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稀罕!鸡蛋壳上“出太阳”
· 学校里的事 谁都能提意见
· 滴酒不沾编成《酒文化大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退休教授10年研究3000多年酒知识
滴酒不沾编成《酒文化大典》
  家住秦虹小区72岁的裴国昌不胜酒力,但说起酒文化,却是了如指掌。退休后他开始研究酒文化,10年编著一书,从酒到酒具,到关于酒的诗词名篇、典故、掌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72岁老教授10年整合3000多年酒知识

  不喝酒却研究酒文化

  退休前,裴国昌是南京艺术学院教语文的教授,平日里喜欢诗词歌赋,没事就好个舞文弄墨。和酒结缘,裴老以前从没想过。

  “我从不喝酒,也不喜欢喝酒,更不用说品酒了。”但也正是酒给了裴老许多触动。“我最怕应酬,酒席上觥筹交错,你来我往,虽然看上去是礼尚往来,但那其中的酒文化早就淹没在市侩的酒席中了。”

  裴老说,在酒席上,一些人喝得烂醉,常常把酒当成是权利金钱交易的手段,举止不雅。“古代有很多关于酒的美好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那些意境如今早已淹没,灰飞烟灭了。”

  可能是从小就学习文学的缘故,对酒的了解来自于诗词,每次裴老想到这些就觉得十分可惜。“关于酒的典故、掌故、诗词、文章很多,每一个都有历史的渊源,其中文化内涵也很丰富,而现在酒桌上的内涵是越来越少了。”

  为了能再现酒文化的内涵,裴老决定开始编著一本酒文化大典。“我不知道能编成什么样,我只是想把有关酒的诗词、文章、典故都收录到一块,编著成书,通过这些来呈现中国几千年来酒文化的内涵。”

  查资料记满万张小卡片

  裴国昌退休后开始收集有关酒文化的资料,这是件相当繁琐的工作,要翻阅很多书,查阅很多资料,还要向一些外地的朋友咨询。

  “那时候没有网络,没现在这么方便,我只有靠读一本本书,一点点地找、挖。”为了能找到相关的资料,裴老特意制作了一张张小卡片,看到相关的资料就记录到卡片上。裴老说,起初的工作是没有头绪的,几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庆幸的是自己还有文学功底,知道很多历史人物与酒有关的诗词和典故,就从那先入手。“例如在李白的诗词里有‘酒盏’这个词,意思就是小酒杯,我就把其他诗词里提到的‘酒盏’也归纳过来,这样才全面。”

  长此以往,裴老的小卡片达到了上万张,贴得满墙都是,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查资料,他还常常一坐图书馆就是一天,长久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通,夏天时臀部甚至长了蓙斑疮。“一颗颗红的小疙瘩,严重时有绿豆那么大,里面还有脓,一坐板凳就疼,没办法,只有跪在被子上看书,真是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裴老说,当静下心从事一件感兴趣的事时,就不觉得苦,而是一种乐趣了。“后来卡片越来越多,就开始归纳总结,加上自己的理解,编著的10年里看过的书有两三百本,收到的资料有五六百份。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财富。”

  10年编著240万字

  花了10年的工夫,现在裴老的《中国酒文化大典》刚刚编著而成,他正准备把它装订出版。在裴老家中看见打印本时,厚厚的一摞纸,有240万字。全书目录按照笔画顺序,收录了包括有关酒的名篇、对联、诗词、典故、掌故,还有酒名的来历、酒具的名称等等,搜索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有一连串的解释和故事,俨然是一本酒文化大全。

  裴老忙不迭地给记者介绍,“大家都知道吃酒席,但是‘酒席’的出处和来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裴老的书里有着解释,原来,过去人们是铺张席子,席地而坐喝酒,故有酒席这么一说,沿用至今,这在《梁书》《汉书》中都有记载。“酒令呢?是监督行酒的一种游戏,到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红楼梦》第四十回,南唐烈祖《酒令》《后汉书》《四书》里都有记载,而且形式各不相同,很有意思。”裴老说起自己的这些收录,就滔滔不绝。“再看酒具,从青铜的到玉制的,从陶制的到瓷制的。名称爵、角、 壶、钫 、觚、 尊 、盉 罍、瓿,每个朝代各有不同,都有时代背景和故事。”

  裴老说他的酒文化大典是对3000多年有关酒的知识资料的一种整合,他希望能通过他的书,让人们了解酒文化中的故事,领略到其中的精髓,了解它的发展。

  快报记者 赵丹丹 文/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