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苏省2008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正式“开闸”,2.5万个职位引来了全省的5.8万余名毕业生。
据悉,明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达4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不少外省毕业生也赶到江苏就业,预计明年实际就业人数将达到45万人!
那么,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专家给出了不少建议。
本版撰文 实习生 李蓓超 快报记者 黄艳 谢静娴 许小红
求职,真的好难
昨天,不到9点,国展中心已是人山人海。今年,大学生找工作到底有多难?记者兵分两路,分别跟随一名文科生和理科生,体验他们的求职历程——
理科生小唐:
没啥目标,接受我就行了
3名搭伴而来的男生,挤到了南京一家知名通信公司摊位前。记者拉住其中一名戴眼镜的男生,他姓唐,来自河海大学常州分校,读的是通信专业本科。
小唐带来了20份简历,每份简历也就薄薄2张纸。记者问他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小唐茫然地摇摇头,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只要接受我就行了”。
投出一份简历后,连连碰壁
记者看到,小唐的简历上显示,他已经考过全国计算机三级。比较熟悉C语言和C++语言编程。正说着,小唐的同学已经在该通信公司投了工程师岗位。小唐发现自己也只能投该岗位,便排队递了份简历——这是他的第一份简历。
10分钟后,小唐从人群中挤出,又四处逡巡看有无通信方面的职位。还不错,正好看到江苏联通公司在招聘。小唐满怀信心地挤过去,看过海报条件后,他失望地摇摇头说,“人家只要南通生源”。在另一家没标明生源地的联通某分公司展位前,小唐远远地张望,记者鼓励他去试试看。小唐走上前,问了招聘人员一个问题后,又失望地折回来,“我是外省的,他们只要江苏生源”。
简历被退,激动地指责“考官”
经历了小小的挫败,小唐并没丧失信心,他又瞄准了一家电子公司。该公司展位前排了3排大学生,每排都有十来个人。这是记者跟随小唐求职过程中最耗时间的一次排队了。
等了约半小时,才轮到小唐。招聘人员是位中年男子,他扫了一眼小唐的简历,随意地问了一个问题。小唐有点措手不及,低声回答了几句。很快,该男子笑着表示抱歉,将简历退给了小唐。
小唐奋力从人群中挤出来,脸上带有激动的红晕。他提高了嗓门:“我觉得他(招聘人员)只懂硬件,不太懂软件!”
又转了约七八家公司,虽然也有通信类的岗位,可小唐仔细一瞧,便苦笑着向记者摇摇头。就这样,在场内转了1个半小时,小唐只投出了一份简历。
最受欢迎:
揣着单片机来应聘
在一家电子类科技公司展位前,一名男生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
“好家伙!这个也带来了!”记者看到,该男生只带了一份简历,简历上放了一只手掌大小的单片机——引起大家惊叹的就是这个单片机了。“这个是单片机最小系统,我利用一个暑假时间才完成的。”男生说,他姓胡,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
“我今天就带了一份简历,就是奔这家公司来的!”小胡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看得出来,该公司招聘人员也对他很有兴趣。男考官不时就有关单片机技术问题跟他交流,还“关照”他:“我们待会再细谈。”
最不受欢迎:
父母跟班陪同求职
招聘会本该是毕业生的天下,可是在拥挤的人群中,却时不时出现家长的身影。
一名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穿梭在过道中,她不住地和儿子商量着,“这家单位不错,去试试吧。”记者上前和她攀谈了起来,她告诉记者,她实在不放心儿子一个人来找工作,就跑来帮他参考参考。
相比之下,更夸张的是父母到招聘现场“应聘”,孩子本人却没来。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位父亲背着旅行包,母亲则拿着笔和小本子跟随其后。在谈话中记者得知,他们是从镇江赶来的,女儿正忙着考研。这位父亲说,他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就先替女儿求职了。
对此,就业专家表示,家长陪学生参加招聘会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求职本来就是学生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家长早就该放手了。对子女的事情包揽得越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就越不利。而且,用人单位对这种缺乏独立精神的毕业生,也不会看好。
■现场镜头
[专科生求职]
昨天上午,在位于江宁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400多家用人单位在教学楼、活动中心摆起了摊位、建起临时面试室——他们是专门冲专科生来的。
特写:
不同职位投递不同简历
贸易经济系女生徐莉抱着五份简历走在拥挤的人群中。和平常可爱型的打扮不同,徐莉今天穿着米色的薄棉衣、里面配着黑色高领毛衣,看上去端庄大方,清爽的蓝色牛仔裤和圆头平底鞋又显出学生的清纯。
从9点钟开始到11点,徐莉跑了近百家单位的摊位,投出了两份简历。
“我的简历是不一样的——两个单位要求的岗位不一样,我就投出了相应的简历。”徐莉是双专科学生,学的是国际金融和商务英语,所以她的求职面比较广。徐莉对月薪要求并不高,每月800元至1000元就行。“我们刚出校门,经验和能力都比不上别人,怎么好再去谈条件?如果半年或一年后,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了,单位肯定会考虑加薪的。”
记者翻看徐莉的简历,只有简单的两页:一页是自我介绍,一页是简历。其实,她有不少获奖证书,但没有附在后面,黑白的简历显得格外朴素。“一份是会计的,一份是贸易营销的。”两份简历侧重点不同,适应不同的岗位。在投出的两份简历中,一份是国美的会计岗位,一份是舜天的营销岗位。“国美的招聘人员问我,会计常常要加班,很辛苦,能承受吗?”徐莉给的是肯定的回答——对她来说,辛苦不算什么。
现场:
学生不对薪酬提出要求
记者在宏图三胞招聘现场看到,几位招聘人员与应聘者进行简单的面谈——此次招聘的是销售人员和从事后期维护的工程师。“感觉现在的孩子很淳朴。”招聘人员说。
在现场,毕业生普遍没有对薪酬提出要求。而用人单位也表示,确定录用时才能谈到这一问题。
调查:
专科生普遍认可千元月薪
今年上半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对近2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薪酬期望值调查,结果70%以上的学生认为1000元一个月的月薪可以接受。
在对薪酬期望值较务实的同时,专科生们对一些基层一线的岗位也不挑不拣,每年6月20日前就有60%-70%的毕业生就业,而有些就业状况好的系6月20日前的协议就业率可以超过90%,总体就业率到年底几乎是100%。
结果:
近3800人达成实习、就业意向
此次共有46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了供需洽谈会。华润苏果有限公司、宏图三胞股份有限公司、五星电器等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了4000多个招聘岗位,需招聘的毕业生人数近8000余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有4000多名旅游类、营销类、管理类、工程类、外语类、文史类、贸易类、会计类、信息类、艺术类等现代服务业毕业生参加了供需洽谈会,最终近380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实习、就业意向。
1000元一个月的工作,我们可以接受
昨天,5.8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涌进南京国展中心求职,现场异常火爆。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文科生小王:
用英语介绍韩剧?没想到
昨天,清晨6:00不到,在急促的闹铃声中,小王一骨碌从宿舍的床上跃起。简单洗漱后,她扎起清爽的发髻。面对镜中的自己,露出自信的微笑。
小王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8点不到,她就搭着学校的校车从江北赶到了国展中心。
学的是管理,现在只求找到一份工作被人管
“我是来暖场的,呵呵。”刚进入会场,小王的语气还十分轻松,她调侃道:“我学的是管理类的专业,但我也不求进去就能做管理,只求先找到工作被人管了。”
在小王的简历上,第一行就明确写出了求职意向:文秘。小王觉得,大学生想一开始就干管理岗位,有点不切实际。文秘这个岗位和自己学的专业算有点关系。她带来了6份简历,争取全部投完。
在展厅内绕了一圈,她终于发现了首个目标——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招聘文字秘书。20分钟后,小王总算递上了自己的简历。小王是班长,年年都拿奖学金,这样的优势让面试的老师不住地点头:“你的条件不错!”
小王并没有十分欣喜,她悄悄地告诉记者,“站在我前面的女孩是硕士研究生呢。虽然是个秘书岗位,可是感觉竞争挺激烈的。”
拥挤的人流中,陆续投出四份简历后,小王的话少了,“感觉心里挺没底的。”
硬着头皮用英语介绍韩剧,没戏了
在一家宁波的进出口公司展位前排了15分钟后,小王被面试官奇怪的问题给难住了。因为小王向面试官提到,自己曾经学习过韩语,所以面试官借机和她聊起了韩剧和韩国明星,“你喜欢韩剧么?”小王回答:“我喜欢神话组合,韩剧看得不多。”面试官又问道:“那你喜欢rain么?请你用英语简单介绍一下《浪漫满屋》这部韩剧吧。”
小王事先完全没有想到会碰到这个问题,一下子显得手足无措,只得硬着头皮说了几句。
从展位前走开,她就后悔不迭,“考完英语六级之后,我就没说过英语,这个‘袭击’太突然了!看来回去要准备准备了。”
要么表现得过于自信,要么十分自卑;厚厚一叠简历,看起来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还有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满面通红,语无伦次……昨天的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指出了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的通病。
除此以外,毕业生们过分的、盲目的自信会适得其反,让用人单位难以接受。用人单位告诉记者,有的毕业生回答问题时会文不对题,夸夸其谈;还有的学生明明不适合这个岗位,却喜欢逞强,又说不出自己到底有哪些优势。
因此,建议毕业生无论在着装还是谈吐上,都要注意简练。
[求职有大忌]
回答问题结结巴巴,用人单位最难接受
一忌:
简历如出一辙难显个性
一家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每年应届毕业生的简历都千篇一律,根本看不出学生的长处到底在哪里。
“投递简历一定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一份简历最好专门投给某个岗位。”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汤幼龙还对一名新闻学毕业生的简历进行了点评:这份简历上详细地写了毕业生参加的校园活动、实习成果。他提出,该简历投给新闻单位还可以,但如果投给一个文秘岗位就要重新写,绝对不能一份简历“走天下”。
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
二忌:
听到提问就面红耳赤
“我是……南京……”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展位前,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一名女生面红耳赤,结结巴巴。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京分行人事部的王先生介绍,在和毕业生们的沟通中发现,他们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十分欠缺。比方说,有的学生说话声音越说越小,还有的一说话就脸红,语无伦次,根本听不清楚——这些其实也是学生不自信的表现。他提醒,毕业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平时注意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在求职前,不妨自己多设想一些问题,先构思一番,这样最起码能缓解自己的紧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