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梅雨天 “病”得可不轻
最近几天,南京到处湿漉漉的。走在外面,雨一阵一阵地下,走进家里,家具、地面返潮。
梅雨天,蚊虫多了起来,还异常“凶猛”,咬人不轻,人的心情也异常低落,变得烦躁。“梅雨病”正侵袭着人们的健康……
[]
梅雨·蚊虫
数十户居民同时得怪病 身上长满包
人物:龚先生等
地点:新模范马路9号16幢
事件:近50户居民几乎同时染上一种被蚊虫叮咬的皮肤病
“痒啊,痒死了。”居民龚先生不停地抓腿。从他的脚踝到腰部,长满了像蚊子叮咬过的红包,有的已经溃烂,流出透明色的液体。龚先生住在南京新模范马路9号16幢,八九天前,住在这幢楼一楼和二楼的近50户居民,大多数人几乎同时染上了这种怪病。居民们涂药治疗,但患处却一再复发,无法痊愈。
[探访]
老式筒子楼阴暗潮湿
南京新模范马路9号是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的职工宿舍,有几十幢楼房,但只有16幢的居民患上了怪病。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16幢。这幢破旧的老式筒子楼只有三层,位于小区的西北角。楼下杂草丛生,空调滴下的水在墙上渗成黑色的小“河”。一楼楼梯口被一堆纸箱、木板、空酒瓶等杂物占去了一半。到了二楼,楼道里漆黑一片,杂物占据了半个楼道,公共厕所的地面和墙上潮湿不堪。
几位居民正在吃午饭,穿着拖鞋的脚上,长满了跟龚先生身上一样的红斑和水泡。“八九天前就这样了。”一位居民说,起初都是脚踝处出现一些红色的小斑,痒得不得了,大家都以为是蚊子叮的,但涂花露水、风油精等根本不起作用。
[居民]
怀疑是被野猫传染
后来,红斑逐渐向上蔓延,直到腿部、臀部和腰部,并且渐渐溃烂。住在一楼和二楼的近50户居民,大部分人身上都起了这种斑疹,但三楼的居民却没有人得病。
“我们怀疑是野猫传染的。”居民龚先生说,这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有几只野猫也差不多在这幢楼附近生活了好几代,冬天里,它们经常跑到楼里避寒,甚至有一只野猫还跑到居民家里生下8只小猫。居民们可怜这些野猫,不仅没赶它们走,反而经常喂它们食物。居民们发病后,这些猫全部被赶走了。
记者随即与鼓楼区卫生防疫站联系,对方建议,赶紧去医院检查。前天下午,记者陪同几位居民一起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
“这是丘疹性荨麻疹。”医生非常肯定地说。据介绍,这种病大多是由小螨虫引起的,螨虫叮咬皮肤后,容易引发过敏,所以才会产生水泡和红斑。
医生说,居民们的病之所以从脚部开始,是因为脚部裸露,并且接近地面,最容易受螨虫攻击。至于是否跟野猫有关系,医生则无法肯定。医生开了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和局部止痒消炎药,并建议居民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多通风等。
■防范有方
梅雨季节,螨虫最疯狂。中大医院皮肤科每天接诊的病人中,螨虫皮炎的病人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那么,如何远离螨虫的侵害呢?江苏省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科的专家张爱军介绍,螨虫喜湿热怕光,居室要保持通风,空气湿度降到60%以下,螨虫和其它霉菌就难以生存,保持房间及寝具干燥,可大大降低螨虫的寄生率。另外,梅雨季节阳光较少,无法晒凉席,因此经常用热毛巾擦拭凉席,也可减少螨虫的危害;还可以把凉席用塑料袋密封起来,朝里面喷灭虫气雾剂,也可起到杀灭螨虫的效果。
快报记者 常毅 张星
(龚先生报料奖100元)
蚊子叮一口 脚就全肿了
人物:徐小姐
地点: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
事件:脚上被蚊子叮了一下,一个晚上,整个脚就全肿起来了,奇痒难忍
昨天一早,25岁的徐小姐就来了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指着自己的脚说:“医生,只能穿拖鞋来看病了,全肿了,晚上痒得睡不着觉。”皮肤科主任石红乔一看,徐小姐确实整个脚都肿了,而且脚上有很多水泡,似乎是被山林中的大蚊子咬的。徐小姐说,前天和朋友去郊外游玩,在草丛中被蚊子叮了一个包,当时只有指甲盖大小,哪知道5分钟后,包就越来越大,看上去都有点恐怖了。当时自己也没有带风油精之类的东西,回家以后睡了一觉,发现整个脚都肿起来了,奇痒难忍。
连日来,南京各大医院接诊了一些奇怪的病人,都是因为被蚊子叮了一个包后,整个脚就全肿了。南京蚊子啥时候变得这么“毒”?
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石红乔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湿度大,很多市民感觉蚊子比较毒,叮咬后包块很难消失,皮肤科也接诊了很多患者因为红肿,甚至诱发大面积过敏的情况,出现过敏情况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该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另一种则是蚊子的毒性比较强,因为今年气候反常,蚊子明显比往年多,蚊子的种类不一样,繁殖程度不一样,咬后的红肿程度也就不一样。
■防范有方
专家提醒,天气潮湿,大家最好不要去一些草丛或者植物茂盛的地方。过敏体质的患者通过饮食适当改变体质,平时可多吃一些大蒜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糙米、豆类、干果、硬果、花生仁、水果、绿色蔬菜、奶类、河鲜、海鲜以及动物的肝、肾、脑、瘦肉等。
值得注意的是,蚊虫叮咬后,出现由于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等症状,不适合用一些皮炎平、艾洛松一类的激素性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通讯员 李珊
快报记者 刘峻
梅雨天 家里“书虱”大暴发
人物:王先生
地点:秦淮区路子铺
事件:书桌附近生小虫,灰白色,1毫米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头发丝那么粗,常常一次发现几十只。
近日,家住秦淮区路子铺的王先生无意发现他家书桌附近有不少小虫,这种灰白色的小虫大约1毫米大,有的甚至只有头发丝那么粗。本来王先生没怎么当回事,可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却有越来越厉害的趋势,常常在书桌附近能发现几十只。
“虽然小但有脚,你碰它,它爬得很快,外形真不好形容,像很小很小的小蚂蚁,但身体部分是扁的,半椭圆形。”最先发现这种神秘小虫的时候,王先生并不在意,他第一次是在书桌上看到有一只奇怪的小虫在慢慢移动,王先生没有犹豫,当场将小虫捏死了。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之后的几天里,王先生家里开始不断出现这种微型小虫。为解除虫扰,王先生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两只就用手捻死,数量多了就用杀虫剂,杀虫剂只有直接喷到小虫身上才能将它杀死。
记者来到王先生家后,在一家人的仔细指引下,借助放大镜,才看清伏在墙壁上的一只针尖似的小虫,其体长也就1到2毫米,几乎透明。
昨日,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前往王先生家查看虫灾,一眼就认出这是“书虱”,技术人员张敬德告诉记者,书虱是啮虫目的昆虫,在南京并不罕见,面粉、纸张、潮湿的木头里都会出现这种小虫,王先生家里的书桌可能是书虱居住的一个场所。书虱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市民不必恐慌。“书虱”容易在潮湿和高温下生长。近期梅雨天气,王先生家中出现“书虱”的暴发也是很正常的。
■防范有方
一般居民家中,木制家具附近会出现“书虱”,可能是木材未干,加之环境潮湿引起的,“书虱”虽然对人体没什么害处,但让人看了觉得恶心,居民可购买专门用来杀虫的樟脑丸预防,如果家中出现大范围的虫灾,一般的杀虫剂无效果,需专业治理。快报记者 陈岚
[]
梅雨·心病
入梅后 “心病”患者增多两成
她老是觉得“要猝死了”
人物:陈女士 47岁
地点:南京脑科医院
事件:入梅后,感到心慌,喘不过气,总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经常跟丈夫和女儿反复讲:“我可能要猝死了!”
潮湿闷热的梅雨天气,催生了不少“心病”患者。记者昨天从南京脑科医院了解到,最近几天因为出现失眠、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症状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比入梅前至少增加了20%。
总是觉得自己患了心脏病
47岁的陈女士就患上了典型的“梅雨心病”。入梅后,她一直感到胸闷、心慌,而且经常感到喘不过气。她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再加上前段时间她看到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的消息,她更加担心了,经常跟丈夫和女儿反复讲:“我可能要猝死了!我可能要猝死了!”女儿就带着她到医院去体检,结果检查下来,心电图都正常,心脏根本没有问题。
但陈女士还是感到胸闷、心慌,经常觉得“要猝死了”。无论女儿怎么劝她,她都不相信自己的心脏是健康的。万般无奈,女儿带着她走进了医院的医学心理门诊。
梅雨天,自杀念头者也增多
前天晚上,一名中年男子在南京市珠江路地铁站自杀身亡。对于这一事件,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国介绍,与自杀行为有关的心理疾病中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为多,而梅雨季节正是这些心理疾病的高发时期。陈建国说,近期心理门诊中就接诊过多例有自杀念头的患者,有的想自杀,有的甚至已经自杀但未遂。梅雨季节里,这类患者约比平时多出10%,这和季节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梅雨季节容易使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发病增加,这类人正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当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出现疲惫、烦躁不安、极易发怒等症状,再加上阴雨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受到限制,更容易陷入沮丧的情绪中。
■防范有方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门诊入梅以来接诊的病人中,出现失眠、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症状的比入梅前至少增多了20%。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专家介绍,防范“梅雨心病”,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减轻工作压力,尽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不要睡觉太晚,容易失眠者可尝试睡前喝半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适量运动,多和亲戚朋友交流。
快报记者 张星
■延伸阅读
“七下八上”的气候总惹事
马上进入夏季著名的“七下八上”时期了,也就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昨天,记者获悉,江苏省气象台和鼓楼医院等诸多专家联合进行了南京的气候与疾病调查,绘制了一张独特的“疾病谱”。
晚上10点之后易冲动
“一到夏季晚上10点以后,打架斗殴引发外伤送到医院明显增多,每天都有5-6个,这比其他几个季节要多得多。”南京鼓楼医院急诊中心专家告诉记者,这个时段,人们往往比较容易冲动、稍微有点口角就动起了手。据统计,在炎热的夏季,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行为异常。调查还发现,人们清晨和上午心情会比较好,而到了下午和晚上,心情越来越糟糕,到了晚上10点之后,吃过夜宵后,打架的事情更是远过于白天。专家建议,10点之前最好能休息,保证睡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中暑不一定要35℃
通过调查发现,近两年,南京中暑人群有了明显的下降。鼓楼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张均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急诊调查显示,前年医院有30名中暑病人,去年17个,今年目前仅有1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高温时候才能中暑,尤其现在处在黄梅天,有的时候湿度在75%以上,人们在闷湿以及暴晒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中暑,今年发生的这一例中暑,就是患者长时间在户外活动。盛夏期间,尤其是下午1-3点,南京多发的疾病是脑血管和心脏病,所以夏季老人们装个空调是很有必要的。
一天三个时段易出车祸
南京第一医院的专家则发现车祸与夏季时间也有关系。凌晨1点到4点,车辆人流稀少,道路空旷,司机警觉性下降。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人的大脑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下午5点到8点,车多人多,加之晚饭刚吃过,人的迷走神经兴奋,容易犯困。所以这几个时段,车祸容易多发。除了这几个时段注意安全外,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中心戴国强主任提醒说,驾车族们开空调时把车窗稍微打开一点,留条小缝儿,能使车内空气保持流通。使用汽车空调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通讯员刘宁春 徐骏 快报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