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见没有,就这个蛾子,我们找了两年都没找到,比中华虎凤蝶珍贵多了。”昨天,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林植保所所长居峰指着一张资料图片告诉记者。目前,南京蛾类调查已经全部结束,相比20年前,南京蛾子种类丰富了244种,但很多害虫型蛾子已经基本绝迹,成为专家追逐的宝贝,甚至要悬赏“通缉”。
跟美丽的蝴蝶比起来,人们总是觉得蛾子灰头土脸的,很丑陋,其实,南京有的蛾子比蝴蝶还要漂亮。
“大袋蛾”已经找不到了
在居峰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通缉”名单,里面罗列了南京已经灭绝的蛾类,其中一种大蓑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种蛾子被南京人称为“大袋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可是极为凶猛的经济害虫,被它吃过的树木,产生的伤疤就像是被火烧过的。而上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虫子开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这次连续两年普查都没有找到它的踪影。令专家困惑的是,大蓑蛾是个害虫,啥都能吃,不可能被饿死,而且它繁殖能力超强,大半个中国都有它的足迹,为何在南京会灭绝?居峰分析认为,蛾类本身调节气温的能力相当差,它的消失可能与气候变暖有一定的联系。虽然曾经是害虫,但如今它灭绝了,因此也升值了,其价值远大于中华虎凤蝶,甚至出几千块悬赏捉拿都不为过。“在夏天,如果你在茶余饭后乘凉时,可千万要注意了,一不小心就可能拍死个珍贵物种。”居峰开玩笑说。
有的蛾子美过蝴蝶
人们常说:“白天是蝴蝶的世界,晚上就是蛾子的天下。”而且,许多人认为蛾子是灰色的,但昨天来到居峰的标本室时,满屋子漂亮的蛾子让记者惊诧不已。居峰笑着说:“没想到吧,这些都是很少见的品种,有些比蝴蝶还要漂亮。”去年白天,他捉到一只“蝴蝶”,薄如蝉翼的翅膀上有几条黑色暗纹,头上的两只触角看起来很高贵,他当时欣喜若狂,以为发现一个新的蝴蝶品种,拿到实验室才发现,原来是榆凤蛾,长得一点不比蝴蝶差。据专家介绍,这次持续两年的调查共采集了蛾子4000余只。在标本室里,记者还看到一些蛾子只有拉丁名字,没有中文名,专家说:“经过这次调查,感觉所学的知识真不够,所以调查期间,还邀请了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林业科学院等诸多专家协同,但是至今仍有二三十种蛾子无法定名,还有很多国内没有记载,只能用国外的拉丁名了。”
飞蛾不一定“扑火”
飞蛾扑火,蛾子似乎喜欢顺着光跑,但是这次调查却认为这个观点不全对。居峰告诉记者,要在紫金山上捉住这些虫子可困难了,特别是晚上,专家在中山陵、紫霞湖等四个地方挂了“灯”,用灯来诱捕,但有的蛾子根本不吃这一套,点个灯,它也不一定顺着灯跑,所以他们经常带个手电筒,弄个网兜,在山上一转悠就是一晚上,即使这样,还是很难捉到蛾子。
森林变了,蛾子种类多了
经过这次调查发现,南京蛾类有502种,比25年前多出了244种,并且蛾类组成也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以紫金山为例,绝对优势的蛾类灾害比以前明显少了,比如以前常见的马尾松毛虫、竹螟,其种群数量已经有大幅度下降。居峰分析认为,这与森林结构有所变化有关系,优势树种松类和刺槐大幅下降,而枫香、含笑等数十种树木成了新主人,树种组成越复杂,蛾类种类就越丰富。快报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