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随着建设部的购房风险提示出台,小产权房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在失控的房价下,小产权房显得尤为醒目,其价格低于城区的一半甚至更多,吸引了众多购房者。然而其另一面却是非法开发建设,对购房者而言,隐藏着不小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小产权房的出现并非一年两年,为何直到今天才有相关部门发出这样的风险提示和禁令?
是高房价的并发症?
2005年,小黄的父母在北京郊区购买了一套有两个教室大的房子,为的就是能在周末的时候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我们是从开发商那里买的,花了4万。”小黄承认,当时也知道拿不到这个房子的产权,但4万元也算不上大损失。
让小黄惊讶的并不是小产权房的低价,而是众多的购买者。“我以为我们家是少数买小产权房的家庭,谁知道有很多北京市城区的人早就捷足先登了。”据小黄介绍,这些城区的购房者一种是直接向开发商买,另一种则是先跟当地政府签一个租赁合同,然后再跟卖房者签一个买卖合同,“对外都说是租,实际上就是买,只不过很便宜。倒不觉得有多大的风险,除非有一天政府强行拆迁。”
像小黄这样购买小产权房的,在全国各地都大有人在。北京市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已售和在建的小产权房很快就会超过1000万平方米,而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未来三年的目标才是两个1000万平方米。
北京市的小产权房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出现。当时主要是一些明星、艺术家等为了休闲或养老到郊区买地盖别墅,或者直接购买农家院。
从2003年开始,小产权房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胡景晖说,2003年之后,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也开始变为当地村委会、乡政府的大规模开发行为,它们显然是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村、乡镇以行政名义开发小产权房,或者支持开发。”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律师毕文强说。
在胡景晖看来,小产权房的出现就是高房价的并发症。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措施,非但没有稳定房价,反而刺激了房价不断攀升,小产权房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大量中低收入者的需要。
相关部门为何不制止?
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算起,北京市小产权房的历史已经有十余年,但这十几年中,明明是非法开发建设,却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进行制止?
“应该说,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小产权房的管理负主要责任。”专家认为,小产权房出现这十几年,相关管理部门一直监管不力。
按照《房地产管理法》,建设部有权对商品房市场做出各种销售管理规定,也有权进行查处,但是对非城镇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管理,建设部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法律只赋予了建设部管理城镇国有土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及销售的权力。
“小产权房恰恰处在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的交叉点上,表面上看很多部门都在管,实际上却是谁都没有真正管。”胡景晖说,小产权房的管理至少涉及国土资源部门、建设部门,甚至还有农业部门和国家相关立法、执法部门。
“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去管?还是因为利益。”毕文强认为。华远集团老总任志强认为,建设部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管理,而不是仅仅作出“风险提示”。因为建设部无权管理非城镇国有土地上的建设行为,但有权管理违反《房地产管理法》的市场销售行为。不管这些“小产权”的建设是否合法,但其对社会销售的行为是违法的。
但事实是,小产权房非法生存十余年,没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小产权房可能合法化?
有专家认为,我国物权法也并没有完全排斥小产权房。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把这个通道打开,把小产权房合法化,允许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反倒更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管理。
与学者不同,胡景晖坚决反对将小产权房合法化。“不能让步,一旦让步就会让人觉得法律没有尊严。”
据悉,近期国务院可能会召集各相关部门共同对小产权房进行会诊。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