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些已然手足无措,甚至连一份材料都没有的失子家长们相比,辛艳华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字感人。更重要的是她熟稔网络,她的丈夫曾与人合办网站。
在2007年6月5日,辛艳华写就《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发表在大河网上。此后,她一度隐身,“我只是以受害者家属的身份发了一个帖子而已,没有亲身参与解救,也没有实地调查,不应该是主角。”她说。但终于有一天,她再也无法隐身了。
如果没有她,山西黑砖窑事件或许不会揭开。
2007年6月6日晚,大河网首现《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这个点击数以十万计的帖子的作者,署名为“中原老皮”。
14天后,“中原老皮”再度出手,第二封求助信《寻子无果400位父亲再次联名》被公开披露。帖子质问:解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怎么还没有孩子的踪影?
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就黑砖窑事件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及山西警方正试图寻找“400位父亲”的发帖人,以进一步调查砖窑事件的破案线索。
而高层的坦诚,或许是触动发帖人站出来的原因———7月6日,“中原老皮”主动联系报社,公开身份,并发来第三封公开信。此前,她竭力避免与山西有关方面接触,并着手搜集失子家长的名单和联系方式。
“中原老皮”名叫辛艳华,一个普通的河南郑州公民,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文弱而低调。她曾多年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因为16岁的侄子被拐卖至山西黑砖窑,并侥幸被寻子家长解救,开始介入黑砖窑事件。“我所做的一切,纯粹出于感恩和正义。”她说。
这是其首度直面公众媒体。这位32岁的母亲,坦陈了自己数次发帖的缘由,以及作为受害者家属的悲愤、欣喜以及担忧。
侄子获救
2007年4月初,辛艳华的侄子———16岁的少年肖海星(化名),从河南周口的家负气出走,在郑州火车站附近失踪。后来证实,肖海星被人贩拐卖至山西永济县一黑砖窑。
5月初,寻子无着的哥哥,求助郑州的妹妹辛艳华,希望“见过世面”的她可以帮助寻找。
此时,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付振中正与数位家长奔波在山西乡间,调查黑砖窑事件,并顺途解救了部分被困孩子。5月26日,肖海星和另外两名窑工,得以被寻子家长解救送回郑州。
辛艳华几乎不认识自己的侄子了:披头长发,目光呆滞,浑身遍布淤青和化脓创面。当夜,从侄子的转述中,她惊悉关于黑砖窑的种种骇人情节。
她提出酬谢几位家长,被婉拒了。家长们说,“不是为了钱,都为了可怜的孩子。”感激之余的她拉着侄子说,给这些爸爸妈妈们鞠个躬吧!木讷的孩子失声痛哭,一圈家长也哭成一团。
“一方面是出于感恩,另一方面出于作为母亲的良知。”辛艳华觉得应该以微薄之力去帮助这些家长们。
求助媒体
更多的孩子,还迟迟没有下落。大海捞针般地无效寻找后,家长们一度吁请河南省有关部门开展跨省解救,但被无奈告知,“跨省解救不是容易事,需要山西方面的配合。”
辛艳华的丈夫张志博,曾供职于河南一家法制类报纸,出于记者的职业经验,他建议妻子帮助家长们求助媒体。
河南省内一家都市报曾应约前来报道,辛艳华表达两点愿望:一是呼吁政府出面,跨省排查解救孩子;另一是赞扬这些家长们,忍着失子之痛,义务解救其他孩子,并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但次日报道出来,三四百字的短文反响寥寥。辛艳华又拨通省内以及中央的多家媒体的报料电话,可惜一无所获。
幸好还有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关注,但因为都市频道没有上星,加之省内媒体跟进者寥寥,跨省解救也似无进展。
网络发帖
网络便成了唯一的求助选择。与那些已然手足无措,甚至连一份像样的文字资料都没有的家长们相比,辛艳华受过良好教育,文字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她熟稔网络,丈夫曾和他人合办网站。
于是,在6月6日,辛艳华写就这个著名的帖子。她向南方周末记者承认,因为寻人心切,并没有逐一搜集失子父亲的具体数字。“400”是她根据几位家长掌握的名单数目,以及河南电视台节目播出后的反响得来的。
在朋友的提醒下,她也曾做些了预防工作———比如,选用“中原老皮”的网名,这不易于直观揣测发帖人的身份;她也没有在自己家里或单位发帖,而是借用朋友公司的一台电脑。
选取发帖网站也颇费思量。最初是希望发在新华网上,采用跟帖留言的形式。但“因为涉及敏感内容,帖子被拒绝发布”。最后帖子顺利在大河论坛上发布,同样是以跟帖的方式,并无专设主题。注册网名时,她还留下了丈夫的邮箱。
次日,大河网特约评论员表示高度关注。6月7日晚,附加了都市频道报道图片的专帖被大河论坛置顶。截至6月18日,该帖点击率突破30万。而被第一时间转载至天涯社区的帖子,点击率高达58万。
网络民意的汹涌,直接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南方周末记者也正是根据网帖,第一时间到达了现场。其后,国家高层领导批示,山西、河南两地政府的及时反应,一场空前轰动的黑砖窑打击风暴就此展开。
再度出手
但这个一向低调的母亲选择了隐身,在全国媒体蜂拥郑州,山西黑砖窑风暴愈刮愈烈的6月,她从未接受任何采访。
她不愿意示人以炒作自己的嫌疑,也不愿意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我只是以受害者家属的身份发了一个帖子而已,没有亲身参与解救,也没有实地调查,不应该是主角。”她说。
但与寻子家长们的联系却一直保持,她每日都留心山西省展开的大规模解救行动,并知道6位发起家长中,只有1位找到了孩子。
6月下旬,眼见媒体呼吁声浪有所下降,而前方诸多家长并没有如愿从解救行动中找回自己的孩子;她还不时耳闻前线家长转述,一些孩子被包工头非法转移,躲过了排查的消息。此时,她以400父亲的名义,写就第二封求助信,并选择了直接将信发到两位记者的信箱,希望“择日发表”。
但次日她的信被全文公开,甚至还带着错别字。被多家媒体援引后,此信再成焦点,并且被解读成“失子家长对山西解救行动不满”。
山西省省长于幼军次日即留心到此信并作出批示,要求山西省公安厅主动联系发帖者,进一步查证破案线索。
搜集名单
而这也惊扰了辛艳华的平静生活。
为了躲避,她搬离了市区的家,落宿于朋友宿舍,也更换了手机号码。而山西警方循着线索,找到她发帖所在的公司,并希望与其接触,但均未遂。
此时,山西黑砖窑风暴也正渐趋平息。经过大规模的排查和解救行动,山西省对外公布,被解救的窑工有359人,其中童工12名。
这一数字多少与原先其网帖所说的“400位寻子父亲”有所出入。尤其在第二篇公开信被曝光后,辛艳华从网络上看到了少数指责其夸大其辞,以及别有动机的说法。
她自觉委屈,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之所以发帖对失子家长们施以援手,一是对自己侄子被解救的感恩心情,另一是出于一位母亲的正义和良知。”为证明所言不虚,7月上旬,她开始搜集证据,以待准备充足后,与有关部门接触。
7月7日,她向南方周末出示了搜集的失子家长的名单———已近400名,她说,家长提供的失踪孩子超过2/3为河南籍,包括成年人、未成年人以及童工。
“网帖所谓的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而言,并不单指童工。”辛艳华解释说。
当晚,她又给记者发来短信:“准备充分之后,心里坦然了许多。几天来第一次走在大街上,感觉真好。”
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