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大学至今,四十多年来工作几经变动,但始终把家安在清华园里。在我三十七年的工作生涯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清华、北大任职,其中在清华任职十五年,在北大任职近十年。虽然不敢说得了清华、北大的真谛,但清华、北大给我打下的思想烙印是深刻的、长久的、难以磨灭的,在自己身上总抹不掉清华、北大的某些习气。
我永远感谢大学精神对我的熏陶感染,是她给了我一种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弄个清楚、活个明白的不懈动力。
我永远留恋大学中的那种氛围:充满着理想,充满着灵气,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理念使你的头脑免于僵化,活力四射、才华横溢的青年学生使你的心态保持年轻。
我永远珍惜在大学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在一切人际关系中,最纯真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老师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教给学生,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也从不企求学生的回报。世上最平等的关系莫过于同学关系,它很少沾染功名利禄的俗气。不管你官大官小、钱多钱少,同学永远是同学,在同学之间永恒的法则就是“序齿不序爵”。
北大和清华,是中国两所实力最强、声望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大学,也是两所特色鲜明、极具精神魅力的大学。美国人常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这不仅是指哈佛大学的历史早于美国,更深刻的寓义是说哈佛大学的精神引领了美国的成长。北京大学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遵循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新潮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且反映了清华勇攀高峰又脚踏实地的“顶天立地”精神。北大、清华的历史说明,一所著名学府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
管理大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是一项困难的职业。
目前我国大学的管理者几乎都是从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他们的优点是熟悉教学科研,同师生保持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他们的缺点是没有受过系统的大学管理培训,缺乏必要的领导知识和管理经验,加之许多人都是“双肩挑”干部,担负着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难集中精力从事管理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学者,精力不集中只是影响个人的发展。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的党委书记或校长,那么精力不集中就会贻误学校整体的事业。
一个好教授未必是一个好校长。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未必能领导好大学。曾任北大校长的严复认为:“治学之材与治事之材,恒不能相兼。尝有观理极深,虑事极审,宏通渊粹,通贯万物之人,授之以事,未必即胜任而愉快。”他本人也许就是一个“未必即胜任而愉快”的校长。
一所大学,有数十个学科专业,隔行如隔山,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即使有很深的专业背景和学术造诣,也不可能通晓所有的专业。作为大学的管理者,不能只是一个专家、专才,而应当是一个通才,具有超越本专业局限、进行跨学科对话的能力;应当是一位教育管理专家和公共事务专家;应当懂政治、懂管理、懂教育、懂人才,熟悉办学规律、学术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好大学,不但需要有一批优秀的学术骨干,而且必须有一批优秀的管理骨干。如果没有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就无法建立起规范高效的运行秩序,就无法把学校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整合好、调配好,以求得最佳办学效益。
在一些人看来,大学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学生比较单纯,教师比较清高,文化人知书达礼,管理大学想必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其实不然。大学管理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管理领域,没有在大学工作过的人很难体会到这一点。
就管理的权威性、有效性而言,社会各类单位可分为两个端点:一端是军队,另一端是大学。军队的管理是一个垂直系统,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军令如山倒,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大学的管理则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在教师的头脑中,权力观念、等级意识非常淡薄,他们往往既不令,也不从。在军队中首长一句话就能办成的事,在大学中费很多口舌也未必能办成。在大学中经常过剩的产品就是“主意”。主意太多,各执己见,很难达成共识。许多问题都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磋商才能形成决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这方面倒有点像联合国的安理会,经常进行“马拉松”式的一般性辩论,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似乎也有否决权,好不容易达成的决议常常如同一纸空文,束之高阁。大学的领导既要尊重思想自由,勇于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意志。没有民主自由办不好事情,没有集中意志也办不成事情。
在大学管理中往往存在着这样几种误区:
一是学术自由和政治民主的混淆。二者彼此越位,把各自的适用范围和运行规则搞乱了。
二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交叉。二者划分不合理,运行不规范,相互脱节,形不成合力,带来管理的混乱。
三是由于“专家的高明和局限”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如果不尊重专家,不借助专家的智慧,那是愚蠢的;而专家们意见的综合又往往是不伦不类,令人无所适从。
四是教师和校长的矛盾。二者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落差。
在各类人群中,最难带领的队伍可能就是专家学者了。他们从事的是以个体为主的脑力劳动,有着充分的自由自主空间。对于脑力劳动的管理,既不能采取计时制,也不能采取计件制,更无法进行过程监控,主要是看成果、看效果。对于教授的工作,与其说是“管”,不如说是“理”,以礼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的管理不是凭借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依靠领导者的说服力、影响力、人格魅力以及在教育界的声望来实现的。
如何应对此起彼伏的思潮和突如其来的学潮,这是大学管理中最大的困难和风险,也是对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政治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最严峻考验。不少大学的领导者栽跟头就栽在这两个问题上。
学潮是各国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说只要有大学,只要有学生,就免不了会有学潮。学潮不是孤立的学生行为,也不只是因为大学治校无方所致。大学是政治的晴雨表,大学生是社会的“扁桃体”。学潮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是社会思潮和群众情绪的外化表现。如果因为社会政治问题引发学潮,学校当局的处境将非常尴尬,常常左右为难,手足无措。如果态度不鲜明,处理不果断,可能引发乱子,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学校领导难辞其咎。如果处之太急,下手太重,又会招致师生的强烈不满,以后的日子非常难过。学校当局在处理学潮中要让上面和下面都满意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上面基本认可又不大满意,下面不大满意又大体能够接受,那可能就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大学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是社会的“思潮码头”。这种多元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局面和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是知识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也会带来活跃与混乱并存、真理和谬误交织的复杂状况。作为大学的领导者,如何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处理好“提倡多样化”和“弘扬主旋律”、“研究无禁区”和“课堂有纪律”的关系,如何对待超前的理论探索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情,常常会处于上面批评、下面抱怨的境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思潮迭出的时期。围绕着体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围绕着大学自身的改革发展,围绕着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和对外来思想的评介,人们争论不休。今天情况大不相同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回答了过去众多的争论,广大人民群众在自己观察体验的基础上重建了民族的自信和自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终于可以放下历史的包袱,超越已往的是非,走出争论的误区了。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真理并不总是越辩越明,越争越清,弄得不好可能越辩越糊涂,把事情复杂化了。归根到底,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某些理论争鸣和思想困惑,除非是干扰大局、具有现实危险性的,一般不必匆匆忙忙判断,匆匆忙忙发落,急于决出个是非输赢,更不要轻易地采用政治批判、组织处理的手段简单粗暴地加以对待。不妨宽以时日,时间和实践最终会验明真理,还以公正。
大学是人才荟萃之地,是依托现有人才造就未来人才的地方。在大学中,最基本、最重大的政策就是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大学永恒的主旋律。大学的领导不仅要有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精神,而且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念,有一套识才、育才、用才、护才的本领。人们常讲“人才难得”,其实一般的人才并不难得,真正难得的是那种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的将才帅才、创新人才、天才奇才。这种人才之所以难得,一是因为稀少,二是因为凡眼不识、世俗难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口号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人只尊重和自己意见相同的知识,而对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知识则不予尊重;只尊重那些听话的人才,而对那些有棱有角、不大听话的人才则予以嫌弃,本事再大也不予重用。要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键是尊重学术自由的原则,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人才的多样性,敢于不拘一格用人才。如果我们的社会都能像大学那样给优秀人才以崇高的地位和尊严,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像大学那样尊师重道、礼贤下士,那必将大大加快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步伐。
当今世界,大学的功能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新世纪的大学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新的选择。知识经济的兴起把大学推向了社会舞台的中心位置,使大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对大学来讲,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今天,无论是脱离社会的大学,还是脱离大学的社会,都是注定没有前途的。我们的大学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担负的多重社会使命,更新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全面发挥和开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基本功能,使大学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知识创新的前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社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基于自己在大学工作的感受以及离开大学后的再度思考,难免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书中的观点,有些来自成功的经验,有些来自失误的教训,有些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些是作为旁观者的感悟。回顾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有成有败,有顺有逆,有慰藉也有遗憾。回想见识过的人和事,五光十色,从多方位折射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过去事务缠身,无暇整理这些零零碎碎的想法。身在其位,有些话也不便直言。今日得宽余,终于可以把过去的所见所闻、切身经验、零碎感受加以整理,从中挑选出一些自以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加以提炼。这并非是为了自我欣赏,而是从中回味人生的意义,对后来人或许也有某种借鉴价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去置身其中思虑不清的问题,今天超脱出来,也便豁然明朗了。
我不想做一篇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或是写一些不疼不痒、除了自己之外谁都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不敢说书中的看法都是对的,但力求做到直言不讳、实话实说。我不求体系的完整,只求有点用处。我希望在大学和政府之间,在大学和社会之间能搭起一座对话沟通的桥梁。如果读了这本书,人们对大学精神和人才观念多一点认识,对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多一点理解和支持,而其他领导干部能从中获得一点参考价值,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任彦申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