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杨扬不仅漂亮而且还充满智慧 |
|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在首都体育馆附近的一家火锅店。杨扬刚刚从西南五环的一个摄影棚回来,她花了一个早上在那里参加《大风车》节目的录制。“早上没吃早饭,一直忙到现在,我都饿坏了。”杨扬说。脸上的淡妆和一袭紫衣,面前的杨扬和那个在盐湖城赛场上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杨扬很不一样。餐厅里的悬挂电视正放着专题节目,居然是杨扬的身影!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和杨扬聊她的毕业,她的理想,和她退役后的真实新生活。
花一天时间
学会交燃气费
“去年我正式退役的时候,我的一个美国朋友、短跑运动员弗兰克跟我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在中国当运动员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有点像活在‘虚拟’的世界中。除了努力训练之外,你什么心也不用操,所有其他事都有人帮你处理。退役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要面对很多麻烦事。”
杨扬举了个例子。前一段时间她去银行交燃气费,因为对流程和要求不清楚,她在住所、物业和银行之间跑了好几趟,结果一天下来就办了这一件事。
在退役的体育名将中,杨扬是转型颇为成功的一个。她不仅顺利地从清华大学毕业,还成为北京奥组委的特聘专家。杨扬说,与邹春兰、艾冬梅这样在退役后谋生艰难的运动员相比,自己是很幸运的。她半开玩笑地说:“我没碰到那么多坏人。”
杨扬觉得,运动员退役之后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巨大的失落感,二是头顶上光环消失后心理的落差,三是相对缺乏学习的机会和谋生技能。很多运动员退役之后希望去求学,可是却不容易找到合适渠道和相关信息。作为一个过来人,杨扬也想奉劝那些现役运动员:在当运动员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将来有所打算。如果一切都等到退役之后才开始计划,也许就有点晚了。
学以致用
论文顺利通过
在记者见到杨扬后第三天,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将杨扬学士帽上的流苏轻轻拨向左边,这位冬奥会冠军正式结束了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学业。穿着租来的学士服,杨扬笑得很开心。
因为要训练、比赛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杨扬除了上课之外在学校里呆的时间很少。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她也没怎么参加,要去就是应邀当评委。
尽管如此,在清华的学业还是带给杨扬很大的收获。她说:“我是个有理想、或者说有些想法的人,但是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在清华的学习给了我执行力。”
今年6月底,杨扬通过了自己的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的题目是《初探我国冰场的市场化运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杨扬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论文,学以致用是她更重要的考虑。杨扬透露,她有意开办滑冰学校,在北京已经找好了冰场。也许就在今年年底,我们就能看到杨扬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角色太多
她忙得团团转
从清华毕业之后,杨扬将正式到北京奥组委报到,以一位特聘专家的身份去志愿者部上班。
杨扬说:“国外的志愿者体系长期存在,而且得到政府和法制的支持,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并且已经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杨扬告诉记者,她一个美国朋友的小孩才十二三岁,将来的目标是读医学院,所以现在有机会就会去做志愿者和社区义工。
“国内在义工和志愿者的发展方面还处在初期,我们需要提高认识和参与的热情,推进整个体系的建立。以前,大家总觉得做好事不应该有什么目的。其实,只要是对社会有益,有自己的目的也没什么不对。”
除了在北京奥组委的工作,杨扬还会有做不完的事情,因为她已经是参加社会和公益活动的行家里手。在清华大学的最后一年,杨扬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担任团中央“青少年健康论坛”的形象大使、主持人,做国际组织“游戏的权利”的体育大使、参加奥林匹克反兴奋剂40年巡展、探访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
杨扬还是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委员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运动委员会委员,有时候她还在电视台做体育节目的主持人。至于去各种论坛或是一些跨国公司做演讲,更是家常便饭。
若有孩子
一定要接触体育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北京奥运会就要举行。杨扬说,她希望届时中国在各方面都会变得更好,世界也能够重新认识我们。她还期待奥运会能够让中国从整体上得到提升,社会朝着好的方向改变,公众素质得到提升。
杨扬相信,2008年之后体育的社会化功能会更强,并且超过竞技性。就她自己来说,奥组委的工作届时会告一段落,她自己的发展肯定还是离不开体育特别是冬季项目。看得出来,杨扬对自己事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
她的个人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杨扬透露,在忙事业的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在个人感情方面的努力。等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她会把一切和大家分享。
杨扬快32岁了,很多女性到这个年龄早已当了妈妈。杨扬说,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肯定会让他(她)接触体育,因为她相信体育对于儿童有着很强的教育功能。至于要不要孩子去当专业运动员,则完全依从孩子自己的兴趣和想法。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