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明年9月 南京要建气象博物馆
· 夏令营项目多 家长孩子挑花眼
· 积善社区:书法会友 其乐融融
· 神烈山碑边挖出巨型龙纹石刻
· 颐和路老公馆修缮 先选三幢试试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7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颐和路老公馆修缮 先选三幢试试看
  于林荫深处,隐逸权贵世家的锋芒;于高墙院内,泛览金陵史录的璀页……这是长江路上的一则广告。在南京,与长江路同样让人沉醉于史话的地方,还有颐和路。

  记者近日获悉,颐和路公馆区的第十二地块环境整治项目,第一期试点工程选中了两幢民国建筑、一幢新建建筑作为试点改造区,示范工程即将动工,这里面有当年民国政要张笃伦的公馆。

  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再度被揭开,颐和路的改造将在南京第一次坚守“原汁原味”的信条,重现民国街区当年的兴盛。

  揭秘即将改造的江苏路33号和35号

  本次颐和路试点改造区包括江苏路33号(上图中2-16)、江苏路35号(上图中2-17)两幢楼的修缮,以及在33号南面新建一幢编号为“5-2”的小楼。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已被高高的广告牌围挡,广告牌上的改造规划不断吸引路人停下来观望。

  高高的广告牌后,这里原先究竟住着什么样的神秘人物?“江苏路33号”的二层小楼貌不惊人,面积399.15m2,这在颐和路的公馆区里算是小的。但其主卧、办公室、次卧三间朝南,十分敞亮,二楼的主卧达到了21.2m2。

  承担改造任务的宁颐公司多方搜集的资料显示:“江苏路33号”的原主人叫张笃伦,民国时期历任上海警备司令、四川边防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解放前做到了重庆市市长、湖北省政府主席。

  而江苏路35号,看起来它更加破旧,它的原主人叫蓝宗德,做过汪精卫政府的财政部科员、卫生部总务处长。而房子却是他没有入职前,与老丈人共同出资、买地兴建。

  除了这两幢二级民国建筑,新建的“5-2”楼原先是江苏路31号的辅楼(非民国建筑、已拆除)。而“31号”除了主人叫光宣浦外,具体情况“不详”。于是这块地原来是干什么的,旁边的辅楼怎么冒出来的,都无人知晓了。

  无论是政府官员张笃伦、还是富贵之家的蓝宗德、还是事迹湮没的光宣浦,他们在颐和路的公馆区里或许都不是最著名的,然而三户人家的不同轨迹在这片老宅里却是如此具有代表性。

  “五大队”办公三十年33号风采依旧

  作为“首都计划”里完整规划的住宅区,当年的颐和路之所以如今依旧如此具有魅力,因为它是当年南京唯一一个按规划图建造的小区。在这里,虽然有些房子就是直接从国外拿图纸回来盖的,然而却找不到两幢完全一样的房子。

  论建筑艺术,民国建筑的一大特色在于“中西合璧”。

  现在的“江苏路33号”,正门上方有一处圆拱型门檐,似乎依然显露着当年它作为“前卫”西方建筑的风采。在原主人离开后,三十多年来这里依旧是中西文化水乳交融。

  因为就在今年“五一”之前,这里还是人来人往的交警五大队所在地。“五大队”由于辖区里南大、南师大等学校众多,是网上众口相传的留学生在宁购买自行车后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地,也是中方向留学生宣传南京交通规则、让他们融入在宁生活的窗口。

  “五大队”在这里办公究竟多少年了?现在队里的交警、甚至周围邻居都很少有人说得清。因为资料显示: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就租给了“五大队”,这样算来,至少已经有二三十年了。

  政府投入巨资修缮保护民国建筑

  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如今这里拆除了10900平方米的违建和非民国建筑,看上去虽然有些凌乱,但在拆迁后显露出来的每幢老建筑,依然隐隐透出当年主人的雄心与霸气。

  该项目负责人宁颐公司总经理詹峰告诉记者:政府投入巨资保护民国建筑,颐和路第十二地块仅拆迁费就投入2亿多元,而这里的民国建筑一共就31幢。这还不包括翻修的成本。

  但这些房子大多都是砖木结构,论寿命一般只有六七十年,如果不修缮,这些房子或许就此湮灭。

  当记者问到投资回报何时收回时,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不是改造单位的唯一考虑,重要的是要保护好民国建筑,重现民国历史街区风貌,成为南京乃至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的成功典范。

  记者了解到,它的改造曾彻底否定了娱乐休闲街区的计划,该项目改造后的功能定位为发展总部经济,为著名中外企业和跨国公司等提供办公场所;引进省、市以上驻宁机关办事处。这样既能保持街区的宁静,又离山西路商圈近在咫尺。

  修旧如旧 原味颐和路令人期待

  据了解,该项目的设计请了南大建筑设计院创作所所长肖伟平,不过颐和路改造的原则就是“原汁原味、修旧如旧”,所以留给设计师的创作余地并不大。在建设专家们看来,没有一种改造方案能比“重现原味”更好。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刘叙杰告诉记者,建筑的创新非常难,颐和路如果不能维持当年风格,那就谈不上打包“申遗”。而在此之前,众多的民国风情建筑改造,没有一个被认为是保留了当年的原貌。

  “比如江苏路33号,原来外墙是黄色、水泥砂浆呈拉毛状,那我们要修,也用装修砂浆来拉毛。”改造单位告诉记者,该工程打算请专业的民国建筑修缮公司来施工,就连江苏路35号阳台上的红砖花墙,改造后也依旧是用砖做花墙,只不过砖用青砖,隔花改横条为斜条,与整个建筑色调更协调。这样的修缮比一般的民房改造、甚至重建都“费钱”,专业用材也不是一般家庭自己能找到的。快报记者 孙洁

  ■公馆故事

  江苏路33号

  主人张笃伦(1894~1958),号伯常,湖北安陆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上海警备司令。1945年抗战胜利后,接任重庆市长。1948年4月,调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58年去世。

  张在重庆市长任期内重视城市建设,市中心标志建筑“解放碑”就是在其任期内建设并由其主持揭幕并致词,另外还完成了下水道、北区干路、和平隧道、和平市场等工程。

  张还有个“公厕市长”的外号。重庆有公厕前,不少市民有随地拉撒的陋习。张笃伦整顿伊始,先是禁止白天运粪,再兴建有砖墙的公厕,采用隔离式蹲位,安装自来水管冲洗,并扩建下水道,使千百年来每到夏天就臭气烘烘的城区终于清新了,市民称之“德政”。

  江苏路35号

  江苏路35号虽然户主的名字叫蓝宗德,但其共有人有四五人,全部都是家族亲属。解放后,该房一直出租,该房面积多达400多m2,租金却仅为每月二担半米。但在当时,这已经够这个大家庭“勉强”维持生活。

  张治中公馆叫价3000万

  “张治中公馆,1500平方米,3000万元。”去年,一家房产中介公司赫然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并冠以“底蕴深厚”的形容词。据悉,这个房子2000年前已经交易过一次,据说是花了1000万元不到,而现在的开价是3000万元。划下来不过2万元/m2,并不比新楼贵多少,因为大多老建筑需要修缮,花费不菲。

  但完全新建又不行。“民国别墅叫价高,主要是因为文化、历史底蕴。”中介说,1982年,汉口路的一栋民国建筑拆除后,盖了一幢现代楼房。结果有买家本想在那里买幢别墅,但看到这个新盖楼房,就一点兴趣也没有了—————民国建筑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它的“老”。

  快报记者 孙洁 整理

  ▲2-16现状

  ▲2-16改造效果图

  2-17现状

  ▲2-17改造效果图

  江苏路33号

  江苏路35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