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民利
3上一版  
PDF 版
· 南京商厦“羽博会”明天开幕
· 白下区招中、小、幼儿园教师
· 老鼠繁殖旺盛期 灭鼠要抓紧
· 年入12万元以上 个税申报要填炒股卖房收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年入12万元以上 个税申报要填炒股卖房收入
夫妻共有房产收益 可以平分申报个税
  年入12万元以上

  个税申报要填炒股卖房收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表》,2008年1月1日起,高收入者个税申报时要明确填写炒股和卖房收入。但随即市民提出了很多疑问,究竟炒股收益如何计算?共有房产收益算谁的?年收入12万以上人群如何界定?专家表示,要准确计算个人的股票、房产转让收益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而部分依靠隐性收入的高收入者目前还未能纳入到自行申报的行列,因此在推行个人主动报税的同时,还需建立其他配套的税务监控机制。

  现状

  没有股民

  申报过炒股收益

  “你炒股赚的钱申报过税吗?”“没有!”记者昨日调查了多位股民,没有一位股民申报过自己的炒股所得。

  接受采访的股民张女士在股市上的资产超过百万,去年赚的钱就远远超过12万,当问其有没有申报个税时,她有点不以为然:“我没去申报,现在又没开征资本利得税,干吗要我去申报。再说了,谁会自己去仔细算股市今年赚了多少?再加上工资收入多少?说实话我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我不去申报难道税务部门会知道?反正正式开征这项税种之前,我是不会去申报的。”在华泰证券炒股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熊市亏得一塌糊涂,投入股市的10万元资金,最低时只剩下4万多元。“我今年炒得还可以,收益翻番,现在股市总资产大概9万元。”但让张先生想不通的是,虽然今年赚了,但实际上还有1万元的资金没回来,总体上还是亏损,“尽管今年赚了4万多块,加上正常收入,可能也能达到12万元了,但这怎么能说明我就是年收入超过12万的富人了呢,我在股市明明是亏的呀!还是‘负翁’呢!”

  税务部门解释,对于股民来讲,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所得数额,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不过对于股民来讲,要计算一个年度的收益、亏损在实际操作上有时存在一定难度。

  疑问

  夫妻共有房产收益算谁的?

  在新的《自行纳税申报表》中,个人房屋转让所得作为财产转让所得的一个专项列入申报项目。在2007年内,有过房屋转让收益的都要申报,简单地说,卖房赚的钱就是房屋转让所得。但随即有市民提出问题,如果房子是共有财产,那卖了之后所得的收益该怎么申报?

  举例来说,张先生和太太共有一套房子,当时买房总价44万,2007年他们换了大房子,把旧房子卖了,共卖56万,这其中收益12万。张先生是企业的高层,年收入15万,张太太是机关公务员,年收入估计为9万元。

  本来,张先生年收入超过12万,需自行申报,而张太太并不需要填申报表。但是这房子的收益该算到谁的头上?算上房子的收益,张太太是不是也要自行申报?

  专家解释,按国家规定,张先生的房子如属于夫妻共有财产,那么所得收益也是夫妻共同拥有,房子的收益得分摊到夫妻俩的年收入中,一般如果没有事先约定,房子转让收益夫妻双方平分,既各得6万,那么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张先生的年收入就应该是21万,而张太太的年收入就应该是15万。两人需要自行申报。

  不过专家也指出,房子的收益额有时很难结算,比如购买公房的、贷款按揭的,房子的成本难确定,最后的转让收益也就很难确定,所以市民在填写时一般会将房子成本算高一点,但这也需要拿得出合理的解释。

  漏洞

  月入1600元,照样买房买车

  国家要求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虽然申报并不等于交税,但这显然是对高收入人群的一种监控。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自行申报还存在一些漏洞,如今可以监控的还只是“正规军”,而对于很多“非正规军”,靠自行申报目前还无法真正监控。

  一位长期从事税务稽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国家要求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要自行纳税申报后,他们平常在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就多了一项工作,每查一户企业都要附带登记一下该企业有没有年收入过12万的个人。可是让他们奇怪的是,走了很多的大公司、大企业,问起年收入过12万的个人却都是“零”。更可笑的是,有的老总、经理,工资单上竟然写着“月收入:1600元”!“这不是件很可笑的事吗?每个月1600元,那他们哪来的钱又买房又买车的?”专家告诉记者,在个税纳税申报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企业主虽然很有财力,但将个人支出记在企业账上,由企业报销,个人直接领取的收入可以报得很低。对于这部分真正的高收入者,就很难靠自行申报纳税来掌握了。

  记者获悉,南京今年起已有4万多高收入者自行到税务部门进行申报,但从目前看,依然有很多实际年收入超过12万的“隐形人”还没有加入到自行申报的行列。

  ■专家分析

  主动申报

  不如源头控制

  南京审计学院教授,江苏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蒋天鸣认为,单纯地靠自觉自发地进行个税申报,对于“老实人”可能有用,而对于那些“不老实”的就很难讲了,尤其是在目前社会信用体系缺乏的条件下,还需要从用人单位的源头上去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申报表另一个修改就是要求拥有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填报“经营单位纳税人识别号”和“经营单位纳税人名称”。“多了这两个项目,说明税务部门正在从控制税源方面做努力。因为企业是员工的个税代缴人,它有义务进行代扣代缴。有了这两项,今后凡是申报了年收入过12万的个人,其所在单位也就随之列入监控对象,以后如果个人没有自行申报纳税的话,不仅可以处罚个人,还可以对企业作出相应的处罚。”

  快报记者 都怡文 王海燕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