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感恩
的心
· B32FDGSa26C.jpg
· 钟-特别彩.tif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感恩的心
齐丽“个人演唱会”1小时收到5235.1元捐款
《老婆,我一定给你攒齐医疗费》后续

  感恩

  的

  昨天上午10点,“钟晓敏爱心工作室”为脑瘫女齐丽举办的“个人演唱会”,在五星电器山西路大卖场门口拉开了序幕。与一场专业歌星演唱会相比,这一场个人演唱会尤显简陋,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华丽的装扮,没有音乐伴奏,演唱者齐丽穿着一件半新的红色外套,坐在轮椅上清唱;与一场专业歌星演唱会相比,这一场个人演唱会又显得最为温馨,最为感人,齐丽质朴纯真的歌声,拨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弦,也唱出了她内心“感恩的心”。

  短短一个小时的个人演唱会,我们听到了齐丽最甜美的歌声,也目睹了这一对残疾夫妇相亲相爱的温馨一面。他们也激发出了每一位读者内心最善良、博爱的一面……

  序曲

  演唱会还没开始 个体老板捐出1000元

  昨天早晨,记者早早将齐丽和她的丈夫接到了演唱会现场。担心没吃早饭的她会冷,记者特意买了热乎乎的豆浆、肉包子给她补充能量。“我怕喝完要上厕所,影响了演唱会怎么办啊?”浑身冻得发抖的齐丽不吃也不喝。

  尽管记者花了不少心思,可这场个人演唱会相对专业歌星的演唱会还是寒酸了许多。

  几个铁架子拼在一起,铺上一条红地毯,就是舞台了。舞台上没有明星演唱会常见的烟火和灯光,只有现代快报刊登着他俩故事的报纸吸引着每一个路人。

  两腿毫无知觉的齐丽,无法自己走上舞台,看着舞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巴巴地瞅着丈夫。丈夫连拎20斤东西都吃力,根本无法独自将她连轮椅一起搬上舞台。

  快报四名保安看到了,大家一个眼神交流,就一起走了过去,合力将齐丽连人带轮椅抬上了舞台。

  她的丈夫施正东也跟着走上了舞台,紧紧地站在她身后,扶着轮椅。“我好紧张呀,老公我想哭了。”齐丽一脸惊恐。

  “别怕,有什么———好———怕的。你第一次———在———大马路上———唱歌,不是,不是也怕嘛,后来唱唱不就好了吗?” 施正东一说话,大家才看出他的不同,他说话口齿不清,面部表情也很夸张,舞动的双手不停地发颤。但他不怕在众人面前“献丑”,一个劲地鼓励齐丽:要想想自己是如何迈出唱歌卖艺第一步的。

  此时,舞台下已经聚集了几十名观众,听见他们这一番对话,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小声议论:“他们真不容易。”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西装的男子,快步走近舞台,往爱心捐款箱内投进了1000元现金。

  “我还没有唱歌呢。”齐丽有些“受之有愧”。

  “没有关系,我会站在这里,一直听你唱。”男子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微笑。后来,记者才了解到,这名男子叫韩勇,是鑫屋地板的经理,“这是代表我们总经理张晓强先生捐的。他看到你们的报道后,就决定要来献份爱心。可他今天出差,无法亲自来现场。他在电话里一再叮嘱我,一定要将这1000元钱送到这对夫妻手里。”韩勇说。

  齐丽似乎也受到了鼓舞,她勇敢地拿过了话筒,给大家献上了第一首歌《感恩的心》。

  台前幕后

  唱出破音,却迎来一片掌声

  在演唱会之前,记者曾经与齐丽商量过,打算给她买几盘碟片,现场伴奏。可齐丽听了,却直摇头,喊“不行”。

  原来,齐丽和丈夫施正东经济十分拮据。结婚之后,靠流浪卖唱为生,没有攒下钱,买不起DVD,也没听过碟片。平时,齐丽学歌,完全就靠听广播。上街卖唱时,她也只是拿一个麦克风清唱。“突然叫我跟着音乐伴奏一起唱,我没有尝试过,怕唱不好。”她说。

  尊重齐丽的意见,记者决定就让她清唱。不过,也许是太紧张了,或许她本来就不够专业,在唱第一首歌《感恩的心》,唱到高音处时,唱出了破音。就在她面部流露出一丝尴尬神情时,专注的读者捕捉到了,有人带头鼓掌,大声叫“唱得好”,给她鼓励。

  “她唱得真好听,比歌星唱得好,从她唱的歌里我听得出来是发自肺腑的,是充满爱心的声音,所以我爱听。”退休工人张阿姨说。

  两位嘉宾登台“助唱”

  在大家倡议我们为齐丽举办这场演唱会时,残疾人陈明就表示他愿意做齐丽的“嘉宾”,昨天他摇着残疾人车,如约来到了现场,还带来了他心爱的吉他伴奏助唱。

  “我带来了一首齐秦的《大约在冬季》献给大家,感谢大家帮助我的好朋友齐丽,谢谢大家这么关心我们残疾人。”陈明身体残疾,但声音却分外好听,一曲唱罢,读者给了极其热烈的掌声。演唱会进行到一半时,业余歌手齐国先生也来到了现场。齐国说,他非常敬佩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希望我的歌声能唤起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话音未落,音乐响起,齐先生拿着吉他唱起了《丁香花》。

  每一笔捐款都凝聚浓浓爱心

  齐丽在台上唱歌时,台下的观众不时走近舞台捐款。从丹凤街赶来,一直坐在演唱会会场东侧一块砖头上观看演出的王桂珍听完第一首歌后,就捐了50元。王桂珍家境并不富裕,她本来打算花60元钱给女儿买一双鞋子的,看到这一幕后,她只花了10元钱,拣了一双最便宜的鞋子,买给了女儿,剩下的这50元便献了爱心。

  家住下关的刘芳以为演唱会在新街口,所以一大早就直奔新街口了,后来一看报纸才知道,地点改了。“我是一名送奶工,每天要给上千户人家送牛奶,一送就是一上午,这几天的快报我天天都看,昨天就和同事说好了,请他们替我送一下。” 刘芳特意请了假,转了两趟车,赶了一个小时才到现场。虽然收入不高,刘芳却十分大方,捐了100元钱。

  捐款的人很多,有一位名叫轩轩的1岁小朋友,就被妈妈抱着从江东门赶来捐款。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捐出了5元钱。演唱会结束时,一位迟来的军人,也往捐款箱内投了100元钱。

  冷空气来了,齐丽因为太冷了,唱歌时把整个身子都蜷缩在轮椅上,惹人心疼。五星电器员工耿华看到这一幕后,连奔带跑,跑到商场里,买了一床丝绒被送到台上盖在她腿上。受到他的启发,还有热心读者当场买来了两件棉衣,放在舞台上,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悄悄地走了。

  面对面装饰公司的王晶总监和东方邦太家具公司的宋国祥总经理都慷慨地捐献了1000元钱给齐丽夫妻。

  大学生为他们拍纪录片

  在昨天的演唱会现场,一位“摄影师”拿着小型的摄像机,一直把镜头对着齐丽夫妇。这位“摄影师”就是南京林业大学学生林威。

  他告诉记者说,看到齐丽夫妇的故事后,非常感动,一直考虑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报道上写了,齐丽结婚时,连拍一张结婚照的钱都没有,我就决定送给他们一盘录像带。”林威说,他是学影视摄影专业的,他要把演唱会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送给齐丽夫妇做纪念。

  演唱会结束后,他还跟着齐丽夫妇回了出租屋,拍了一些他们的日常生活镜头,“将来,我会把这个摄像发布到网上,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或者帮助他们。”林威认真地说。

  终曲

  《老婆,我一定给你攒齐医疗费》后续(有图)

  “感恩的心”

  齐丽1小时“个人演唱会”收到5235.1元捐款

  1小时演唱会收到5235.1元捐款

  面对这对素不相识的异乡残疾夫妻,南京人表现出了博爱之都的博大爱心。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演唱会中,就有一百多位读者捐了5235.1元现金。

  “我们在新街口卖唱,一天才挣20元,这么多钱,够我们唱多少天?”齐丽感叹道。丈夫施正东接过这一笔捐款时,眼泪也流了下来。

  他们没有信用卡,更没有存折,最后记者带他们一起到银行开户,把这一笔钱存了起来。“谢谢。”施正东再次感谢。他告诉记者,妻子以前还能走几步,现在脑瘫后遗症更加严重了,坐下来之后,再也爬不起来,有了这一笔钱,他们就可以早一天实现去看病的心愿了。

  

  临时改了地点,我们向您深表歉意

  原本,我们将本次演唱会定在五星电器新街口卖场门口的,但由于涉及到交通等问题,我们不得不临时改在了五星电器山西路卖场门口。

  担心读者看到前一天预告,会直奔新街口,我们在昨天的快报B6版,又重新做了预告。不过,令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少读者没来得及看报纸,直奔新街口扑了个空,他们打进报社的热线,才知道演唱会改到了山西路,又往山西路赶。还有的读者,只请了一两个小时的假,来不及赶到现场献爱心。为此,我们向广大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另外,齐丽夫妇还会继续呆在南京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他们会在新街口天桥、超市门口,继续卖艺筹钱,大家可以继续奉献一片爱心。

  见习记者 童婷婷

  快报记者 刘晓满 钟晓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