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寻找一面锦旗背后的大屠杀记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寻找一面锦旗背后的大屠杀记忆
鼓楼医院发现难民代表孙叔荣、程朗波送给美籍医生的锦旗,快报开通热线96060寻找知情者
  近日,南京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又发现了一批和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物件”,这些“物件”已陆续在鼓楼医院历史纪念馆对外展出。这其中包括一件南京大屠杀时期难民代表赠送给鼓楼医院美籍医生鲍恩典的锦旗的复制品。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七十周年,鼓楼医院很想通过这面锦旗寻找难民代表孙叔荣、程朗波的家人,更多地了解和发现南京大屠杀时期的事件和证据,知情者可以拨打快报24小时热线电话96060。

  寻找一面锦旗的大屠杀记忆

  意外发现的锦旗

  刚刚在鼓楼医院历史纪念馆展出的“物件”中,悬挂在纪念馆一楼墙上的一面锦旗分外引人注目。这是南京大屠杀时期难民代表赠给鼓楼医院美籍医生鲍恩典的锦旗的复制品。锦旗上绣着“鲍恩典先生惠存 慈善为怀 南京市全体难民代表孙叔荣、程朗波敬谢”。

  鼓楼医院党办主任王斯瑶告诉记者,鲍恩典女士曾任鼓楼医院检验科主任,终生未婚。她亲眼目睹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救护了很多难民。为了感谢鲍恩典女士,当时的难民代表就制作了这面锦旗。

  “我们也是在无意中发现了这面锦旗,”王斯瑶说。今年8月,鼓楼医院外事办公室的齐晓敏等工作人员到美国出差,同时去探望鲍恩典的侄子,在他的家里无意中发现了这面锦旗。“虽然过去了70年,但这面锦旗依然像崭新的一样,可见主人对锦旗的保存是何等的细心。”工作人员回到国内后,就根据锦旗的原样,按照1:1的比例复制了一面锦旗,并对外公开展出。

  “鲍恩典女士已经去世了,她的日记中并没有记录难民代表送她锦旗的事情,她的侄子和家人也没有听她讲过这段往事。鲍恩典女士当时救护了多少难民?在她和难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对于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也没有相关的信息可供查阅。”鼓楼医院党办主任王斯瑶说,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70周年,他们很想通过这面锦旗寻找难民代表孙叔荣、程朗波的家人,更多地了解和发现南京大屠杀时期的事件和证据。

  如果你有难民代表孙叔荣、程朗波的相关信息,或者知道那段时期发生在鼓楼医院内的故事,可以和鼓楼医院或者现代快报联系,快报的24小时热线电话是96060。

  战时日记记录历史

  “已经没有地方掩埋尸体了”,“除了安全区的女孩子外,南京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被强奸了”,“士兵一个个被送进医院,由医生包扎伤口,换了一套新衣服后,又很快离开了”……这些内容出自鲍恩典女士的日记。鲍恩典女士在1919年—1941年间担任鼓楼医院检验科主任,这本日记是鲍恩典女士在1937年—1941年期间写下的。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是国际救援协会的一名成员。在大撤退的时候,她拒绝离开南京,夜以继日地救治病人和伤员。她亲眼目睹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她的日记在倾诉心事的同时,也记录了当年那场灾难。

  这本珍贵的日记一直被鲍恩典女士的侄子和侄媳细心保存。2006年3月,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终于把这本日记带回中国。由于鲍恩典女士为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当时的相关部门颁了一枚勋章给她。如今,这本日记和勋章,和难民代表送给鲍恩典女士的锦旗的复制品一道,都已在馆内展出,成为那段历史的一个无声见证者。

  令人感佩的医生

  还有一封珍贵的书信目前也保存在鼓楼医院,这是一位94岁的老人今年3月从山西太原寄过来的。老人叫周鸣仙,曾是鼓楼医院的职工,也是鲍恩典女士的学生。

  “鼓楼医院的老师和医生对我、我的父母和我全家,都有过救命之恩,尤其是南京大屠杀时期,我家被大火烧得片瓦无存,生活无着,要不是鼓楼医院的老师伸出援助之手,拯救了我,我们一家恐怕也就活不到今天了!”周鸣仙老人在信件中写道,“……我1933年毕业于南京中华女子中学高中,报考金陵大学医学实验专科,鲍恩典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鲍恩典老师治学很严,但对学生十分爱护,视如亲人。她的班上有一个姓张的学生因病去世了,家庭十分困难,她就收养了他的全家,包括他的母亲、他的祖母、他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女儿张惠敏和张惠灵一家五口人……”

  她救了不少中国人

  在信件中,周鸣仙老人还详细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时期的事情。“1937-1938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大量没有逃离南京的妇女,遭到日本兵的强奸。到1938年后期,有许多妇女怀了孕,见不了人,有姑娘,有寡妇,有夫之妇,纷纷到医院来要求做人工流产,鼓楼医院都默默地为她们做了人工流产的手术,为她们保密,而且全部免费。这种手术多的时候,妇科做不完,连外科大夫都做人工流产的手术。”

  “1937-1938年,南京遭日本兵大屠杀期间,鲍恩典老师不畏强暴,曾在日军阵前一个一个地抢救难民妇女和儿童。这种大无畏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是值得中国人永远纪念的……”

  周鸣仙老人说,这些天回想起往事,感慨良多,特写出小诗一首,以纪念令人感佩的鲍恩典医生。

  怀念鲍恩典老师

  美洲金凤抵金陵,

  救死扶伤一片情。

  携来科技育桃李,

  接济子弟倾万金。

  南京陷落硝烟起,

  日军阵前救难民。

  中美友谊传万世,

  鲍君恰似一金星。

  快报记者 张星

  当年的鲍恩典女士和难民代表送的锦旗 (图片均为鼓楼医院提供)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