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快评/封面专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下一个国学话题:
秦始皇有几根头发?
· 白领们或许更需要“生存报告”
· 北大,请保留一颗开放的心
· 病人给医生送红包也算赠予?
· 学生阴盛阳衰为哪般?
· 霸道的机场建设费该废止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北大,请保留一颗开放的心
  【公民发言】

  ■公民发言

  从5日开始,北大将对进入教学楼的人员抽查学生证件。北大负责人昨天表示,查验证件不是针对本校同学,而是为了堵住那些挤占北大教学资源的社会闲散人员。

  (《新京报》11月4日)

  去北大“蹭课”和“偷课”曾经是一些向往北大并渴求知识的青年津津乐道的事情,以往的北大一直对此比较宽容,并被传为美谈。想不到现在北大要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尽管北大宣称,这不是绝对禁止校外人员到北大旁听。但一句“社会闲散人员”的称谓显然已经把北大对“蹭课族”的鄙夷不屑充分表露出来了,以后校外的“蹭课族”要想像从前那样堂而皇之地进入北大课堂听课,恐怕得看人家北大的脸色了。

  北大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开放史。且不说上世纪初蔡元培校长著名的“兼容并包”的治校方略,已经造就了一个多元、开放、宽容的北大,就是一般的现代大学,也应该具有开放和宽容精神的。当然,这种开放的内涵比较广泛,从大处讲,可以指是对各种学术思想的包容和接纳;从小处讲,则可以指是对八方来客的接纳,包括那些对北大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麻烦的“蹭课族”。北大如此堵住了“那些挤占北大教学资源的社会闲散人员”,是不是也关上了开放的大门,扔掉了那种宽容、大度、多元的传统北大精神?

  三年前,北大作出规定,限制外来人员随便进入校园参观游览,一时舆论大哗,人们一致追问:北大,怎么如此吝啬?北大究竟是谁的北大?目前北大又要清退所谓的校外“闲散人员”了,这自然更加让人感到困惑:置身于北大神圣的课堂之上,我们究竟“闲散”在哪里?北大,请别失去开放的传统好不好?(李先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