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昨天入梅 未来三天有大雨
· 50年一见 端午节遭遇黄梅天
· 霾被首次纳入灾害预警
· 气候变暖 江南“梅味”淡了许多
· 梅雨期间小心这些病
· 湿气包裹 最大可“增温”10℃
· 昨日入梅,傍晚潮湿闷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50年一见 端午节遭遇黄梅天
  今年的端午节刚好赶上入梅。气象专家说,虽然没有详细统计,但是这种现象还真是难得一见,自1954年以来还是头一回。不过端午节很多传统则暗合了黄梅天,古人也察觉到这个节日发生之时,往往就是梅雨之时。

  端午遭遇黄梅很巧合

  端午节如果碰上天文上的“入梅”日,不算奇怪,比如2005年6月11日,既是端午节又是天文上的入梅。但专家说,天文上入梅日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时间比较固定,一般来说,芒种节气的第一个丙日就被称为入梅日;而气象上的入梅则很不固定,早则6月12日入梅,晚则6月23日以后才入梅,甚至2000年等年份出现空梅。

  江苏生态学会的王长军研究员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统计,上世纪90年代,端午节这一天下雨是很频繁的,1983年~1993年十年里,曾有8次端午节出现过降雨。可见,端午节这一天与梅雨相近并不是偶然的。气象上的入梅日与端午节相遇,则有点罕见了,至少他印象里还没有听说过。

  端午习俗暗合梅雨

  其实,端午节这天很多民俗也是暗合了梅雨,古人也注意到这一天的到来,往往就是梅雨快来的讯号。例如,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梅雨期间,是细菌容易滋生的时期,人们容易生病,而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而艾和菖蒲都是中药材,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因此,端午节与梅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在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端午节习俗以及说法。王长军说,端午有时又称“躲午”,据说昆虫在端午节正午的时候不爱活动,这是为了保证它们一年的健康,不过这种说法不见得科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