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9版:我们的奥运·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网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网球
  网球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体育运动,每到周末网球场上总能看见爱好者们挥拍的身影。不过,你知道网球的发球速度是如何测得的吗?鹰眼会有误差吗?为什么有人总喜欢戴着太阳帽打球呢?看完以下的内容,相信你对网球会有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

  Tennis

  硬地球场最能体现综合能力

  ■场地

  硬地球场最能体现综合能力

  经常关注网球比赛的读者应该知道,网球比赛的常用场地有三种,分别是红土、草场和硬地,而球员中有些人喜欢红土、有些人的打法则更适合硬地,那么这三种场次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说红土,它是沙地、泥地这些“软性球场”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四大公开赛中,法网的比赛场地就是红土场。红土场的特点是球落地时和地面的摩擦较大,所以球速相对较慢,因此对球员的移动速度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却要求运动员的移动能力和跑动的持久力一定要非常好,因为这种场地更适合于底线型选手,这就使得球赛的回合增多,对体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像西班牙的纳达尔、费雷尔、阿根廷的纳尔班迪安等人都是红土高手。

  与红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草场。在草场上,球落地后的速度很快,而且反弹起来的高度相对较低,因此要求球员的进攻意识比较强,而且战术要有变化,相对而言,这种场地适合发球好、网前技术比较好的球员,例如罗迪克等人,四大满贯中的温布尔登公开赛是在草场上进行的。

  硬地球场则是红土场和草场的一个折中,澳网和美网都是在这种球场上举行的,我们平时见得最多的也是硬地球场。这种场地不仅有利于底线抽击,同样适合发球上网,既能打上旋球、下旋球,也可以吊高球和放短球,应该是一个对选手的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场地。

  发球时速是如何测算的?

  ■球速

  发球时速是如何测算的?

  网球比赛的时候,每当选手发出球之后,场边的测速仪就会显示出这一球的时速,而选手们对于自己的发球时速也非常在意,如果能够成为世界上发球最快的选手将是一种荣誉,目前这个幸运的人是美国球员安迪·罗迪克,他在2004年9月创造了249公里的最快发球时速。

  那么球员的发球速度又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呢?其实,在不同的比赛中,所使用的测速仪器也是不一样的,四大满贯和一些巡回赛主要使用美国一家公司的产品,而戴维斯杯比赛的设备则是一家德国公司提供的。据介绍,这两家公司的设备所采用的测速方法是不一样的,美国公司用的是一把测速枪(和交警所用的雷达枪属于同类产品),它测算的网球在距离球拍30.5厘米之内的平均球速。而德国那家公司所采用的测速方式则要复杂得多:使用三把测速枪,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测速区,人们在测速枪上看到的球速既不是平均速度,也不是球落地后的速度,而是球离开球拍后达到的最高速度,所以,戴维斯杯比赛中测出的球速会更快一些,而罗迪克的最快发球时速就是在戴维斯杯比赛中创造的。

  ■新技术

  鹰眼误差不超过3毫米

  随着网球选手的击球速度越来越快,仅仅依靠线裁的双眼已经很难准确判定球是否出界了,特别是当这种差别可能连一毫米都不到的情况下。因此,在2005年的大师杯元老赛上,2001年就已经研究成功的“鹰眼”技术首次开始在正式比赛中试行,用以帮助裁判判定球是否出界。

  “鹰眼”技术的正式名称是“即时回放系统”,这个系统由安放在球场四周的8-10部分辨率极高的快速黑白摄像机、四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这套系统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首先要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3D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这套系统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所耗用的时间不会超过10秒钟,所以当运动员对裁判的判罚提出异议之后,可以立即通过观看大屏幕,检验裁判的判罚是否正确。

  虽然这套系统所运用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成本却非常昂贵,所以虽然网球比赛引入了“鹰眼”技术,但是每名运动员每盘比赛只有两次挑战机会(如果遇到“抢七”的话,可以增加一次),如果挑战成功,则依然享有两次机会,如果挑战失败则意味着失去一次机会。

  此外,虽然“鹰眼”技术比人的肉眼准确了很多,但由于它是一种合成图像的技术,所以依然存在误差,不过一般情况下,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也正是因为“鹰眼”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所以以费德勒为首的不少球员对网球比赛引入“鹰眼”非常不满。

  ■小窍门

  网球装备应该如何选择?

  随着网球运动越来越普及,国内的网球爱好者也在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品牌、各种样式的网球装备开始走进大家的生活。然而,琳琅满目的装备往往也让网球爱好者挑花了眼,到底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装备呢?

  球拍

  多大的力量配多重的拍子

  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同的人适合的球拍又是不一样的,比如初学者或者年龄较大者就应该选择拍面较大的球拍,因为其有效击球面积相对较大。除了拍面之外,重量也是选择球拍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球拍一般分轻、中轻、中和重四种重量,一般成年男女使用的球拍都在300克到360克之间,随着球拍逐渐向轻拍发展,280克的球拍也越来越多见,而青少年则应该使用更轻一点的球拍。不过选择球拍最终还是要根据各人的力量而言,球拍过重容易造成网球肘,过轻则会影响击球力量。

  球

  选好球主要看气压

  这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球的好坏却会影响到击球的效果,这也是职业球员在发球之前总要在三四个球中进行挑选的原因。职业球员选球非常仔细,甚至球面的毛有结团现象都属于“坏球”,而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选球主要是看网球的内部气压。如果我们拿到的是罐装网球,必须看罐的气压足不足,因为罐气压不足会影响到网球的保存,而如果我们拿到的是袋装球,则可以用手去挤压网球,看是否会马上弹出,若凹下去不会反弹,那肯定是次品球。

  爱好者如何能挑到适合自己的球呢?这就需要根据爱好者的水平和经常打球的场地,甚至是经济状况来决定,比如一些准专业选手和高水平的业余选手可以选择一些球速较快、品质较好且市场价格比较适中的球,而对于一些刚刚入门的爱好者特别是年轻朋友来说,需要的是速度较慢,有利于调整动作,并且符合自己经济收入水平的网球。

  护具

  太阳帽可以防止“毁容”

  护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球装备。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护腕,因为护腕一方面可以缓解击球时手腕受到的压力,而且可以擦汗,非常实用。此外,在阳光强烈的场地,帽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可以遮挡阳光之外,还可以避免脸部被球直接击中的可能性。至于发带、护肘、护膝之类的护具,则要看各人的喜好,不过通常情况下是不用为好。

  ■防范

  手腕脚踝和膝盖

  最易受伤

  网球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我们看到的网球运动员基本上都是身体强健,但其实网球运动在有利于健身的同时,也是一项很容易受伤的运动。

  网球运动对于体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在体力不佳或者感觉精力不够用的时候,是不适宜去打网球的。即便是自我感觉不错的时候,在打球之前也必须尽可能活动开自己的身体,特别是手腕、脚踝和膝盖,因为这是在打网球过程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膝盖受伤主要是因为在跑动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出急停、急起、急转的动作,这对膝盖的冲击非常大,如果热身不够的话,很容易扭伤膝盖,此外,专家还建议,对于以健身为主的爱好者而言,应该尽量减少急停急起的次数,有些球没有必要要求过于完美。脚踝容易受伤同样是因为在跑动中承受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在硬地球场上,如果热身不够,很容易扭伤脚踝。至于手腕受伤,主要是发生在初学者身上,一般是因为击球时的姿势不对造成的,为此,专家还特别提醒初学者,在不能掌握正确击球姿势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为了潇洒而轻易尝试反手单手击球,因为这个动作对手腕的压力很大,很容易造成受伤。

  本版撰文 快报记者 陶晶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