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寺简介
坐落在南京下关区的静海寺,是《南京条约》的议约地。
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军在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65年前,璞鼎查的“康华利”号军舰得意洋洋地开走了,静海寺却从此背起国耻的重负。
在这个本不起眼的院落里,一纸《南京条约》让香港从此离开了祖国的怀抱;10年前,同样在这里,小院里挤满了沸腾的人群,人们用155声警世钟响,迎接香港的回归。而今年的7月1日,这里再次敲响钟声,激昂的声音更多饱含的,是喜悦祥和。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寺,见证了“弱国无外交”的屈辱,也见证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江苏送国旗徽章
1997年香港回归前,在南京市总工会原副主席朱兆全的争取下,打破了当时“各个省、市、自治区只准送香港一件礼物”的禁令,成功地将赶制的20万枚国旗徽章送到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分发给香港市民。
朱兆全当时给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信谈了想法。周南收到信后,同意了他的想法,要求分社宣传部负责联系,同时让朱兆全向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汇报。当年5月中旬订制,经过1个月的紧张制作,6月中旬,20万枚国旗徽章顺利完成。
6月25日这一天,在《南京条约》的签署地———南京静海寺,举行了隆重的发车仪式。6月29日下午3点,新华社香港分社派人到深圳,在当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的南国宾馆会场进行交接。国旗徽章顺利通过罗湖口岸进入香港。
江苏赠苏绣《归程》
在香港的国际会展中心五楼大厅,有一幅恢宏大气的苏绣《归程》,代表江苏7000万人民深情地凝望着维多利亚港,这就是1997年7月1日江苏省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礼物。
《归程》的设计方案仅用了一周,创作也只花了50天时间,30多个绣娘两班倒,整个创作都是创纪录的。
据统计,在3.08平方米的画面上,整幅作品走针逾200万针,共用210多种颜色的丝线,如果把所有的丝线连起来,可以绕地球8圈多。这么大绣幅的苏绣在全国还是首次。
市民捐钱共铸警世钟
7月1日,下关朝月楼116号,平日里很安静的地方在这一天,总是挤满了人。如同十年前那个沸腾的不眠之夜。
静海寺纪念馆馆长田践见证了这几十年的历史。1987年,静海寺重建的第二年,当时还是年轻小姑娘的她就来到这里,当了一名讲解员。没多少人来参观,大家似乎都不愿触摸这里的记忆,而每每有人来,讲解时的心情也是格外沉重———一座建于郑和下西洋辉煌时代的历史名刹,最终却成了议定不平等条约的丧国辱国之地,在田践眼里,这里的每块砖、每片瓦,甚至每株草都记述着屈辱、愤恨和抗争。
直到十年前,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沉默多年的静海寺热闹起来,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到万人以上。“那个时候我们真是充满了激情,从心底为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感到骄傲。”她和同事每天大声为来访者解说,讲到后来,嗓子哑了,也尽着最大力气讲述那段历史。
1996年底,为了迎接香港回归,市民俞效东提议,铸造一口警世钟悬挂在静海寺内。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众人响应。田践回忆,听说要铸钟,很多市民主动前来捐款。第一个捐的,是天妃宫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邹黎。此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普通市民,还有一些走过战争岁月的老人在儿女搀扶下前来捐款……
在静海寺,记者看到,这座由市民共同捐款铸造的警世钟古朴凝重。它高1.842米,寓意让世人牢记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于1842年在静海寺被迫议定;钟顶有一高7.1厘米火球,寓意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警世钟两侧572个字的铭文,记述了从《南京条约》胁迫签定到1997香港回归祖国的这段沧桑历史。
大钟铸好后悬挂在静海寺里,那段时间,成千上万的市民接踵而来看它,浑厚洪亮的钟声天天回荡在静海寺上空,等待着七月一日的到来。
林则徐后人敲响第一声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六世孙林纲,提到香港回归当晚的情景,声音不由自主就激动颤抖起来。
1997年6月30日晚上,静海寺628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面聚集了一千多人,成为除了香港交接仪式现场外,最令人瞩目的地方。
“直到前一天,我才知道自己被赋予了这么光荣的使命,由我和邓廷桢的六世孙邓源来敲响回归钟声的第一响!”邓廷桢和林则徐都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后,又一同被罢免流放。林纲参加了好几个庆祝香港回归的活动,比如北京———香港的接力长跑,最让他难忘的,还是静海寺的钟声。“为了这一时刻,我们等了几代人,奋斗了几代人,今天,国耻得以洗雪,九泉之下的先祖定能瞑目了。”
当天静海寺里张灯结彩,到处是欢声笑语。在警世钟前,“香港,你好!”、“拥抱你,香港”两幅大型标语宛如张开的臂膀,迎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23时30分,林纲和邓源共同撞响了第一声。
警世钟共响了155下,告诫人们不忘155年前香港岛被割让的屈辱历史。每一下的奋力撞击,震撼着小院,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院子不大,上千人拥挤在一起,旁边民居的阳台上也都挤满了人,热切地关注着这里。随着大家齐声数着“151、152、153、154、155”的呼声,最后一响的时针指向7月1日零时,而此时,院子里的电视屏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正在香港冉冉升起。小院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香港回来啦!”人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
港人每年都来找历史
今年的“七一”之前,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对部分建筑重新整修,在议约地遗址上再现当年签约场景。
史料上这样记载,“室内悬挂着绣花的彩绸,圆而大的宫灯……彩画极美,屋顶下悬,饰以珠串,地铺红毡,桌椅都以绣花紫绸铺盖;正堂里还摆下了极其丰盛的酒席,连英国人都失声赞叹……”就是在这间有如华美宫殿的屋子里,清朝官员与英国人议定了《南京条约》。陈列室的墙上挂着三幅1942年英国士兵作的画,展示了签约前后的场景。画面上,英国人耀武扬威、骄横跋扈,而清朝官员一脸的委曲求全、奴颜卑膝。
有一次,一个香港团队参观阅江楼,当听说旁边山下的那个院落就是静海寺,他们立即激动起来,那时天色已暗,四处灰蒙蒙一片,但每个人都努力地想看清楚这座见证了割地、又见证了回归的静海寺,究竟是什么模样。
复建时600多平方米的静海寺,如今已扩建达到1万多平方米。陈列馆的馆长助理苏真告诉记者,香港回归后,每年静海寺都会接待数千名香港游客:青年学生、普通市民、唱《我的中国心》的张明敏……去年,前任香港特首董建华也来到了静海寺参观,从一踏进静海寺,特别是站在议和处遗址前的时候,他们的表情就格外凝重。
不仅是香港,静海寺已成为联络海峡两岸的重要纽带,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地学生的联谊活动也曾在这里举办。今天,历尽沧桑的静海寺已经一抖身上的尘埃,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教育功能和崭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提醒人们记取历史,振兴中华。
快报记者 孙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