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7版:我的香港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1997,我向飞往香港的飞机敬礼
· 走过香港
· 刘志伟香港城市大学大一学生 20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7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1997,我向飞往香港的飞机敬礼
  “当时看着香港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挂着照相机,戴着手表入关的时候,我们非常羡慕,香港人真有钱啊。”从1991年开始,唐健军便在南京边防检查站上班了,他每天的任务是站在机场的出入境边检验证大厅,检查来往者的证件,并在通行证或护照上盖上验讫章。

  一干就是16年。

  16年来,唐健军目击了许多有关南京与香港的故事。在他眼里,每一个值得回忆的细节,都见证了香港与内地发展的历史。

  神秘的印油

  坐5分钟的车,从办公楼到机场的出入境处转转,是唐健军每天要做的工作。有时候,他还亲自上阵,坐在验证台内,为出入境的旅客验证盖章。

  禄口机场的第一个国际航班一般在早晨6点30分开检。所以,唐健军要和所有的边防检查员一样,每天6点,就要来到机场的出入境边检验证大厅,为旅客做好服务工作。

  内地边检站的职责与香港入境事务处、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防局相仿。对于唐健军他们来说,就担负着南京、无锡、盐城三地13条国际客运航线、12条国际货运航线、5条国际虚拟航线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保障任务。所以,他们目前最需要做的工作,一是做好针对客人的边检服务工作;另一个重要的,就是打击非法出入境等犯罪活动。他们守护的,是国门。

  上午8:00,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的MU765航班即将从南京飞往香港。6:15,唐健军和其他边防检查员一起,准时坐在了边防检查的验证台内,等待旅客的到来。

  5分钟后,数十位前往香港的内地旅客拖着行李,陆续来到了检查口,掏出证件,等待检查。对于这个工作,唐健军非常在行,他先从旅客的手里接过往来港澳通行证,在一台价值2万多元的识别仪里刷了一下,电脑屏幕上立即显现出这位客人通行的所有记录。随后,唐健军翻开通行证,用肉眼观察了一下证件上的照片与客人本人是否相符,证件、签注是否合法有效,一切无误后,唐健军在通行证内盖上了一枚红色的验讫章。

  这枚印章是由一种特制的市场上无法买到的印油盖出的,在这红色的章印里,唐健军能看出许多秘密,而这验讫章的真假也是边防检查员检查他人是否有偷渡嫌疑的关键。

  “谢谢。”唐健军快速地合上通行证,递给正在等待的客人。整个检查的过程,不超过15秒。

  告别“午工队”

  唐健军参加工作的时候,禄口机场还没有影子。位于南京城东的大校场机场军民两用,承担了当时作为国际机场的功能。开始,唐健军就在那里上班验证。

  “我们边检站是1979年建立的。当时边检站只有10来个人,国际间航班几乎没有,飞往香港的航班也是少得可怜。”唐健军说,当时飞往香港的航班,只在中午1:30或下午2:30有一趟,还不保证每天都有。验完证后,唐健军的“前辈”们就可以回到办公室去学习、休息。所以,他戏称大家当时是“午工队”———只在中午工作的一支队伍。

  当初进出香港的人比较少,而且验证的时候也没有计算机设备,需要检查员用脑子来记。有一次,唐健军在验一个人的通行证时,总觉得这个名字可疑。随后,他让身边的同事去翻相关名单资料,果然,在10分钟后找到了疑点———这是一个偷渡人员。

  这种手翻脑记式的验证方式很容易拖延时间,而且必须双人验证,浪费了人力物力。不过因为当时人少,也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不久之后,边检站在出入境验证通道开始安装386计算机。在检查证件时,可以手工输入编码,核对证件是否伪造、有无过期,等等。

  “到了1996年,飞往香港的航班开始多了起来,一天会有六个班次,我们也忙起来了。”增加了班次后,唐健军他们改变了“午工队”的工作方式,每天早晨8点到岗,9点多离岗;中午1点到岗,2点多离岗;晚上8点到岗,9点左右离岗。这三个时间段,正好是当时港宁航班往返的时间。

  现在,每天往返南京香港之间的航班增加到了8个班次以上,边检执勤业务科也增加到了4个,拥有了近30名检查员的队伍。每天,执勤现场都安排了3个执勤业务人员值班,为出入境旅客服务,工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深夜也要有人值守着岗位,保证一天24小时内航班随到随检。

  航次增加了,飞机的型号也在改变。唐健军记得,刚开始香港、南京互飞的机型是BAE146,只能容纳80个人左右;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往来香港的旅客日益增多,小型飞机已经无法承载。于是,东航江苏公司趁着成立的契机,购进了福克100机型,这个飞机可以容纳108个客人;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去香港的游客更多了,空客320开始出现,它能够装载158个人;2003年,香港与内地合作,放开了私人旅游项目(自由行),从南京飞往香港的上空便有了空客330,它能装载300多人,这个机型也是目前港龙航空主打的机型。

  香港的距离

  1991年,对于初到工作岗位的唐健军来说,香港是那么地遥远,又是那么地近。

  “我站在边检通道,验证台的一头是大陆,但只要跨出一步,感觉又是到了香港。”但是,就是这样的咫尺,对唐健军来说,又是天涯般遥远。

  “我在验证台里见到的第一个从香港来的人其实是个台湾人。”这是个台湾老兵,为了能够回到祖国大陆探亲,他坐飞机从台湾飞到香港,又从香港飞到大陆。这个老兵穿着非常朴素,身边也没带多少行李,看见唐健军向他要证件,他微笑着点点头,突然喊了一句“长官好!”把唐健军吓了一跳。

  两天之后,唐健军终于在验证台里见到了真正的香港人,“他穿着一件花衬衣,有许多夸张的颜色,脖子上挂了个相机,手腕上有一块手表。”而这个相机,让唐健军羡慕了好一阵子,“香港人真有钱。”而当时,唐健军刚到边检第一个月,收入仅为90多块钱。这是唐健军对香港的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而内地人从香港回来,穿着便显得较为朴素。所以,唐健军从衣着上就能一眼看出谁是真正的香港人。

  到了1997年7月1日,唐健军突然觉得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那天的记忆,唐健军仍然清晰,在出入境验证台里验了六年的证件后,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天也是禄口机场正式启用的日子,机场有一个隆重的首航仪式。那天,第三代边检信息管理系统也正式投入使用,对于唐健军本人来说,作为边检站的技术骨干人员,他必须在后台值班室里确保服务器的安全。

  但是,就在8:20,第一班飞往香港的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唐健军还是忍不住来到了出入境通道口,前往香港的客人正在有条不紊地通行,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喜气。机场内的大屏幕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国旗在香港升起的镜头。

  8:30,飞机正式起飞,唐健军看着昂头飞向云端的飞机。啪,一个立正,向飞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2005年,唐健军终于第一次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他站在街头,每一个香港人都微笑着走来,又擦身而过。他完全融入这环境中,不分彼此。快报记者 朱俊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