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伟大、最无私的品格,在于他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而是希望学生个个成功。教师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从不担心学生超过自己。相反,学生成功越早、名气越大、水平越高、超越自己越多,老师就越高兴。
领导者应当学习教师的这种品格和胸怀。如果你像一个太阳,源源不断地发光发热,让周围的人都沐浴在你的光芒和温暖中,那固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如果你能使周围的人都变成太阳,人人发光发热,交相辉映,自己像月亮一样,靠借光而生辉,靠反光而生活,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吗?
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想自己成功而从不想别人成功,甚至想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不成功的基础上,以别人的不成功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成功,那是很糟糕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成功带动了周围一群人的成功,形成了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群体效应,那才是真正英明的领导者。一个领导者手下能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他是否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领导者怎样才能使周围的人取得成功呢?
第一,满腔热忱地对部下“传、帮、带”,为他们学习提高、充实完善提供各种必要条件。
第二,敢于压担子,放手加以使用,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当一个人感到责任重大、力不从心的时候,恰恰是进取心最强、创造力最大、成长进步最快的时候。
第三,在公众场合,主动介绍部下的优秀品质、特殊才能和工作业绩,表达对部下的赏识和信任,帮助他们树立群众威信,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他们。
第四,在部下为流言蜚语所困、受到恶意诽谤和不公正待遇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他们讨回公道,即使自己受伤也在所不惜。决不能明哲保身,一看“情势不妙,拔腿就跑”,更不能落井下石。
第五,抓住机会,大胆提拔。积极举荐部下中的佼佼者到更重要的岗位去锻炼提高,千万不能因为这个人使用很顺手、工作很得力而舍不得放手。只要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前途,宁可暂时工作受点影响也要舍得输送。不要怕后继无人。越是大胆输送人才,越会有其他优秀人才补充进来。
亲和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
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情有义地交往。
一个领导者,不但要有鉴别力、决断力、组织力、执行力,而且应当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一种人格魅力,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和行动力。领导作风中最可贵最难得的就是平易近人。只有平易近人,才谈得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才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个令人望而生厌的人,即使天天下基层,照样脱离群众。领导的力量,不是建立在部下敬畏、恐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部下信服、亲近、主动靠拢和追随的基础上。彼此有了感情,一句话能顶十句用,甚至一个暗示、一个眼神都能把事情办成。彼此没有感情,十句话也不顶一句用,对于不想听的人来说,你说得再多也不管用。一部管理机器,如果没有感情的润滑剂,运转起来将是非常艰难的。
一个人的爱心首先是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的。一个领导者应当孝敬父母、关爱家庭、热爱生活,模范地践履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做人处事的原则应当是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本立而道生,然后再把这种爱心推衍放大到整个社会。一个人的忠和孝是相通的,亲亲方能仁民。在多数情况下,忠孝是可以兼顾、可以两全的。在汉代以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提倡“孝治天下”,这就是以德治国,以仁施政,视天下人为父母,以一种知恩图报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一个领导者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百姓,心甘情愿、尽心竭力地去为他们服务,不讲价钱,不图回报,那无疑就是一个好领导、好公仆了。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缩影,如果一个领导者连亲情关系都处理不好,连自己的家庭都治理不好,怎么可能处理好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做到“治国平天下”呢?一个领导者,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敬,对亲人不关爱,而在公众场合却摆出一副亲民的姿态,那十有八九是在作秀。
领导者要善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尽管世界很大,但你每天打交道的人就是周围这些人。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群众的一部分,同周围的人关系理顺了,小环境搞好了,天下就太平了一大片。以天下为己任,应先从身边做起。
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文稿、建议和各种后勤保障,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也需要身边工作人员细心地加以维护。“善用人者,为之下。”所谓“为之下”,就是把别人高看一眼,把自己放低一些。高看别人未必降低了自己,低看别人未必抬高了自己。 你地位越高,事业越大,依靠的人越多。如果高高在上,谁愿意听你使唤?如果只会处上,不会待下,对上对下两副面孔,肯定搞不好人际关系。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是一个合作团队,彼此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种凭借自己的职务、地位、权力来驱使别人为自己干事的领导是最令人讨厌的领导。领导不能把身边工作人员看作是“下人”,看作是自己的附庸,更不能把部下当成自己的“出气筒”,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批评呵斥,让部下“伴君如伴虎”,整天处在担惊受怕、战战兢兢的氛围中。你要求部下忠诚于你,那你也应当善待部下,因为忠诚总是相互的。你希望部下认真地为你服务,那你也应当为部下多着想一些,关心他们的进步前途,关心他们的利益需要,关心他们的妻子儿女,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工作场合,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应当上下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应当是一个真实本色的自我,多一点亲切平和,多一点轻松幽默,讲一点人情世故。孔子讲:“近者悦,远者来。”管子说:“招远在修近。”只有让自己周围的人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前途,远处的人才会被吸引过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领导者也不例外,也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同学朋友等。每一种社会关系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都有特定的角色定位,都有一定的交往方式。不管你地位多高,名气多大,在父母面前你永远是孩子,在老师面前你永远是学生,在同学面前永远的法则是“序齿不序爵”,只论长幼,不论尊卑。 一个好领导,也应当是一个好儿女、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朋友、好同学,等等。如果你把官气、官腔、官架子带到日常的生活交往中,那必定会使整个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黯淡无光。
在苏联解体前夕,有一篇苏联小说曾经辛辣地讥讽了一些像机器人一样的官僚干部:
这种官员没有任何个人想法,他的一切想法都来自上级文件,上级的想法就是他自己的想法。
他们除了打官腔没有任何个人的语言。他所有的讲话都是和自己的身份相符的,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他就讲什么话。
他没有任何个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完全随着工作状况而波动。当工作有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高兴;当工作出现问题、受到上级批评时,就愤怒,就发火。
他像自动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既不会快走半步,也不会慢走半步,小心翼翼地不同其他部件发生任何碰撞和摩擦。
如果干部都变成这个样子,苏联能不亡党亡国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这种官僚化的领导。他被“官本位”意识支配了所有生活空间,整天板着面孔,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公事公办的模样,除了“官交”没有“私交”,除了工作没有爱好,除了打官腔不会说别的语言。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变得紧张起来,这种领导当然不会受到群众拥戴,只会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 任彦申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任彦申 著
到
从
未名湖
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