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非清洁工人,也不是专业垃圾回收者。他们中有的人年薪达数十万美元,但他们的衣食住行用品大都是从垃圾中找回来的,因而自称“免费族(freegan)”。他们的足迹已遍及全世界发达国家,他们并非因为缺钱而放弃原本优裕的生活,而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在经济上和社会上都带来了许多的不公正,给环境带来了太大的破坏。纽约免费族的队伍一年来在明显壮大。
校园疯狂大“寻宝”
据《纽约时报》6月21日报道,今年5月的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也就是纽约大学2007届学生毕业的次日,有15个男女赶到了该校的第三大道北宿舍。这是学年末的大搬迁时期,学生们丢弃的东西都被打包放置在一些绿色的大垃圾箱里,而这些人就是希望能趁机在垃圾箱里大捞一把。纽约大学的学生总体上较为富有,因此他们的垃圾箱里宝贝也非常之多。
20来岁的本·伊伯肖夫现在已经头顶着两顶保龄球帽,身手敏捷的他又将身子深深地探进垃圾箱,结果淘出了一台夏普牌电视机。29岁的奥特恩·布鲁斯特发现了一幅描绘地中海一处海港的油画,她看了一看,然后将画交给了另一名同伴。
17岁的达茜·伊利亚现在还是一名高中生,她头上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对于那中等大小的一堆她称之为“家用的零碎玩意儿”的东西———一盏台灯、一个碟架和一些掸子,她显然很是高兴,她将它们一溜儿摆在人行道上,引得路人不时投上怪异的目光。
欣赏这些小小战利品的不只是伊利亚。44岁的卡利希齐膝站在垃圾箱里,细细察看着一个塑料化妆品盒。她说:“淘宝当中会有一些小小的刺激,比如说当你看看一张课桌里有什么,结果发现了一本邮册。”
衣食住行都靠垃圾
当天在场的人当中有几个是偶然赶到的,但大多数人都是看了在免费族信息网(freegan.info.com)的一个帖子后,响应号召前来的。该网站提供活动信息和免费出让物品清单,服务对象就是免费族,这一群体的人数现在仍然较小,但其队伍在不断壮大。免费族这个词语源于vegans(严格素食者),许多免费族成员也和严格素食者们一样,排斥所有动物类产品。该网站相当于免费主义运动的一个正式“喉舌”。
免费族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清道夫,他们凭消费者抛弃的东西过活,目的是为了将他们对公司化社会的支持和对地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同时与他们所谓的失控的消费主义保持距离。他们在超市垃圾中翻寻,挑出那些通常会被抛弃的轻度受损的产品或者刚过保质期的罐装食品,同时说服那些有同情心的商场和宾馆,请他们捐出多余的食物。
他们穿的是别人抛弃的衣服,用在大街上捡到的东西来装饰自己的房子;这些东西也可能来自免费回收网(freecycle.org),用户们会在那里挂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来自所谓的免费聚会,也就是免费跳蚤市场。免费族当中的一些人声称自己奉行着严格的环保标准。29岁的亚当·韦斯曼在4年前创建了免费族信息网,是免费主义运动实际上的代言人。他说:“如果人们选择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那做严格素食者还是不够的,他们必须远离资本主义。”
不满足于主流环保主义
免费主义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它起源于反全球化及环保运动,以及像“要食品不要炸弹”之类的组织;后者是一个由一系列小型组织组成的网络,它为那些饥饿的人免费提供从食品市场垃圾中刨出来的素食类食品。从免费族身上也可以看出像“刨食者”之类组织的影子;“刨食者”是旧金山上世纪60年代一个无政府主义街头剧团,它免费提供食品和社会服务。
据纽约圣劳伦斯大学社会学教授鲍博·托雷斯介绍,从去年以来,由于对主流环保主义越来越感到失望,免费主义运动知名度和受欢迎度激增。托雷斯说,环保主义“正蜕变为这样一个问题 ———认为只要选择消费绿色商品,你就是一个环保者了”,而不去理会生产和配送这些商品需要消耗多少自然资源。
免费族足迹遍世界
免费族目前已遍及全世界,远至瑞典、巴西、韩国、爱沙尼亚和英国,近至美国本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不过作为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富裕国家金融中心的纽约,已经崛起成为免费族活动的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韦斯曼对于这项事业的狂热推动,并为其奉献了相当多的自由时间。
该运动在纽约的成功也与纽约垃圾的数量和质量有关。据美国环保署介绍,2005年全美个人、工商企业和各类机构制造的城市固体垃圾多达2.45亿吨。这意味着每人每天产生约2公斤垃圾。而据纽约市卫生局介绍,这一数字为2.75公斤。
奉行者中有老有少
可以想见的是,免费族当中有许多是年轻人,在政治立场上属于激进左派。和父亲居住在曼哈顿的17岁的伊利亚就是如此,她说自己成为免费族,既是因为环保,也因为“我没有患上资本主义的坏毛病”。
他们当中也有像卡利希这样的中年人。他们有工作,从一些方面来说过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卡利希是一名高中西班牙语教师,有一辆小汽车,在纽约皇后区有一栋住宅,并将其中的一半出租。但和许多免费族一样,她看来对于自己的行为在环境上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比如说,她家中的木地板已经日渐老化,但她并没有去更换新的,而是使用由许多碎片拼成的地毯。
绝对免费主义不可行
当然,生活在当今的美国,要不购买任何新的制成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回避任何需要利用资源来生产、配送或者运转的东西也是如此。比如说,免费族能不用液化气或者电来做饭,或者不用商业产品来刷牙吗?
“我时不时也会购买一盒小苏打作为牙膏,”韦斯曼说,仔细分析一下就可发现一盒小苏打会比牙膏更环保,因为它所使用的包装纸盒是可降解的。
这些理想与实践上的冲突已经导致一些人暗示说,免费族尽管在呵斥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是,但又依靠它来生活,因而他们是虚伪的。甚至连常常严格推动免费主义运动的韦斯曼在被逼问下也承认,绝对的免费主义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严肃承诺必不可少
这并不意味着信奉免费主义不必作出认真的承诺。免费族相信任何产品的制造和输送,都会在经济上和社会上造成多方面的不公正,因此但凡与市场打交道就会让他们心烦意乱。这一点对于一些免费族尤其成为问题。就拿玛德琳·纳尔逊来说吧,她直到最近还在曼哈顿过着中上层人士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仆人打点,消费着各种奢侈品。她选择过免费者的生活,就需要做出相当程度的甚至可以说是剧烈的转变。
近日的一天下午,纳尔逊一边在厨房里做中餐,一边说:“我的整个观点,就是不买公司化美国的账,我也憎恨向银行贷款。”这顿食物中有土豆和豆瓣菜汤、饼干和干酪,全都是此前从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各家商场外的垃圾堆中找来的。
她现在渴望有一个弹簧扣平底锅来制作干酪饼,不过她正在等待着“免费回收网”上有人提供。书架上没有任何新书,她已有6个月没买一本书。但她现在常常去上“书籍漂流网”,在那里和别人共享旧书,或者上公立图书馆去借。
但这样做是不是太与自己过不去了?“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复杂,”她说,“放弃阶级特权总是很艰难的。但免费族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你们正在剥夺各种资源。”
并非“只坐在家中吃糖果”
自从成为免费族以来,纳尔逊花费不少时间将各种免费品的清单及其他信息发布在网上,同时为因参加反对使用小汽车而被逮捕的骑车人士提供法律援助。“我并不是只坐在家中吃着小糖果,”她说,“我在工作。我只是不为钱而工作。”钟山 编译
一名免费族为垃圾箱里的大发现手舞足蹈
达茜·伊利亚淘到了一对天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