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这件事颇为匪夷所思:一位住家保姆,因为要照顾70多岁的老年男性,竟被老人的子女要求签订“守身协定”,承诺绝对不和老人发生“那种关系”,否则就拒绝雇佣这位保姆,还要进行经济赔偿。
(7月15日《金陵晚报》)
[读者快评]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守身协定”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是违法协定,所以,老人子女的这个“创意”不但是一颗“臭弹”,而且,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首先,背上“不孝”的恶名。一个七十多岁行动不便的老人,平日里只能与保姆聊聊天,解解闷。子女无视老人的情感需求,在保姆和老人之间“插了一杠子”,让保姆对老人保持戒备,这无疑给老人的晚年生活蒙上“阴影”。其次,提醒保姆关注老人财产。绝大多数保姆出来只是想苦几个钱,并没有非分之想。“协定”反而给保姆提了个醒,原来还有礼物、财产呀。再次,起到了不健康的“暗示作用”。“协定”的潜台词似乎还有:“老人有点色”、“老人喜欢送礼物”、“老人具备性功能”等等。这些暗示对于那些品行不端的保姆,无疑是“苍蝇找到了有缝的蛋”。浪遏飞舟
“守身协定”是小人协议
子女要求与保姆签订“守身协定”,显然不可能征求老人的意见。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心存忧虑:既担心老人“老糊涂”,把财产转赠给保姆;又担心保姆存非分所想,使用不正当手法,与老人套近乎,从而获得“合法收入”。
这种担心有一个前提,就是子女们平时都不太注意老人的心情,不愿意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而是仰望着老人的财产,在老人尚未撒手之时又不可能过于急迫地分割财产,才花高价钱请保姆的。说白了,老人的子女现在所图,已经不是老人的幸福,而是老人的家产。
但是,“守身协定”却是一个小人协议。如果老人与保姆最终真的心有所动,“守身协定”是不能获得法律支持的。
广春
子女成了父亲的“父母”
子女为父亲请保姆,说得好听一些,是一种孝道的体现,说得不好听一些,完全是推卸子女本身的责任,一切完全由保姆代劳。这“好听”与“不好听”关键在于子女的主观心态。
这“守身协定”显然就是子女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却舍不得与之责任相配套的利益。老人在他们眼中,就像小孩子似的,他的一切都要由子女摆布,他们怎么看怎么像父亲的“父母”。“守身协定”其实本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它完全忽略了老人自己的想法,子女只想着金钱和利益而把父亲当“木偶”。崔崔
“守身协定”不是关心老人
子女与保姆签订“守身协定”,看上去是为了保障父亲的财产、权益,而实际上却恰恰体现出他们对老人的不负责任。
独居老人如果能找到一位肯用心照顾自己的保姆,对他的生活、健康、心情都很有好处。即使与保姆日久生情,只要是对老人的生活有利,做子女的就应当感到高兴并大力支持。
试问,假如有保姆签了协定,可如果慑于协定的要求,在工作中与老人时时保持距离,不敢对老人过于关照。那么,老人的生活起居虽然有了保障,可精神世界想必仍然十分空虚,这对于老人的健康来说有弊无利。我想,如果子女真的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就应该重视老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处处对保姆设防。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