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学得不透
应聘者请求缓考
“模拟病人”第一轮培训结束,其学习劲头让老师惊叹
“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齐,听课这么认真!”前天下午,79名“模拟病人”应聘者参加完第一轮的培训,对于应聘者的表现,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主任骆益民非常感慨,“他们比一些本科生听课都认真!”
本月初,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首次面向南京地区招聘30名“模拟病人”扮演患者,充当医学院考场上的“活考卷”。广大市民热情参与,300多人赶到医院参加面试,经过一轮淘汰,79位市民进入下一轮培训。
“模拟病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培训过程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样开展工作的?现代快报和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独家合作,共同关注这些热心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奉献者”。
求知欲望强烈
下课围住老师请教
这79名“模拟病人”应聘者在通过面试后,几天前开始接受医学基础培训。记者在教室里看到,老师讲授的都是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内容,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入门知识,但对于这些“门外汉”来说,却显得太专业了。
但专业上的难度并没有吓退这些应聘者,几天来,没有人中途“退学”,所有人都准时或提前赶到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教室。上课的时候,除了老师的声音外,没有说话的声音,应聘者全都聚精会神地听课,从不交头接耳,认真地记着笔记。偶尔有个别应聘者因为疏忽忘记了关手机,手机一响,其他的应聘者就立刻投来埋怨的目光。
更令授课老师感动的是,这些应聘者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每次下课后,都要团团围住老师,对于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地方问个不停,一问就要半个多小时。前天下午,当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张忠红老师为这些应聘者讲完课后,很多应聘者拿着U盘来复制课堂上讲的内容。拿到资料的陈女士说:“年龄大了,记忆力也差了,把老师讲的内容带回去,晚上再仔细研究、背诵。”
培训一举两得
学点医学常识也不错
记者在培训现场发现,通过面试的79名“模拟病人”应聘者,年龄大都在四五十岁。
由于刚刚通过第一关,是否能够顺利入选“模拟病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参加培训的应聘者不仅学习认真,而且心情忐忑,生怕由于自己听课时不认真,没有学到老师讲的内容,无法通过考试。下课的时候,50岁的谢先生就告诉记者:“我主要对模拟病人这个职业比较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最后能否入选,我心里还没有底,所以现在先不谈今后的工作了,先把老师讲的学好再说。”
刚过50岁的汪女士说,在报纸上看到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招聘“模拟病人”的消息,考虑到这是个新事物,她就报名参加了。“我现在的年纪,最关心的是两件事:打造健康的身体,打造良好的心理。这次能够入选当然好,如果不能成为模拟病人,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培训,也非常有好处,我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学到很多医学常识,这对我今后的保健有很大的好处。”
还想再消化课程
应聘者请求缓考
“本来准备周四下午培训结束后考试的,但这些应聘者想再消化消化老师讲授的课程,他们就主动提出来,请求推迟考试。经过考虑,我们就暂时把考试推迟几天。”骆益民说,这些应聘者太认真了,他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求,也让她非常感动。
不过,应聘“模拟病人”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目前参加培训的79名“模拟病人”应聘者,最终可能只能留下30名左右。这次医学基础知识的培训只是第一轮培训,这轮培训结束考试合格的应聘者,将再接受专业培训,包括学习诊断、内科外科等专业的疾病症状等,然后再接受专业组考核等多个考试,只有连续通过多道关者,才可能入选成为一名真正的“模拟病人”。应聘者在下一轮接受专业培训时,应根据设定好的“剧本”,练习发病时的“台词”、动作、神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模仿某种病症的症状;“模拟病人”进行工作时,医学院学生充当“准医生”,根据这些“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询问病史、判断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
通讯员 程守勤
快报记者 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