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小的石头引起了高度关注,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还特地为它开了个会。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钻石?不,比钻石更珍贵,它是一块铀矿石。
1964年10月16日15时,蘑菇云在中国西部升起,中国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为了这美丽的蘑菇云升天,那块曾经被无数次谈论过的小石头可是立下了大功劳。
秘密机构悄悄探测铀矿
1954年2月28日,从东北地质学院毕业的杨士文被分配到了国家地质部。起初,他是被安排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后来又发生了变化。当时,地质部人事处长刁仁文交给他一封信,信封上的地点是位于北京西城三里河的地质部,收信人叫安桐馥。当杨士文按图索骥,照着信封上的门牌号找到安桐馥时,才知道接头的人是地质部的保卫处长。
杨士文说,找到一楼,这一敲门呢,他自己在屋,他儿子也在屋。后来,他把儿子支出去了,说你出去!出去之后,就把门关上了。他这时就跟杨士文讲,很神秘的样子:我们搞的事啊,是保密的,是搞原子弹原料的……
阜成门外百万庄有国务院统一盖的一大片房子,杨士文被安排在一幢楼的二层。地质部当时成立了一个全国普查委员会,杨士文他们对外叫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第一办公室主要是普查石油的。杨士文说,第二办公室人少,一开始就安桐馥一个,杨士文一个。没过几天,来了一个白白净净的高之,陕西子长人,说是教授,是技术负责。后来人多了,就跟普查办分开住,他们到了西四羊肉胡同的一个大四合院。
普查第二办公室是副部长刘杰直接领导的一个秘密机构,安桐馥和北大副教授高之任副主任,杨士文和同班同学曾卓荣就在他们手下任技术员。杨士文注意到,很多苏联专家一来,都会向众人介绍,有个大胡子专家干什么的却不做介绍。后来他们才慢慢知道,这位专家叫拉祖特金,是搞铀矿的。
杨士文和曾卓荣查阅了国内所有的资料,从中找到了两份有放射性信息的报道:一为伪满时期日本人富田达记述的辽宁海城大房身伟晶岩长石矿中发现有铀;一为南延宗、吴磊伯记述的广西富钟县黄羌坪发现有放射性矿物。这年7月,由高之带队,和拉祖特金一起到东北海城去实地查看,杨士文和曾卓荣也跟随工作,加上警卫翻译,大约十来个人,所带的仪器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组装的全国第一台放射性探测仪———盖革计数器。
海城大房身这个长石矿,是座大型露天长石矿采场,下采已低于地面百余米。杨士文说,“专家领着我们一块去检查这个异常点,这个点在花岗岩里头。拉祖特金年龄比我们大得多,爬上爬下非常辛苦,最后发现有一个最高的地方,一打打出铀矿来了,非常高兴。可惜,最后计算出这个点只有800公斤的铀储量,价值不大。”
毛主席拍板:中国要造原子弹
两个月之后,拉祖特金由高之陪同去广西东北富钟县的黄羌坪检查。不久,在同一岩体附近的杉木冲果真找到了云英岩化锡石脉中的铀化矿,而且局部富集,原生矿残体和次生矿发育很好。拉祖特金非常兴奋,一再向高之和曾卓荣他们竖大拇指,说是难得的发现。他们如获至宝,把铀矿标本从杉木冲带回了北京。情况刚一报告上去,上头就让刘杰亲自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周恩来作详细汇报。
刘杰说,“哎呀,这块铀矿拿到部里头去了以后,确实让我们都感觉到很突然啊!第二天,我们带着这块矿石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周总理都在座了。我们把铀矿就放在毛主席的桌子上,毛主席亲自拿起来看了看。我说这块矿石是从广西普查来的,仅仅是个次生的铀矿,还不能代表它是不是个矿床,有没有开采的价值。毛主席说你怎么证明它是铀矿啊?我们用带着的盖革计数器一探测,发出嘎嘎的响声。毛主席就很高兴地说,我们发现铀矿了。”
自从广西杉木冲那块铀矿石被找到之后,短短两个多月间,就多次进入中南海,成了中国领导人反复谈论的一个对象。1955年1月15日,这块石头又被带进了红墙之内。
刘杰说,“下午四点之前,我来到菊香书屋会议室时,已经坐了10个人了,他们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真、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不一会儿,李四光、钱三强先后到了。主持会议的毛主席开口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课。”
会议气氛热烈,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多,大家都对发展原子能事业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毛泽东最后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训练了一些人,我们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其他事情很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一定要搞好!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毛泽东公开承认中国正在研究原子弹
几乎就在政治局委员仔细掂量那块小石头的同时,美国政府和蒋介石签署了美台安全条约。
短短几年间,中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危险: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真刀实枪血战了三年;同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11月,美国将原子弹运到了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上,并进行了核模拟袭击;11月30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将采取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来应付目前的军事局势。1953年春季,美国把装有原子弹的导弹运到了冲绳岛;1954年9月1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美国直接向中国大陆投掷原子弹;1954年秋季和1955年初,海峡危机再度升级,美国拟定出了向中国全面进攻的计划,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短时期内接踵而至的这一连串危机,使得中国被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如此咄咄逼人的结果,恰恰把中国逼上梁山,逼出了中国自成一体的核力量。1955年1月18日,也就是中南海决策后的第三天,赫鲁晓夫公开宣布,将帮助中国和东欧其他四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研究。
1955年4月,刘杰和钱三强率代表团赴苏联签订了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协议,并且参观了一些苏联的核科学研究机构和苏联的第一座实验性核电站。以后又派出有黄祖洽等专家参加的实习团赴苏联学习。
当时代表团住在莫斯科大剧院后面的一个小旅馆,那个旅馆叫十月旅馆,大家住在那,每天上下班,由实习单位派车来接送。这个实习单位叫热工实验室,其实是个研究所,实际上是研究加速器、反应堆的。所长哈里哈诺夫是很有名的一位院士。
苏联援助中国的反应堆和加速器选择安装地点前,李富春副总理曾指示:为了保密,要靠近山区,尽量少占良田。如果交通不便,可修铁路。为此,刘杰去找当时的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请这位当年的北京地下工作者提供地理情况。后来刘杰和钱三强等人又做了许多实地勘察,最后将北京房山一片开阔的荒滩作为安装地点。
核武器与核反应堆的科学原理是一致的,从某种角度讲,反应堆也是不爆炸的原子弹,只不过可以控制能量,让它缓慢地释放,以产生动力。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看来,这也是中国走向核武器研制的第一步。早在1954年10月23日,毛泽东便兴致勃勃地与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谈起过原子弹,说中国正在开始研究那个东西。
随着之后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彻底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虎视眈眈的西方敌对势力,再也不敢在军事上对中国轻举妄动。如果没有毛泽东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果断决策,中国如果没有拥有原子弹和载核导弹,今天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是很难确立的。
摘自《596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