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雷劈来 厨房瞬间白雾腾腾
“我活了70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昨天上午,说起自家遭雷击一事,南京公教一村8号楼3楼住户陈老太一脸恐慌,“8号下午4点半左右,我刚进厨房,突然,一道闪电过后,雷声轰鸣,就好像在窗口炸响,厨房内顿时白雾腾腾,吓得我赶紧退到客厅。”
陈老太坐到沙发上,捂着胸口,镇静了片刻后,再次走到厨房门口时,她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天哪!厨房怎么满地都是碎砖石啊?”
窗户关着,玻璃未坏,哪来的白雾和碎砖石?陈老太纳闷地寻找原因。随后,她才发现,抽油烟机上端的墙角,出现了碗口大的洞口。洞口是在室内墙壁形成的,并没有向外穿透。
陈老太说,在打扫地面时,她还发现有两个小石块乌黑,好像被大火烧焦了似的,“听人说这是被雷击的。”
罕见怪雷 击坏墙壁露出电线
就在陈老太遭遇惊魂一刻的时候,对门的侯先生也惶恐不安。侯先生家的厨房不仅也在墙角出现了洞口,而且家中的电视机、电脑、电话都出了毛病。
“幸好当时厨房里没人。”侯先生说,那雷声特别大,而且响得很怪。雷声响起时,他正在看电视,儿子在上网,刹那间,电脑和电视都没有了信号。他慌忙去关灯,电源开关却一下跳了闸。
侯先生说,小区里居民楼都是3层,他又是住在顶层,便意识到家里可能遭到雷击了。当他走到厨房准备关窗户时,这才发现厨房地面一片狼藉 ,有许多碎砖石,抬头一看,北墙上端出现了一个破洞,而且墙壁内的电线也裸露了出来。
得知隔壁陈老太家厨房也遭了灾,侯先生当即让儿子检查家里的电器,这才发现液晶电视、电脑、电话,都用不起来了。
遇到雷雨 最好别用电脑和电视
陈老太和侯先生家遭雷击时,家住二楼的林老太正在看电视,突然间,电视没了信号。“电视坏了,老伴用的电脑也坏了。”林老太懊悔不已。
“我咨询了气象专家,说我们楼上住户厨房是被球闪雷打穿的,那种雷穿透力很强。”林老太的老伴说,他住的房子是1952年建的,当时是两层,1984年翻建改成了3层。而小区里多幢这样的居民楼都没有安装避雷针。
林老太的老伴说,气象专家还劝告他,遇到雷雨天气,除了尽量不要看电视、用电脑,也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并避免打雷时在户外接打手机。
“夏季时常会出现雷暴雨天气,要是住户再次遭到雷击,那谁来承担责任?”目前,侯先生等多位住户,已和小区物业交涉,希望物业管理能给缺少避雷设施的居民楼,尽快装上避雷针。
快报记者 陈泓江
在一次次的雷击事故发生后,你学会如何应对雷电了吗?南京信息与工程大学的雷电专家肖稳安教授提醒大家要绷紧“防雷”这根弦。
太阳能热水器雷雨天别用
据介绍,居民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基本上都位于屋顶的最高处,有时甚至超过了原有防雷装置的高度。一旦雷电袭来,这些“出头”的热水器将首当其冲地“挨打”。
在此,专家提醒,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要使热水器处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安装时必须与避雷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 在雷暴天气里,最好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避免洗澡时被水中传导的电流击中。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也危险
肖教授说,在强雷雨天气,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也是危险的因素。玻璃幕墙的金属材质会产生静电感应作用,当天空雷云与大地形成电场时,幕墙的金属体就会积聚大量感应电荷,而雷电发生的瞬间,云与大地的电场忽然消失,这时幕墙的感应电荷却无法迅速流散,就会产生高达万伏以上的对地电位。
出门别打伞穿雨衣较安全
肖教授说,在下雨天,如果需要出门最好不要打伞,穿雨衣比较安全。
肖教授解释说,雷雨天气要即时卸去身上所带金属物品如农具、球杆、雨伞柄等导电物体。不要靠近高大电线杆、高塔、大树、烟囱等物体,至少应保持2米距离。
家里卫生间是雷击高发区
雷电专家告诉记者,在城市里,居民建筑物都装有避雷针或避雷带。但避雷设施本身只能接收闪电电流的50%,其余的电流得依靠建筑物本身的导电能力。家中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性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高发区。
避雷针搞不好会“引雷烧身”
专家说,避雷针可以保护建筑物。但是,如果存在避雷针不合格、引下线锈断、接地电阻超标等问题,避雷针不仅难保建筑物,反而会成为“引雷烧身”的祸端。因此,防雷装置要经过专业验收和定期检测。
避雷针只能减低雷危害的风险,但保护不了建筑物内的电子、电器设备。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雷技术。
如何抢救被雷击伤的人
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快报记者 安莹
“太恐怖了,这雷就好像是在我的头顶炸响!”昨天清晨5点多,震耳欲聋的雷声接连响起,震醒了许多正在熟睡的市民。就在雷声持续不断狂响时,南京公教一村8号楼3楼两住户家的厨房,也变成了“禁地”,望着厨房墙角那碗口大的洞口,户主们不敢轻易迈进,他们害怕自家的厨房再次被雷电击中。
厨房墙角被雷炸出洞,电线裸露出来 快报记者 陈泓江 摄
暴雨来袭 注意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