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军民下关抗洪 |
|
连日的大雨,石城南京多处成泽国。其实,水患的魅影在南京从未消失过。记者查询南京地方《水利志》后发现,1931年以来,南京城共发生水灾20余次,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有12次。水患史也就是一部抗洪史。灾难面前,南京人民是怎样度过危机的?在南京市水利岗位上工作30余年的老专家郑恩才仔细回忆了其中的5次经历,并为记者一一道来。
1931年
民国最大的水灾
小船从成贤街撑到太平门
根据南京《水利志》记载,民国期间最大的一次水灾出现在1931年。据记载,最惨的是八卦洲全部被淹,死亡1000多人,而下关街道上甚至搭起了浮桥才能供人通行。
据家住成贤街的刘根全老先生回忆,“一直下雨,我们院里水都没到了小腿肚。那会儿,我姑妈正好过生日,她家住在三牌楼那里,我就和我弟弟往三牌楼走。走着走着水就到了腰那里,不敢往前走了。”听说三牌楼那里都已经淹到胸部了。刘老先生和弟弟吓得急忙折了回来,“下关、水西门那里,收容灾民3.5万余人,每人每天发给半斤面粉的馒头度日。”刘老先生说,雨最大的时候,小船可以经成贤街,一直撑到太平门。
1954年
百年一遇大洪水
城墙倒塌7处,抗洪112天
1954年,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山洪暴发,市内各河道湖泊皆涨水,水位长期居高不下,直到10月份才退至警戒水位之下。这一年南京抗洪时间长达112天!连日的阴雨和积水使得倒塌城墙7处,而中华西门城墙倒塌时,砸死市民15人。
那一年,家住白下区刘公巷社区的姚启旺老先生才20岁。“街道和单位来人,说下关淹了,要组织抗涝。”跟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往下关赶。“起先人们还有说有笑的,过了新街口就发现不容乐观。”沿路走,姚启旺发现灾情慢慢开始严重起来。“这边有人说,谁家的房子倒了,那边又听谁讲南京七中操场全被水淹了,就像个小湖泊一样,都淹到膝盖了。”等姚启旺到了下关三汊河的抗涝现场时,他简直惊呆了。“天已经放晴了,但下关全是齐腰深的水,房子都剩下短短的一截,感觉站在河里一样。”他们在水里泡了整整4天之后,水情得到了控制。
1969年
心惊胆战的夏天
无菜可买
萝卜干就稀饭
今年73岁的许培兰一直住在下关。回忆记忆里的大水灾,让她最难忘的是1969年。大雨让整个下关变得危险。“我们一会儿担心房子会倒掉,一会儿又担心小孩会不小心掉到水里淹死。反正那个夏天,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的。”
1969年,秦淮河流域出现大洪水,固城湖、石臼湖也是大水年,长江下关水位达到9.2米。出现洪水那会儿,许培兰一家住在老江口69号大院里。因为地势低,家里住的又是平房,许培兰一家很快就被淹没了。“没有东西堵,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水灌进来。“吃饭的桌子都浮了起来,我们就拿石头绑住桌腿。水都淹了床,我们把被子卷卷放到阁楼上。”
因为正好放暑假,学校内2栋三层的教室随后就成了附近居民的避难所。“我们把被子拿到教室,往床上一铺,就当床了。然后再把煤球炉也带着,往走廊一摆,就成了厨房。”许培兰回忆说,因为连绵的大雨,所以吃什么也成了问题。“当时没有什么方便面。也没菜可买,最吃香的就是萝卜干,可以就着米粥凑一顿。”
1983年
再遇特大洪水
亲人在抗洪,一月无音讯
自1954年后,南京长期未遇大水,直到1983年,南京再次遭受特大洪水的袭击。这一年6月,南京也是连日暴雨,梅雨量是1954年同期的2-4倍。秦淮河等内河水位迅猛上涨,到7月13日,下关高潮水位上涨到9.99米,出现当年最高洪水位,仅比1954年特大洪水位低0.23米。是有水文记录资料以来的第二高水位。
因为大水南京全市破圩41个,万亩以上的大圩3个。淹没房屋6万多间,倒塌1.8万间。停产和部分停产的工厂有20家。由于大水,国家重点工程扬子乙烯工地遭到袭击。涉及到重要物资可能遭淹,厂里十分紧张。
南京某部队连续突击3昼夜,平地筑起2公里长的拦洪坝,和工人一起把13万吨物资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家住秦虹小区的周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的弟弟也是厂里的工人,当时就在抗洪现场。“整整1个月杳无音讯。后来见到我弟弟时,因为长期泡水,他的脚都烂了。他说他算不了什么。很多战士因为太累,多次晕了过去,醒过来后,还要坚持继续干。”正是因为这股凝聚力,重要物资被最大量的保存了下来。
周师傅回忆说,当时的苦日子里也有人苦中作乐。“菜地都淹了,鱼却不少。听说很多水塘涨水,大小鱼儿都溜了出来,所以很多农民张网捕捉。”那段时间,鱼和面条就成了不少人的一日三餐。
1991年
抗洪规模最大的一年
39位将军、100万人抗洪抢险
5月开始的连日降雨,以及同期长江水位南京河段的长时间9米的高水位,1991年的大水来势凶猛。受淹住户7337户,10多条干道淹水。交通中断39处,全市1/3供电线路损坏断电,电死一人。南京明城墙发生21处坍塌。
住在来凤小区的张先生说,1991年大水时,他正住在扇骨营小区的亲戚家。“秦淮河水突然越过河岸涌进南京扇骨营小区时,我记得城管部门干部与街道干部一起,连夜在小区入口处筑起了一道堤坝,然后又连续奋战,冒雨帮助受灾群众搬家。
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花两天时间在上元门水厂周围筑起一道300多米长的挡水墙。这次参加抗洪抢险军民高达100多万人,其中军警10万人,将军39人,是南京历史上抗洪规模最大的一年。
在郑恩才看来,这次水灾是南京历史上经济损失最惨重的一年。当年7月11、12日连降暴雨,大水漫淹市区大部分干道;南京钢铁厂料库被淹,三座高炉被迫“熄火”;南京电化厂因江水浸入而停产,南京煤港大部分作业区淹没,造成苏、皖、沪燃“煤”之急;南京机场被洪水围困;津浦铁路十万火急;市县、乡镇企业有2150多家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直接经济损失逾6亿元;郊县160万宙农田遭受洪涝,倒塌房屋15152间,造成近9亿元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