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嫦娥"的运载火箭整流罩残骸飘落江西(图)
北京时间10月31日17时28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地点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飞向月球。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四次变轨。
这次变轨成功,表明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实现新的突破,意味着嫦娥一号卫星脱离地球的怀抱,开始奔月旅程。
预计经过24小时的飞行,卫星距地面高度将接近20万公里,创造我国航天器飞行的新纪录。
从地球到月球的直线距离约为38万公里。但嫦娥一号卫星奔月所运行的地月转移轨道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近地点为600公里、远地点为38万公里的超大椭圆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嫦娥一号”将飞行约114小时,在11月5日到达月球。
“嫦娥一号”运载火箭整流罩残骸的一部分10月28日在广东始兴县发现回收后,30日,飘落于江西全南县南迳镇的另一部分长约4米,宽约1.5米左右的整流罩残骸被全南县人武部成功回收。
第一个发现火箭整流罩的是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龙湖组的民兵钟村民。10月26日10时许,他上山砍柴时发现了整流罩残骸之后,叫来另外3名村民将残骸搬运到村里的一处空地上,随后立即通知了南迳镇政府。呈半拱形的火箭整流罩金属残骸长约4米,宽约1.5米左右,表面呈乳白色,背面为光滑的金属色,表面有明显的烧灼痕迹。残骸上面可清晰地看到“中国”两个大字和“卫星操作口”、“CZ4—10—1”等小的字样,表面还有一扇可以打开的小金属门。
综合新华社、《信息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