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宋词缀成祝福语 通知书更像纪念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7 月 1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宋词缀成祝福语 通知书更像纪念卡
50年间,小小通知书见证了高考变迁,快报热线96060征集“我和录取通知书的故事”
  29份录取通知书

  乘上“全夜航”飞全国

  记者见证投递全过程

  昨天下午,29封大红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从南京大学出发,经过南京邮政局速递局员工的仔细分拣和投递,乘坐“全夜航”飞机飞往远方。记者跟随邮递人员,亲历了从收通知书到投递出去的全过程。

  通知书信封:喜庆大红色

  昨天下午3点半,一辆中国邮政的绿色面包车开进了南京大学。面包车上装着12箱特制的特快专递信封。普通特快专递信封是蓝色的,而这些信封是喜庆的大红色,它们是用来装高考录取通知书的。信封上印着几个大字: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两名南京邮政局的邮递员忙得满头大汗,把这些信封搬进了南京大学网上录取工作站。

  “我们上门收寄录取通知书来了。”两个邮递员顾不上擦汗,一前一后拎着两个大袋子进了门。“有29封发往边远地区的预科班入学通知书。”南京大学的工作人员赶紧捧出厚厚一叠装封完毕的红色信封,摊到桌上。邮递员低下头,认真地点数、核对、记录。核查完毕,打开了邮袋,“呼啦”一声,这些录取通知书就落到了袋子里。

  邮递员握紧袋口,拎着邮袋又出发了。“一般的特快专递,都是客户自己上门交寄,而高考录取通知书,是由邮局派专人上门收寄的。”鼓楼邮政局的陆女士告诉记者。

  通知书“穿上”专用袋牌

  邮递员收到邮件之后,先带回邮局预处理。首先,把邮件的姓名、地址等具体信息输入电脑,然后进行特殊封装,在邮袋上用专用的袋牌注明内件是录取通知书。“这样一来,经手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就要留意了,这是录取通知书,马虎不得。”

  封装完毕,这些有了特殊袋牌的录取通知书乘坐专用的揽收车,来到了南京邮政局速递局,要进行分拣和投递了。“首先是看城市,南京本地的通知书就直接进入投递中心,外地的则要继续分拣,按照段道进行投递。”南京邮政局速递局投递中心业务部主任纪良勇说,“中心共有70多个段道,近150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在邮件分拣现场,记者看到,一名年轻的邮递员麻利地把29封录取通知书倒出来,将29封通知书整整齐齐地排在桌上。低头、仰头、抬胳膊,几分钟的工夫,29封录取通知书已经一一“躺”进了标有不同段道号码的小隔间。这些通知书是发往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大规模的录取开始时,一天要分拣上千封呢。”邮递员笑着说。

  全夜航保证24小时内投递完

  昨天晚上,这29封录取通知书坐上了火车,下一个目的地是上海,再从上海搭乘邮政系统的“全夜航”飞往各地。“只要是发往大城市,我们可以保证24小时内投递完毕。”纪良勇说,“如果一切顺利,省内的邮件,第二天早晨就能到达;外省的邮件,第二天中午也能到达。这批被南大录取的西藏同学,如果就在拉萨市里,明天中午就能收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

  纪良勇表示,以前在递送录取通知书时,发现过有些地址、姓名不详的情况。这时,他们会通过当地政府、招生办公室与考生进行联系。

  南京大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普通本科第一批次的录取工作,本月17日才会正式开始。南京市的考生,要想拿到自己期盼的录取通知书,大概在18日左右。

  见习记者 张淑娟 快报记者 陈英 通讯员 陆丽云

  [2007年录取通知书]

  八句宋词缀成祝福语

  记者到达南大招生网上录取现场时,电话铃此起彼伏,老师们正忙着跟各地招生办联系,在电脑上筛选统计新生资料。几十张已打印完毕的国防生录取通知书整整齐齐放着。通知书的基本色调为米色和灰色,典雅庄重而不失活泼。整张录取通知书被从中间分成两半,右侧用红色花边圈了一个框,框内上方是鲜红醒目的“南京大学”4个字,下面则是让考生激动人心的“入学通知书”了。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通知书的左半边,是一张入学纪念卡,纪念卡在灰色的民国建筑背景中,还印上了南大标志性的建筑“北大楼”。

  “北大楼”右侧是8句宋词,均是宋人以《好事近》为词牌名中的句子。首句以王昂的“喜气拥门阑”开头,接以曹勋的“绿绕翠围时节”、张孝祥的“来报主人佳兆”、仲并的“占百花先发”。下阙接以晁补之的“就中风送马蹄轻”、高登的“落笔惊风叶”、陆游的“明日又乘风去”,最后一句为张元干的“尽一时豪杰”。绝妙的是,这8句排列的先后顺序非常有讲究,整体看来,就是一首结构完整、非常顺口的《好事近》。

  通知书还是纪念卡

  负责新生录取工作的赵亚民老师笑着告诉记者,2000年以前,录取通知书并没有纪念卡。招生办的老师们想改变一下通知书样式,“既要有纪念意义,又便于收藏”,于是初步意向是纪念部分与通知书部分合为一体,又好分开。据赵老师介绍,通知书的样式、图案是几名南大学生制作的,这几名学生当时准备创办一家软件公司,听招生办的老师们表达了意图,便制定了几个版本,最后,大家一致选择了延续至今的这种版本。“每年色调基本不变,北大楼也不会变化,就是小图案有点微调”。

  记者在该校招生办公室看到了2000年的通知书。当时,通知书没有《好事近》的宋词集锦,纪念卡的文字部分是常见的祝贺文字,“热烈祝贺你成为南大学生,热忱欢迎你的到来……”据赵老师透露,宋词集锦是2004年开始印上通知书的。“南大录取通知书要体现南大底蕴和南大特色”,于是,老师们请中文系的程章灿教授,搜集了8句宋词,组成了现在的《好事近》宋词集锦贺新生。

  事实上,自从该校2004年发放这种形式的通知书后,这已成为南大特色。绝大多数新生报到时,都会将左边的纪念卡撕下,留作珍藏。

  昨天,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的一位老师也来到南大招生办,他特地拿了一份作废的录取通知书,说是“做样本,回去研究借鉴”。

  今年要填家庭经济状况

  记者看到,南大随同录取通知书寄给考生的还有校园卡及4张报到注意事项。有《南大2007级本科生缴费通知》、《南大2007年本科生入学须知》、《2007级新生部分生活用品代办说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内容非常详细。其中,《南大2007年本科生入学须知》上,新生们需携带的物品还不少:入学通知书、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一寸照片8张、户口迁移证等,新生可自愿参保、可自带被褥等,就连学生自带箱子的规格都写明了。最后,还花半页纸的篇幅介绍了资助贫困生的相关措施,告知特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缓交入学费用,先行报到。

  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也是往年没有的,这张表上,有一栏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包括家庭人均年收入、遭受突发事故情况、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失业情况、欠债情况等明细。赵老师称,这是教育部今年的新要求,目的就是详细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便于做好相关工作。

  八句宋词祝贺录取

  “喜气拥门阑”“来报主人佳兆”“就中风送马蹄轻”……以《好事近》为词牌书写的宋词居然上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昨天,记者在南大招生网上录取现场看到,该校2007年的录取通知书精美异常,是一件值得纪念的珍藏品。

  2007年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十分精美

  你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啥样?你和它之间有些什么样的故事?今天快报开通热线96060,征集你的故事。

  [70年代末]

  普通挂号信寄到公社

  10年浩劫,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终于恢复了高考。恢复高考后的录取通知书是啥样?今年47岁的徐小明先生,在南京一家房产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工作。1978年的一个夏日,作为恢复高考后第2届考生,他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上纪世70年代末的录取通知书相当简单,信封里只有薄薄一张纸,通知考生被大学某专业录取,并告知在某时间段去学校报到。通知书没有现在的这般精美,信封也是普通的挂号信封,并没印成红色。当时,徐先生记得通知书是寄到他所在的公社的。他回忆说,注意事项就在通知书背面,反正,当时不需交学费,带了被子、衣服和日常用品,就去了学校。“好像也没有奖学金、助学金,学校不收钱,每月还发工资”。不过,这一纸通知书,对他的命运的改变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80年代]

  通知我提前到校搞卫生

  上世纪80年代的录取通知书跟70年代没太大差别。1986年,南京考生吴亚东接到了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说,通知书很简单,就是告知报到时间,告知需带一点书本费和被褥、日常用品等。因为他是南京人,通知书还提醒他提前到校报到,打扫卫生。最让人遗憾的是,当时报到时必须把录取通知书交给学校,所以那时的大学生就没有办法留下自己这张最珍贵的纪念品,以至于现在要寻找七八十年代的录取通知书都很难。

  [90年代]

  仍是手写体多了一张纸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知书也越来越精美,附在通知书后的注意事项也越来越丰富。1998年被南大中文系录取的陈娟娟还记得,当年的通知书有A4纸那么大,四周也用红色花边做了醒目标记,“南京大学”4个字是大红色,非常醒目,跟现在的电脑打印名字不同,她的名字和院系是手写体。注意事项也有整整一页纸。陈娟娟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录取通知书的挂号信封,信封上也是手写体,不过,盖了好几个邮戳。

  录取通知书的变迁

  马纪元珍藏的1957年他考取大学时的录取通知书。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1957年录取通知书]

  提醒带粮食转移证

  1957年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薄纸

  1957年,马纪元在南京二中读书,当年他顺利考上了沈阳的东北工学院(现在的东北大学)。翻开马老的通知书,只有一张32开的白色薄纸,正面用繁体字写着“录取通知书。马纪元同学,我们高兴地通知你,你已被录取为我院电力系专业学生,希望你积极地愉快地按时报到,以饱满的,热烈的心情迎接新的学习任务。”下面盖上了东北工学院的大红印章,时间是1957年8月21日。通知书的背面是报到须知,包括报到的时间和地点,需要带上户口证明、粮食转移证还有准考证等注意事项。

  邮递员巷口便喊“录取通知书到啦!”

  马老至今还记得,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之情。8月底的一天,他正在家休息,几十米远的巷口传来了邮递员的声音,“马纪元,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声音传遍了整个小巷。“我的通知书,我考上大学啦!”他一个翻身就从床上跳了下来,冲到巷口,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拆开就瞧见了这张录取通知书,兴奋地又蹦又跳。听到动静的父母也跟了出来,全家人都喜出望外。“我家5个兄弟姐妹,后来文革,弟弟妹妹都失去了高考的机会,只有我一人考上了大学。”对于自己能上大学,马老一直觉得很幸运。

  “和现在不同,那会儿可没有什么谢师宴。”马老回忆着,9月报到前,父亲挑了个担子,前后挑着沉重的包袱和行李箱,把他送到了浦口火车站。“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我一人上了车,坐了四天三夜的车到了沈阳,再坐上来接的校车到了学校。”老师在录取通知书上盖上了“已报到”的红印章,登记好了,录取书还给本人。“就是那会,我就把通知书保存起来了。”那会上大学没有学费,由于家境困难马纪元还申请了助学金,每月12元。“有了助学金生活基本不愁了,5年大学,因为车票太贵,为了省钱也从没回过家。”马老说就这样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5年。

  一个班50多人只有5人考上大学

  50年过来了,这张宝贵的录取通知书一直被马老夹在记事本里,保存至今。“那时通知书简单,没现在美观精致,但是50年了,它一直是我的宝贝!”对于那年的高考,马老记忆犹新。当时,全班50多人参加高考,只有五六人考取了大学,平时在班里成绩算中等的他更意外地考上了大学。“那会大学填志愿可以填12个,我第一、第二志愿是北大和清华,东北工学院是第九个志愿,这所学院当时也是全国36个名校之一呢,能考上我已经很高兴了。”

  马老说那会高考完,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没那么看重,“我想着家里条件不好,能上大学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如果没考上就去当工人,同样也能建设国家。”

  马老现在是搞自动化的退休老工程师,上世纪80年代,他的两个女儿也都上大学了,“她们的通知书都没保存下来,今年正好是我上大学50周年,往事历历在目,感觉特别有意义。”     实习生 管迎秋 快报记者 赵丹丹 许小红

  现在的录取通知书都有大红的信封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又是一年高考送喜报时,看着电视里用特快专递寄送的红色通知书,住在工人新村的马纪元老先生不禁感叹:“现在的通知书真漂亮!”他小心翼翼翻出50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光一下回到了1957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