  几分钟 轻而易举获胜

  金鸡独立是一项让人期待的项目,因为参加最后总决赛的选手可都是在区内比赛中的佼佼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个个平衡性、耐力十分了得。玄武区的聂海燕曾经创造过45分钟的纪录,而下关的蒋美萍穿着高跟鞋就曾经站过近30分钟,大家觉得冠军肯定就在她俩之间产生。

  比赛开始了,先是小组淘汰赛,谁能在小组赛中坚持一分钟才能顺利进入最后的总决赛。参赛的选手眼睛都被黑眼罩遮得严实,密不透光。

  决赛开始了,四名高手一决高下。大家小声议论,“看情形,下关队的比较强。”“我看玄武的强。”“我看好白下的,没准就是黑马。”也有人开玩笑,“这高手过招,一站起码个把钟头啊,估计得耽误回家吃饭。”

  没想到区内比赛最高纪录保持者聂海燕首先坚持不住了,整个身体晃动得厉害,她一个劲向右倒,小跳两下不得不放下脚才站住。第一个被淘汰,小聂懊悔极了,“总决赛,有点紧张。”小聂之后,其余两名选手像被传染了一样,相继败下阵来。最后只剩下一直稳如泰山的蒋美萍了,只用了不到5分钟,几乎不战而胜。她有些意外,“老实说,今天状态也不是很好,可没想到得冠军这么容易。”

  ■赛场之最

  最时髦的选手:

  穿高跟鞋、裙子来比赛

  单人抱球接力跑比赛中,鼓楼区选手48岁的毛云就格外引人注目,在众多特意一身运动装束的选手中,她的装扮格外时髦。就见她脚蹬一双4厘米高的高跟鞋,穿一条呢子裙,身着一件红色的针织衫,感觉就像要去逛街。可比赛中,她怀抱两个篮球,跑起来一溜小碎步,可那频率是超级快,高跟鞋踏着水泥地面咯咯作响。周围的观众不禁为她捏把汗,“穿高跟鞋跑步,千万别摔着!”可毛云稳稳当当地跑到终点,事后一问,毛阿姨却不以为然:“我运动都穿高跟鞋,已经习惯了,我爬武夷山,一双高跟鞋爬到山顶,我穿高跟鞋跳绳还得过街道第一名,不信呆会团体跳大绳咱们走着瞧。”

  果不其然,鼓楼区的团体跳大绳,毛云站在第一个。“一、二、三……”绳子甩起,她穿着高跟鞋,身体轻盈,轻轻向上一跃就跳过一个,丝毫不费力气的样子。团体跳了100个,可毛云穿着高跟鞋一次差错都没出,还不停地变换跳法,脸上始终保持着轻松自如的微笑,像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最强悍的团队:

  一口气拿下四个第一

  这一次跳大绳的比赛,建邺区发挥得出奇好。别的队还在相互协调时,建邺区都已经跳出32个没停的好成绩了。

  “这要归功于我们甩绳子的小郭!”队员们纷纷说,“他每甩一次都要把腰弓起来,全力以赴的,那三分钟下来得有多累啊。”“是啊,换了别人这样甩个一分钟就够呛了。到底是小伙子,精神!”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可把郭欣凤说得很害羞。他一边擦着满头的大汗,一边红起了脸。“我之前琢磨了一下,绳子甩下去必须快,这样才会让他们跳得更省力一点。”小郭的努力没有白费,建邺区的跳大绳比赛,毫无悬念地拿了第一。

  只是因为太使劲,小郭的手指都被绳子磨出了泡。“要不是我坚持锻炼,不然还真坚持不下来。”小郭说,他是工程公司的员工,“平时就常常在工地上,所以力气还是有一点的。”

  除了跳大绳比赛,到最后一统计,建邺区居然在定点投篮、趣味足球、背靠背夹球跑中都拿了第一,一口气拿下四个冠军,成为全场最强悍的队伍。

  最敬业的团队:

  不比成绩比精神

  与其他年轻力壮的队伍不同,这次总决赛白下区派出的选手平均年龄都在55岁以上,很多选手还是做了爷爷奶奶的人呢。体力上不如年轻人,白下区的选手们就更卖力了,几乎拼出了全力。

  你瞧,夹球跑比赛中眼看着其他选手们速度飞快,上了年纪的唐阿姨和舒阿姨越是跑得慢,越是着急,夹着球快跑到终点时,突然脚一滑,两个人都摔了下去。“啊呀!”大家惊呼了起来。刚扶两人起来,两人顾不得拍身上的尘土,重新往终点冲去。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大家都纷纷赞叹,“这才是体育精神呢。”“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比赛结束后,两位阿姨说。“只是,没有拿到奖,心里总是很遗憾。我们还去附近的小学里面练习过好几次呢,以为肯定能拿个名次的。”

  定点投篮中,66岁的曹锦荣、62岁的董文龙爆发力不及其他队的年轻人,可两位老人使出了浑身的劲,篮球扔不行,就用砸的,要么再来个倒马桶式,最后虽然只投进了两个,可两位老人自得其乐:“重在参与嘛,我们已经尽了全力就行。”

  最后团体跳大绳比赛中,白下清一色的阿姨队员,身着大红色的运动服。两位阿姨使出了吃奶的劲甩大绳,跳绳的阿姨们也是一蹦三尺高,涨红了脸,哪怕跳到腿发软都一直坚持着。3分钟跳下来,阿姨们捂着肚子,喘着粗气,但脸上都挂着笑容,“小姑娘时跳多少不在话下,老了能跳这么多已经不错了。”领队的唐阿姨说,这次他们派出的都是中老年人,但都是平时喜欢健身的,虽然比赛名次不靠前,但他们能锻炼身体,参与到活动中来就是最开心的。

  快报记者 黄卓琳 赵丹丹 文

  快报记者 唐伟超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