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色,戒》·点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作家看《色,戒》 快报交“作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作家看《色,戒》 快报交“作业”
  快报为作家“布置”《色,戒》作业

  昨天是《色,戒》上映的第一天,快报联合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邀请了十位江苏著名作家,来到新街口国际影城贵宾厅观看《色,戒》。

  快报昨天特别邀请的作家包括著名作家叶兆言、黄蓓佳、周梅森、沈乔生、冯华,诗人朱朱,作家、编剧赵寒露,青年作家格格,以及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学评论家董健,南京大学教授、著名“张学”专家余斌。不过,电影可不是“白看”的哦!观影结束后,快报还为每位作家“布置”了一篇特殊的“作业”,就是要用三五百字为快报读者奉上他们对《色,戒》的独到见解和精彩点评。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放映结束,作家们似乎还沉浸在电影之中,意犹未尽。走出影厅时,他们还在小声议论,“李安不愧是李安,电影拍得很细腻。”“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这个女孩子(汤唯),一定是前途不可限量!”交头接耳了一阵之后,作家们挥手作别,临走时他们还互开玩笑:“赶紧回家,要好好完成快报布置的‘作业’。”到昨天晚上九点,十位作家的“作业”全部交齐。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些作家的笔触,来感受他们独特的视角,体味他们的精彩点评。

  实习生 王凡 快报记者 史丽君 李谷

  没什么明显不对就站住了

  叶兆言

  关于这部电影,大概不太会有人说它不好。电影结束,灯光亮了,听到了一片叫好。为什么呢?或许有这么几个简单的原因,首先,如今好电影不是太多,导演一个个都很牛,明星也都很牛,好像只要和电影沾着了就了不得,能让人货真价实地说声好的实在太少。好电影太少,一部相对好的出现,立刻就横空出世。

  其次,就是导演好,好的导演能够很好地把握分寸,说老实话,和写小说一样,电影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好好去做,认真去做,一个有点能耐的人把它做好完全有可能,可惜我们经常遇到的不是这样。

  第三,艺术说白了就是少犯错误,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它可能会有什么不妥,故事看完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对,这戏就站住了,就成功了。当然,如果非要找点不足的话,王佳芝最后说的那句“你快走吧”,铺垫还是不够。张爱玲原著中,这地方就很突兀,结果她把这篇小说捂了几十年才肯拿出来。李安的电影其实也是为了解决这一句话,有人说,删了床上的戏,所以分量就不够,我看的版本没有这些镜头,所以也不好妄加评论。

  调子忧郁但也迷人

  朱朱

  残酷和美丽达到完美的统一

  张爱玲的原作篇幅很简略,倒真的像一份为后人所预备的电影大纲,李安要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框架,要了它的戏剧性和历史感,而在其中展示出他自己对于我们生命的内在心理结构的理解力,它悬置了政治立场的道德判断,人性的复杂性在心理现实的空间里被细加描绘、揭示和讨论。这是一部好电影,调子上是忧郁甚而绝望的,但也是迷人的,很多的镜头与细节看似从情节中延伸出去的“闲笔”,其实是在幻想中重构旧上海,在银幕上虚拟一个消失的年代的光与影,捕捉时间本身的面相———这是它的一个隐伏的主题。

  复杂人性的开掘

  

  《色,戒》是我近期看到的一部好影片,编导演和制作俱佳,叙事流畅,故事讲得好,没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这部影片的艺术欣赏价值颇高,耐人寻味,非常难得。易先生、王佳芝这两个男女主角的表演准确到位,不瘟不火,奠定了影片成功的基础。影片在复杂人性的开掘上很见功力。王佳芝在干掉易先生的最后关头,突然犹豫,叫易先生快走,导致除奸失败,正反映了人性深处的复杂。我特别留意到导演处理上的两个细节,一是行动失败王佳芝离开时,她的目光落在时髦的裘皮大衣上;二是影片结束,王佳芝和她的同志全遇难,易先生来到王佳芝住过的房间,目光落在一张床上,含蓄而别有深意。

  一切都是绝配

  黄蓓佳

  面对这样的电影,觉得不可以随随便便说声“好”。“好”这个字太抽象,无以涵盖《色,戒》中如此丰富的艺术和思想。所以,影片结束,场中的朋友们次第起身时,彼此竟是相对无语。

  无语,不等于心中不想。一路开车回家,满眼晃动着影片里灰黄的街景,濡湿的水汽,易先生眼中的泪,和麦太太低着头看人的神。不断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要跳出电影场景看红绿灯,怎么可能跳得出呢?结果就是闯了红灯,隧道里还云天雾地超了速。罚款是在所难免了。想想觉得值。看好电影是应该花代价的。

  人在时代中都是身不由己啊。可以有欲望,不可以有感情,感情一动就是身败名裂之时。

  一直喜欢李安的电影,从《色,戒》之后会更喜欢。早就确认了梁朝伟的好,却惊讶他会有今天这样的好。从来没有想到初出茅庐的女演员中会有汤唯这样优秀的,担忧她起点这么高,日后该怎么办?总之,张爱玲的小说在李安手里才有如此的光彩,梁朝伟跟李安搭配才有这么厚重,汤唯也只有被李安调教才能脱颖而出。

  一切都是绝配,天造地设,天衣无缝。

  只是要提醒一点:看《色,戒》最好别一个人开车,沉在影片中出不来,罚起款来也够呛。

  残酷和美丽达到完美的统一

  冯华

  老实说在进电影院之前,我曾做好了寻觅未删剪版《色,戒》影碟的准备。对影片情色画面的好奇源于各种媒体对其铺天盖地的“色诱”,虽然在之前的海报及相关图片中,我看不出这个名字陌生的汤唯所具备的任何情色吸引力。

  值得庆幸的是数部国产大片的精神蹂躏并未摧毁我对李安的信心。但我还是没想到《色,戒》会给我带来这样的体验:从影片开始的第一秒直至结束拉完所有的字幕,几乎整个过程我都无法顺畅地呼吸,一次次颤抖、心悸甚至是窒息。李安就这样成功但不露痕迹地将我带到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将我变成那个原本完全陌生的女主角王佳芝,亲身体验了那个陌生背景中,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真实、最细微、最本质的感情。

  故事很简单。身负色诱任务的爱国学生王佳芝,在色诱大汉奸易先生的危险历程中,爱上了这个她要刺杀的男人,在任务即将完成时,一念之差吐露真相,自己因此丧命。在正义是非和民族尊严这个巨大的话题中,李安依靠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电影元素的全面把握以及对所有细节“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完美追求,完成了他对一个爱情故事的诚恳讲述。

  我无法不想起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同样是战争,同样是人性,同样萌生于最应景的背景,但却是最纯粹、最真实、最绝望的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追寻。在波兰斯基那里,是音乐,在李安这里,是爱情。残酷和美丽,就这样完美地统一为一体。

  无法不提的是年轻的女演员汤唯。想起一篇媒体报道,章子怡半真半假地嗔怪李安为何不选用她做女主角,李安笑答想要一张新面孔。其实看完《色,戒》你会明白,李安不会将这部影片砸在“玉娇龙”手里。所谓的“情色画面”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噱头,汤唯用以征服观众的是她本色的青涩和洁净,而章子怡眼里按捺不住的欲望则恰恰不是李安所需。李安应该自豪地告诉每一个观众,即使被剪得再“干净”,《色,戒》也完全值得你走进影院一回。

  这是真的。一看完这场电影,我立刻跑到售票口,为全家购买了明晚的电影票。

  多种解读的样本

  沈乔生

  我不能不佩服导演李安的功力,首先是他选对了演员。汤唯和梁朝伟的表演传神、精湛。汤唯似乎涉足电影并不深,但她演王佳芝极为到位,她的身段、她的神情、她的眼神叫人过目不忘。为了懂得男女之事,以便引诱特务头子易先生,她可以和不爱的男人发生性事。她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的女性。而梁朝伟的表演更是老到、成熟,他把那个残酷的、时时处于恐怖之中、但又对情色无比贪婪的男人演得淋漓尽致。

  至关重要的一场是这样的,王佳芝把易先生引进了伏击圈,就在她的同志即将下手时,她突然说,走吧,快走。于是,时刻被恐怖包围的易先生飞奔而下,像飞鱼一样窜进了车子,暗杀再一次失败。我一再回味这两句台词,走吧,快走。究竟是什么使一个无比坚定的女人在最危急的关口,突然生出恻隐之情呢?是情?是色?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男女像蛇一样绞缠在一起的性事吗?

  恐怕这就是影片对人性扭曲的悲悯,对特务工作的一种隐性的却又强烈的批判。

  你死我活的情爱

  格格

  一切都是绝配

  说实话,电影放到四十分钟,我都不喜欢,旧上海的委靡奢华,麻将桌上官太太们极尽物欲的南腔北调,似乎都拉得太长,直到易先生在麦太太的家门口投去那一注胶水般的目光,那个时候,电影开始有了另一种温情,这也正是由于前面的铺陈使这一场面更显温情。这是一个老奸巨滑、疑虑重重、心狠手辣的男人向一个女人投出的第一缕本性的目光,岂不知,他手上浸染的鲜血太多……那一丝本性本无藏身之处,所以,要说天真,易先生才是最天真的,他以为他能得到,事实上他是真得到了,凭着他的天真。

  王佳芝最初是不纯粹的,她始终也不纯粹。她进入易先生的生活,犹如进入一口深不见底的井,她有能力进,却没有本事上来。莫不是有观众心生幻想,希望易先生给王佳芝一条活路,给这段爱情一个完美的句号?王佳芝得到的这个男人的真心,实际已经贵重之极,足够!

  把自己放在下处,对方放在第一!王佳芝做到了,易先生则做不到,他处决了他的爱情,逼出了自己一滴眼泪,翻过来想一想,这种人的眼泪,真不能小看,它有时比钻石更贵气。

  不过,话说回来,若没有那六克拉的钻戒,王佳芝也许能守住她的原则,守住她的性命、战友的性命以及爱国心。所以,钻石的力量不可小觑。

  这是一场视觉艺术享受

  赵寒露

  这是一场视觉艺术享受

  从电影来说,《色,戒》确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文艺片。它对特定环境中的人生、人性都作了比较到位的人文思考和视觉诠释。本片彰显了李安导演在《断臂山》《理智与情感》之后更为成熟的电影艺术表现魅力。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原著作者张爱玲。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由国内外名著所改编的影视剧水平都要低于原著,甚至连还原原著所表达的最基础的元素都无法做到。本片似乎有些令人意外。它非但对原著作了很大程度上的还原,且又给了观众在表演、光影等方面的带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艺术享受,因此,从某方面来说,本片延展了小说的情与境。但正因此,影片中令人想象的空间之于小说就狭窄了许多。听说被剪掉了十二分钟的激情戏,非常遗憾没有看到,因为对于本片而言,那些情节应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

  张爱玲找到了合格的对手

  余斌

  李安是张爱玲一位合格的对手

  不知道与“张爱玲热”是否有关,近年来张的作品频频触电,在已经改编上映的影片中,李安的《色,戒》无疑最出色。原作者与改编者之间,最好能够棋逢对手。在我看来,李安就是张爱玲的一位合格对手。是合格的对手,就必定不会照抄,拿电影当小说的图解。他必会在忠实于原著之外,有发挥有创造。以往的张氏小说改编,才力弱者,整个与原著南辕北辙,或徒有形似,不见精神,较好者如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匍匐于原作,亦步亦趋,终不免“死在句下”之讥。李安的影片与张小说之间的关系,端在似与不似之间。似,在于他确乎走的是名著改编的路子,并非“六经注我”,借题发挥;不似,是说李安在将小说电影化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必须将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变成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将小说中在王佳芝意识中的心理铺陈变成有声有色的故事。李安按迹索踪,以他的控制力和良好的分寸感将张的梗概化为丰满的故事,演绎得丝丝入扣。同时也在于他为易先生这一人物铺排出更为绵密的心理线索。或者因为身为男性的缘故,他改变了小说中张对男性更为严峻的判词。此点或者会引起张迷的非议,不过是否绝对地忠实原著,并非我们判断影片高下的唯一尺度,我们还得看看,离开原著(假定不借助对原著的了解),它是否仍是一部耐看的、自足的作品。我不敢断言电影《色,戒》是一部杰作,但至少,这是一部佳作。

  朴实的“真”和“深”

  董健

  看了电影《色,戒》,最突出的印象是它刻画人物之“真”、发掘人性之“深”。这“真”“深”二字说来朴素得很,却是好多电影大家越来越望尘莫及的一道“线”(如张艺谋之辈)。尤其是写到易先生这样的大汉奸,就更难在这“真”“深”二字上有所突破了。电影中易先生的整个精神状态告诉观众,他所陷入的那个“大圈子”是阴森、恐怖的,而且是虚伪的。那一个个“人物”看起来夸夸其谈、志得意满,其实他们都在心里装满了恐惧。这是“戏眼”所在,也是解读这部电影的钥匙。汉奸易先生对王佳芝由“猎色”而倾注一些真情,也是出于逃避那个“大圈子”的无情与恐怖的内心要求。这是真实的。他听唱《天涯歌女》而流泪那情景是动人的,因为它真实。相比之下,我觉得王佳芝这个人物虽然也颇感人,但比易先生的分量稍轻。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