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报制图 俞晓翔 2002年起,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合成毒品迅猛发展 |
|
1992—2007 江苏全
民禁毒战争15年
1992年,吸贩毒现象开始出现在江苏,距今整整15年。
15年,数以万计的家庭被毒品推到山穷水尽的境地,逾万名吸毒者被处以劳教。仅在南京,自2005年以来,就破获了各类毒品案件5200余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4700余名。
15年来,以各级警方为主力的禁毒力量与毒品、制贩毒不法分子做着卓绝而艰辛的斗争,而毒品以其之所以被称为“毒”的巨大魔力仍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悄悄蔓延。
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控制毒品”,其行动口号是:“毒品控制你的生活了吗?你的生活,你的社区,拒绝毒品。”
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毒品危害
毒品的泛滥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吸毒和贩毒极易诱发诈骗、暴力犯罪、卖淫、艾滋病传播等一系列危害国家稳定发展的社会问题。毒品问题还经常与恐怖主义、洗钱和贩卖人口等跨国有组织犯罪相互交织。
全球禁毒
国际社会为遏制毒品蔓延、打击毒品走私作出了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毒品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公害。
据统计,毒品的蔓延已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球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而且出现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的趋势。
据联合国《2006年度世界禁毒报告》提供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
因此,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在为禁毒而努力。
国际禁毒日
资料显示,江苏最早的吸贩毒现象出现在1992年,地点则是在当时经济已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并迅速开始了逐步蔓延。也就在那年,首批吸毒者被警方报送劳教。
在随后的五年内,江苏13个省辖市均已发现毒品违法犯罪活动,70%的县(市、区)发现了吸毒问题,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5000多名。
南京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南京的涉毒群体主要是南下人员染毒后回宁,吸毒群体雏型也在这个时期形成,”警方人士介绍,这一时期的贩毒不法分子则主要来自于云南、四川一带的西南地区,贩毒方式则主要以用交通工具运输为主,即自驾车、租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贩毒为主。
而毒品的“毒”也初显其魔力。资料显示,仅在1997年~2000年,江苏已有近百人因吸毒而死亡。吸毒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温床,仅2000年江苏就发现了24名吸毒人员携带艾滋病病毒。据统计,当时的江苏,因吸毒而从事过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占50%以上。更为严重的是,江苏查获的吸毒人群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
1997年,江苏警方将缉毒警察作为单列警种划出,自省公安厅至基层公安机关大多设立了缉毒队,专门打击毒品犯罪。也就在这段时间内,南京、苏州、连云港、无锡、常州、镇江、盐城、徐州、宿迁等9市建成了强制戒毒所,其中正式启用的6个。
同时,在这四年内江苏共查破涉毒案件19827起、17959人,其中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8007起、3555人,有3162名毒品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查获吸毒人员11649人,其中强制戒毒5802人次,劳教戒毒2811人次;缴获海洛因135.54千克、冰毒3千克、摇头丸138粒,以及一批麻醉精神药品和制毒物品。
江苏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相关调研报告也显示:1997年以来,全省已有近300人因吸毒死亡。全省当时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三成以上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2000年元旦,《江苏省禁毒条例》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在这个条例中,首次对毒品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在毒品向外蔓延之时,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南京慢慢成为毒品贩卖的过境地,在贩卖过程中有一部分毒品被就地消化,吸毒群体开始不断扩大。而此时的苏南地区,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加大,吸毒群体慢慢扩大。
———什么是毒品?
———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开始在江苏蔓延
与持续高压态势打击制贩毒犯罪相比,江苏政府以相对宽容、人性的方法和手段对待因种种原因误入毒途的吸毒者。
警方依法对初次查获的吸毒成瘾人员实行强制戒毒,对戒毒后复吸的人员报送劳动教养,教育治疗了一大批吸毒成瘾人员。
江苏自1992年收容劳教人员以来,累计收容劳教人员1.1万多人。自2000年起,戒毒劳教人员呈大幅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已接近劳教人员总数的50%。目前,江苏在所执行的戒毒劳教人员为2611人,占在所人数的45%。
与此同时,卫生部门切实加强对戒毒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指导,充分发挥自愿戒毒场所的作用,全省4家自愿戒毒医疗机构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2346人次。
2006年,全省第一个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南京正式开业接诊。随后,镇江、常州、无锡、南通等地又相继建了七个治疗点。
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2149名病员入组治疗,平均门诊量居全国首位。入组人员中,坚持参加维持治疗的1879人,维持率为87.56%。
一方面是高压打击涉毒犯罪,一方面是治病救人式的全方位管教服务,江苏省双管齐下,已经在全省筑起了抵制毒品的坚固长城,这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还人民一个无毒的纯净空间。
快报记者 朱俊骏 田雪亭 言科
全省各戒毒机构努力拯救吸毒人员
江苏省禁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也就是从2002年开始,一个新的犯罪现象成了他们的打击重点:以合成化学物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出现在了江苏。
自2005年以来,仅在南京市共缴获海洛因28.09千克,冰毒等各类新型毒品69.23千克,新型毒品发展迅猛。
与此相对应的,是以海洛因为主的传统毒品的低迷。自本世纪初到现在,海洛因在江苏地区的发展却呈下降态势。2006年新滋生率为1.15%,为历史最低水平。
“传统毒品实际上与新型毒品是在竞争,”海洛因吸食者在下降的原因,与警方一直的高压打击有关,“与两年前比,省内海洛因来源减少、价格明显上涨,公共娱乐场所聚众吸食新型毒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如冰毒之类的新型毒品,很容易给吸食者一种假象和心理暗示,即不会上瘾,实际上这肯定是错误的认识,”警方人士介绍,即使是新型毒品,吸食一至两次,也必然上瘾,而且危害并不小:“毒品就是毒品。”
2002年,时任公安厅长的裴锡章在全省禁毒工作情况汇报中指出,江苏省毒品案件呈持续高发的态势,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目前为23000多名,预计未来几年内还会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继续攀升。会议透露,而除了毒案高发外,以摇头丸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又呈发展蔓延之势,一些地方还发现了吸食、贩卖氯胺酮等其他新型合成毒品的案件。
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发展迅猛
2002年,江苏首次对外公布,江苏吸毒消耗的财富每年达10亿元以上。截至当年10月底,江苏省共破获制造、贩卖、运输毒品案件2998起,比去年同期增长23.3%。
“严格说,江苏一直是毒品的消费地区。因为江苏的平原地形决定了江苏不可能成为制毒地区,没有山,制毒者无处藏身。因此,犯罪分子一直只能从外地贩卖毒品进入江苏,”警方人士介绍。
新时期,贩毒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靠交通工具带毒贩毒,又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贩毒方式。其中,有通过邮局发邮包,更有不法分子直接托运。
新的犯罪特点要求警方采取更加多样的手段,江苏警方多年的经验已经成型:建立省际缉毒协作网和情报网,力争在毒品流入我省之前将其查获。其次,建立车站、机场、码头、治安卡口的毒品查缉机制和网络,努力在毒品进入我省的交通入口和运输途中将其查获。
同时,江苏警方强化破案攻坚。全省公安机关与军队、国家安全、金融、通信、邮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整合情报资源,明显提高了对毒品犯罪的主动发现能力。
江苏一年吸毒消耗财富10亿元
美沙酮 以毒攻毒的绿色“毒药”
戒毒,并不仅仅在戒毒所进行。位于无锡市中山路48号的“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部”就是专门为吸毒者服务的,这个门诊部开设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吸毒者通过药物维持的手段来慢慢戒断毒瘾。但是,他们使用的药物美沙酮其实也是一种毒品,它和其他新型毒品一样,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
不过,它的毒性和成瘾性却要比其他毒品小了许多,因此被用作了替代品。
一天600个吸毒者光顾
“你的眼神里不许表现出任何歧视!”当记者决定去美沙酮门诊部看看时,工作人员作出了这样的告诫。在医生们的眼里,来戒毒的人和其他病人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门诊部设在一个卫生院的里面,门口有保安把关。但是,这里一般不允许警察进来,更不允许警察在这里抓人,“这样会吓跑我们病人的。”一位医生说。
每一个在门诊部进行维持治疗的病人都有一个档案,病人们根据档案的编号,找到负责的医生,医生会根据他的康复程度,来开每天饮用的美沙酮剂量,一般在50毫升左右,每次饮用均为10元。饮用完后,病人必须对医生说声“谢谢”。
“这是为了防止病人把药带到外面去,说了‘谢谢’,他们的嘴里就藏不下药了。”医生告诉记者,美沙酮的黑市价格10毫升在200元左右,而且这本身也是一种毒品,不能流向社会。
现在,这个门诊部每天接待病人600多名。它和另外两个门诊部一起,每天接待病人在1100名左右。记者站在大厅观察,几乎每隔一分钟,就有一个病人进来;喝完后,又匆匆离去。一些病人瘦骨嶙峋,佝偻着背;但另一些病人脸色红润———据介绍,这一般是已经渐渐控制了毒瘾的人。
但是,为了防止有些病人既来喝美沙酮,出去又吸食毒品,门诊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随机对一些病人进行尿检,如果发现有其他毒品成分,会给他20天的戒断期,如果20天后又复吸,将被强制戒毒。
“我们1000多个病人中,有161个病人来了几次后就没有再来,有的因为贩毒被抓了,有的因为出了其他事情,但暂时戒断毒瘾的只有4个。”门诊部的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对这样的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因为这个门诊部从去年3月份才开设,“我们希望每个病人都能康复,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美沙酮让他看到了希望
张健是这个门诊部的常客,他从去年6月份开始服用美沙酮治疗,现在接近康复。
今年28岁的张健曾经是无锡五金店的一个小老板,每月有五六万的收入。但在六年前,他在一次酒吧潇洒的时候,经朋友推荐,第一次吸食了摇头丸,从此染上毒瘾。
“厉害的时候,我每天要花300元来买各种毒品。”染上毒瘾的张健每天都沉迷在吸毒后的感觉里,身体懒洋洋地不想离开床铺,五金店经不起他这样折腾,不久便关了门。
两年后,张健吸光了自己所有的财产,为了能够有钱买毒品,张健开始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借到最后,没有一个亲朋愿意理睬他。2005年3月,张健在一次吸毒过程中被警方抓获,送到了戒毒所强制戒毒。但是一年后,他再次复吸。
2006年6月份,他在当地社工的建议下,来到美沙酮门诊部。经过近一年的治疗,他看到了希望。
“我第一次喝它,觉得怪怪的,这绿色的液体能帮助我吗?”在门诊部,美沙酮都被调成了绿色,绿色代表了清纯和积极向上。但这绿色,在吸毒的张健看来,犹如毒药,“好像所有的毒药都是绿色的。”
喝得多了,张健觉得美沙酮的味道还可以,有咳嗽药水的甜味,但又有点苦。刚开始的时候医生为张健每天开了90毫升的量,喝下去,张健必须说声“谢谢”,再喝口水。
“毒瘾上来的时候,感觉海洛因才是山珍海味,能真正解瘾;这美沙酮就像咸菜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张健去门诊部喝了几次,不解馋,便又偷偷吸食海洛因,被门诊部的医生尿检发现,警告了一次。那时,张健确实也没有钱去买毒品了,而美沙酮的治疗每天只要10元就可以了,他还能支付得起。虽然是“咸菜”,但也得坚持下去,有总比无好。
就是这样的坚持,让张健的身体赢得了时间。在喝完美沙酮之后,张健的身体可以抗瘾36个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内,他像正常人一样。
但是美沙酮喝多了,张健的身体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而且老是尿不出来,在厕所站了半个小时,一点动静都没有。”但医生告诉他,这点副作用,相对毒品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张健的毒瘾正在减小,他可以三天不去门诊部,而且饮用的量也在减少,现在每次只要30毫升就可以了。
“我梦想着跟正常人一样。”张健说。
(文中吸毒者均为化名)快报记者 朱俊骏
美沙酮
美沙酮是二战期间在德国作为阿片类镇痛药被研制和合成的,当时主要用于代替吗啡镇痛。20世纪40年代末的研究发现,美沙酮可有效地控制海洛因依赖的戒断症状。到50年代后期,美沙酮被广泛用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脱毒治疗。
由于美沙酮属麻醉药品,以及历史形成的对海洛因成瘾的各种看法,所以对海洛因成瘾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议。
相比较而言,美沙酮维持治疗应该说还是利大于弊。对于大多成瘾者来说,彻底不使用非法药物和治疗药物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美沙酮维持治疗仍是目前世界各国治疗海洛因成瘾的主要方法。
美沙酮用于戒毒初见成效 (资料图片)
林则徐后人“禁毒”成瘾
这个月已经做了7场讲座,最远的一次还去了新疆。但这样的忙碌让林鸿汉非常欣慰。对于今年66岁的林鸿汉老人来说,宣传禁毒,更多的原因是那种浸润到骨髓里的使命感———因为,他是林则徐的第六代长房长孙。
从宣传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到宣传先人禁止毒品的重要性,作为林则徐的后人,林鸿汉一生都没有停顿过。
90年代初
电视上看到吸毒
林则徐共有3个儿子,林鸿汉是林则徐大儿子林汝舟的后代,“林汝舟这一脉人丁比较稀少,只生了一个儿子林回淑,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林鸿汉对自己的家谱了如指掌。
从1983年开始,林鸿汉担任南京金陵石化职工学校的校长,直到2001年退休。“我做校长,除了抓教育质量外,思想政治教育也从不放松。”当时,在宣传林则徐的时候,他会把重点放到先人的爱国思想上,“在鸦片战争前,我们国家是多么昌盛,但资本主义国家却用鸦片诈取了我国很多金钱,让我们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
林鸿汉第一次看到有人吸毒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电视上,一个人吸毒吸得倾家荡产。回单位后,他就跟同事开玩笑,说:“毒品怎么禁不了呢?让我放一把火,就全烧光了。”
玩笑归玩笑,但林鸿汉的心情却非常沉重。从此之后,他在宣传虎门销烟的时候,就会重点说说毒品对个人的危害———这样的转变,正是我国禁毒形势的转变。
火烧毒品
耳边响起掌声
林鸿汉当时的宣传仅限于他所管理的校园,“很少有人邀请我去,我也没想过要主动出击。”
但2005年6月3日的那次邀请改变了林老的退休生活。6月3日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第一天,2005年的那一天,南京市政府也要举办一场“销烟行动”,林鸿汉当仁不让地成了受邀嘉宾。
“我第一次有种当明星的感觉。”当主持人介绍到林鸿汉是林则徐的后人时,在场的听众掌声雷动。当天,林鸿汉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从虎门销烟的历史作用,一直讲到现代毒品的危害。随后,他还举起火把,焚烧了南京警方缴获的大量毒品。当火点燃毒品的一刹那,周围再次响起了掌声。
“从那一天起,我才知道,我作为林则徐的后人,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情,这是一个形象问题,利用好这个形象,才能在宣传禁毒时更有利。”
学校里
宣传禁毒上了瘾
“前两年,我只在国际禁毒日前夕忙碌一下,6月26日一过,就又闲下来了。”这种宣传方式让林鸿汉心里没底,吸毒贩毒的人总不是只选一年中的这一天来干事,预防教育要长久才行。
为此,林鸿汉决定主动出击,自己找学校去作宣传。林鸿汉前一段时间找了南京的5所学校,希望他们能够让他去给学生作禁毒宣传,而且分文不要,但他的要求只得到了两所学校的积极响应。
受到这番挫折后,林鸿汉也变得“乖”了,他决定走捷径。他把自己的禁毒宣传思路汇报给鼓楼区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当即决定支持。为此专门开了会议,要求所在辖区的学校每年必须要完成多少学时的禁毒宣传课,“这下,校长们要主动来找我了。”
除了到各地宣传外,林鸿汉还在所在社区成立了一所爱心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愿意来的学生我都可以免费教他们数学。”虽然是真正的“义务教育”,但林鸿汉也有了个私心:那就是,在上课前10分钟,必须听他宣传禁毒知识,“学生们特喜欢我的宣传课。”
经过多年的宣传,林鸿汉有一个心愿已经实现———在2005年6月3日的那场演讲中,林鸿汉曾提到,他希望把禁毒宣传纳入到中小学的课本中。现在,小学思想政治课本中已经有了《虎门销烟与毒品的危害》这一章节;南大附中更是自编了一本禁毒宣传教材,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推广这一册子。
■相关新闻
林氏后人无人吸烟
因为祖先曾经虎门销烟,林则徐的直系子孙们几乎无人吸烟。林鸿汉告诉记者,在南京的众多林则徐子孙中,所有的林家后代都是坚定的戒烟者。“这也算为祖先明志吧!本身抽烟也会上瘾,所以我们家族对抽烟坚决反对。”林老说。“林家子孙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会被要求尽到最大责任,发挥最大能力。”林鸿汉这样说,因为他们是林则徐的后人,他们必须这样做。
见习记者 李梦雅 快报记者 朱俊骏
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老人火烧毒品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