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明朝那些事儿
· 开国上将 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 山楂树之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
  本书上接第三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于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吓破胆的话

  杨继盛拒绝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已经下定决心,死劾严嵩。

  在上书弹劾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天。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四十二岁的杨继盛回顾了他的过去,从童年的贫寒,到青年的求索,熬过了继母的虐待,熬过了仇鸾的陷害,现在的他,是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前景光辉,仕途远大。

  然而现在他准备放弃所有一切,去完成那件必死无疑的大业。死劾确实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他没有更好的方法。他没有钱财,没有权势,他唯一拥有的,只是他的性命。

  而弹劾后的流程他也很清楚,严嵩的诬告、锦衣卫的拷打、诏狱的长期关押,如果运气好,可能还有行刑人的大刀。在这样恐怖的环境下,根本不用指望什么九死一生,只有十死无生。然而他依然决定这样做。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杨继盛拿起了笔,在铺开的纸张上写下了悲愤的心声:孤直罪臣杨继盛,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就在嘉靖收到这封上疏后不久,消息灵通的严嵩便从皇帝的侍从那里得知了奏疏的内容。面对这个从五品小官义正言辞的控诉,严嵩害怕了,他虽然是内阁首辅,虽然是皇帝的宠臣,却依然害怕这个来自最底层的无畏的声音。根据多年的从政经验,他迅速作出了判断——这人是来玩命的。

  但就在他惊惶不定的时候,独眼龙军师严世蕃又出场了,听完那慌不择言的讲述后,他却只是镇定地说了一句话:“奏疏在哪里,拿给我看。”

  仔细阅览之后,严世蕃露出了笑容,他告诉自己那慌张的父亲,不用害怕,其实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几乎就在严嵩知晓奏疏内容的同时,徐阶也知道了。徐阶惊叹于杨继盛的勇气,他万没想到,当年那个沉默的学生竟然有如此的血性,如此的勇敢,去挑战那个他绝对无法战胜的对手。

  他敬佩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做了连他都不敢去做的事情。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危险已向自己逼近。

  因为杨继盛是他的学生,而在那年头,师生关系就是政治关系,杨继盛上书,他虽然并不知情,却也绝对脱离不了关系。徐阶坐卧不安,直到他拿到奏疏全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这封奏疏的末尾,杨继盛还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也”。真糊涂也好,假聪明也罢,这句关键的话最终挽救了徐阶,保存了他的实力。

  政坛的地震看似已经不可避免,严嵩惊慌失措,徐阶忐忑不安,而杨继盛却只是镇定自若,静候处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件事情中,最为恐慌的并不是以上三位,而是另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人——高拱。

  无论是严嵩还是徐阶,高拱都是以礼相待,所以这件事对高拱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然而就在他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打开奏疏的抄本,看到那句要人命的话时,顿如五雷轰顶,马上抄起文书去找徐阶。

  他所看到的那句话,正是严世蕃所注意的那一句。

  看着面无人色的高拱,徐阶十分纳闷,然而当他顺着高拱的指向,仔细研读那句话时,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句让严世蕃笑颜逐开,让高拱吓破胆的话是这样写的——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

  徐阶的脸白了,他很清楚,这是一句授人以柄的话,很容易被理解为裕王指使杨继盛,借攻击严嵩之名逼宫犯上,若被严党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