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王选演讲揭露 侵华日军性暴力
· 26位读者昨领取 快报万元重奖听“诤言”活动大奖
· 万达14.8亿元拿下河西三块地
· 多国专家聚会南京研讨抗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王选演讲揭露 侵华日军性暴力
日裔旅美艺术家棚桥一晃展出反战作品
  王选演讲揭露

  侵华日军性暴力

  昨天,在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举行的“南京记忆”南京大屠杀发生70周年的纪念活动继续进行。在下午的会议上,曾经“感动中国”的王选首次谈到她对“侵华日军性暴力”的研究和感想,更首次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昨天下午,南山专家楼举办了南京大屠杀发生70周年的书法展,日裔旅美艺术家棚桥一晃第一次在中国完整地展出他的作品。

  日裔艺术家展出反战作品

  并真诚道歉

  日裔旅美艺术家棚桥一晃先生用了3年时间创作完成的28幅书画作品昨天展出,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而本次展出是首次在中国完整展出。

  刚进入展区,观众们就被一幅幅浓墨重彩的书画震惊,据作者棚桥一晃说,这些字画都表达了他对那段历史的强烈印象和更加强烈的反思。

  “耻辱,强烈的耻辱,来自于我的身体、心灵甚至是一生。我代表日本人表示真诚道歉。”棚桥低垂着眼皮说道,“南京仅代表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应以整个中国和亚洲的视角来反思这场罪恶的灾难。当我们回想起成千上万的死亡人数,那不只是一个数字的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他们都有自己的亲人、梦想。我们需要敞开胸怀,体会每个个体的痛苦、悲哀。”

  在这些作品中,一幅名为“南京恸哭”的书法颇为引人瞩目。白底黑字,“南京”二字上又渲染着鲜红的颜料,如血一般一直流到纸的边缘,触目惊心。同样,作者也故意将“恸哭”二字的黑色墨迹处理成自然向下流泻的状态。棚桥一晃先生解释,红色代表流动的血液,黑色象征着泪水,“南京大屠杀是一段血泪交织的历史,我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场灾难的感受”。

  在最后几幅作品中,一张圆形画面引起记者注意,它是由红、黄、蓝、紫等十几个色彩各异的圆形套在一起组成的。棚桥告诉记者,画的名字是“内部和平、邻里和平、全球和平”。棚桥一晃回忆,在童年时光中,他通过广播、报纸和当军官的祖父了解到这场战争。“我也算是战争的亲历者,我知道它的惨烈、罪恶。”在棚桥一晃心中,始终背负着对日军暴行的耻辱感。

  王选:

  关注侵华日军性暴力

  王选作为“感动中国——2002十大年度人物”之一,曾以细菌战受害者家属身份带领180位原告向日本政府提起跨国索赔诉讼,是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原告团团长。现在,她又将目光集中在了当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害女性身上。

  在昨天女性论坛《中日战争与南京悲剧》上,王选又大胆地提出新观点,从妇女角度看日军暴行。她认为,通常人们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在讲战争,其实在战争中最痛苦的是妇女儿童,而人们往往看不到她们的存在,她们的声音被忽略。“历史的真实不是统计数字,而是事实。在南京大屠杀中,不管女性的年龄如何,这种强暴都是大规模发生。我们现在就是要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些真相,尤其更要关注作为个体的生命。”

  王选首先列举了几个事实,就发生在她的家乡浙江义乌的崇山村。当初赴日诉讼的好几个原告,都曾在村子里亲眼看到日军强奸的事实,这其中就包括她的两个姑姑。在1999年调查细菌战时,一位江西证人曾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她,“他告诉我,当时日军连八九岁的女孩都不放过,甚至会割开女孩的下体”。

  另外两个让王选震惊的事实是在一本日本兵的战记中发现的。此战记叫做《湖南战记》,于2007年出版,作者是当时参加侵华战争的士兵小平喜一。

  王选说,一般战记不会写这方面的事,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日军战记中提到强奸的史实。“在书的74页,小平喜一写道:看见一屋子的尸体,其中一名年轻的女性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个女子全身赤裸,两腿张开,下体插着一个竹子,惨不忍睹。如果说日本当时实行的是三光政策,应该再加一个‘光’,就是‘奸光’。”

  而另一个事实记录在第88页上,“当地的妇女看见日本兵有所举动,便会理解他们的意图,什么话也不说,立即将裤子连同内裤脱下,露出下体大片大片的红色,那就是疥癣。因为她们知道日军一看到她们身上的疥癣就不会再强奸了。这是她们学会保护自己的一种无奈的方法。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妇女是非常含蓄的,即使在丈夫面前也是羞于脱下裤子的。”

  快报记者 解璐 李彦/文

  快报记者 泱波/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