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谢师宴没必要一味拒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谢师宴没必要一味拒绝
  [今日话题]

  近日,南京市十三中毕业班的82位老师,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向玄武区所有老师发出倡议:“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拒赴‘谢师宴’。”

  (6月23日《现代快报》)

  [读者快评]

  谢师宴里有真情

  谢师宴里并非都散发着铜臭味,也并非都是家长的“勉为其难”之请。众所周知,中考、高考一结束,毕业生与老师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既不需要老师给鉴定“美容”,也不指望老师对学生“关照”,剩下的唯有那份友谊和感情。

  三年的时间并不短,老师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所有这些都凝聚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汇集在孩子的品德操行中。在师生分别之际,孩子滋生感激之意,是人之常情。一顿谢师宴聊表家长、学生的心意,也提供了一个师生共叙离别之情的机会。

  不容否认,社会上有老师“索宴”的情况,但毕竟是极少数。不过,如果家长面对“索宴”,来个“装聋作哑”不买账,我看老师也只能干瞪眼。因为,此时此刻,“孙悟空”已经一筋斗翻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郭其健

  拒绝谢师宴并不好

  笔者不反对谢师宴,有以下原因:

  一、如果不搞谢师宴,家长会另找途径感谢老师,也许形式会更加五花八门,在社会上的影响不一定比“谢师宴”好。请一顿饭,对广大家长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只要不相互攀比就行了。

  二、老师可以利用谢师宴这个平和的交谈时机,对爱徒进行进一步指点,包括在学习上还有什么不足,以及如何在更高学府继续深造,毕竟在高中阶段,老师比家长更了解孩子。

  三、高中的老师都是高素质的人才,在如何把握谢师宴这个问题上,还是能够很好地控制的,难道我们连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都不相信?

  其实,学校的良苦用心,大家都能够体谅,防止腐败不在于是否吃了学生的一顿饭,关键是要看学校是否把心真正用在孩子身上。外亭

  把谢师做在平时

  搞一桌铺张浪费的谢师宴,不仅加重了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且也导致老师身心疲惫,是个“双输”的宴席。其实,对老师而言,学生若想表达谢师之情,不是靠一桌桌的宴席来表示的,而应该用自己的成长、成材来体现。如果学生平时能尊师重道,认真学习,考上一个好学校,不枉费老师的一番苦心,就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也是谢师的最好途径。小薇

  商家最应该响应倡议

  谢师宴的兴起,与商家的炒作宣传也不无关系。这几年,不少饭店借学生毕业之机大造谢师宴的声势,甚至还把谢师宴提升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上。商家赚了个盆满钵满,可谢师宴却导致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原本单纯的感情被沾染了铜臭气。眼下,82名老师的倡议,确实有利于减轻家长和老师的负担,净化双方之间的关系。可是,要想让谢师宴真正降温,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比如说,有更多的老师自觉拒绝谢师宴,有更多的家长能主动不摆谢师宴,有更多的商家不再营造谢师宴的氛围。陶子

  拒绝谢师宴 老师是关键

  长久以来,对于“谢师宴”,我们总把板子打在家长身上,认为家长好虚荣,搞攀比,浪费钱,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可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家长愿意“谢师”,当然也会有老师愿意“被谢”。

  说实话,要论“谢师宴”,作为主办方的家长,还只是配角,要问主角是谁,自然是那些愿意赴宴的老师。试想,如果老师都能够坚守师德,即使家长再有钱,再想把排场搞大,也没有用啊。你说,现场都没有老师,“谢师宴”还谢谁呢?

  因此,要彻底杜绝“谢师宴”,首先得让老师出面表态。只有在老师当中,拒绝“谢师宴”成了气候,变成了一种不必言说,自觉遵守的职业道德,那么家长肯定也会跟着“收手”了。广陵龙

  宴请老师不如常回来看看

  现在谢师宴逐渐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失去了感恩的原意。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吃过一次“谢师宴”,然后十年不见,还不如常回学校看看,看看母校的变化,看看老师的变化,向老师聊一下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情况。老师也会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逐渐成长、逐渐成熟,创造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业绩。崔立锋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