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黄金宣纸上作画 重现圆明园四十景复制流失法国原品,纯金《圆明园四十景图》今起亮相瞻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黄金宣纸上作画 重现圆明园四十景复制流失法国原品,纯金《圆明园四十景图》今起亮相瞻园
复制流失法国原品,纯金《圆明园四十景图》今起亮相瞻园
 大火之前,圆明园是什么样子?今天起,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展出的纯金版《圆明园四十景图》,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关于原件

  乾隆宫廷画师11年画成

  昨天,国家博物馆发行中心的负责人小心翼翼展开《圆明园四十景图》时,在场的人都为之一震。金黄色的装裱,金宣纸上绘画的四十景图,让画卷看上去金光闪闪,“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40幅画卷和乾隆的题词均拓在金宣纸上,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精美的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景观让这座“万园之园”活了起来。

  据记载,《圆明园四十景图》原件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冷枚等绘制而成的圆明园内40处景群,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共计40对幅。全图分为上下两册。这套四十景彩绘图由乾隆初年始画,乾隆十一年才最终裱成。据介绍,该画卷是我国有史以来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

  原件在法国,已经残破

  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1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疯狂抢夺。

  中国收藏家协会专家陈剑介绍说,圆明园堪称中国的皇家藏宝库,“当时烽火连天,八国联军抢走《圆明园四十景图》后,并没有直接献给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而是流到了英国,辗转多年后,入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几年前,中国收藏家协会的3位专家以研究的名义,提出要看看《圆明园四十景图》,陈剑是其中的一位。“当时,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负责人只拿出了‘正大光明’等其中的三幅。原件都是散着的,我们看到绢画上布满了黑点点,有的地方已经破烂了,原件发霉了。”陈剑说能够看到原件已经很不容易了。

  追讨7年,无功而返

  当看到《圆明园四十景图》的那一刻,陈剑等专家就萌生了要把它追讨回来的念头,已经努力了7年,到现在还在追讨中。“我们当时对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负责人说,要把它追讨回来,但立刻遭到了拒绝。他们说:‘这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贝,到哪里都是保管,坚决不给。’我们说用钱买回来也行,无论多少,但还是不行,因为这件文物已经被法国当成国宝了。”

  ■关于克隆品

  1200万元买来原图底版

  原件追要不回来,克隆一个,拍一下照片回国总行吧?但陈剑说,他们提出把原件拍下来,回国克隆一个,立马就遭到了拒绝。“圆明园是中国人心中的痛,园子已经被烧毁了,总要让国人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开始了长达3年的谈判,终于用诚意打动了法国人,“我们总共去了七八趟,通过各种关系,才从法国人手中买下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底版在国内的十年使用权。”

  昨天,中国收藏家协会发行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纯金版《圆明园四十景图》就是根据原件的底版复制的,克隆品比原件小一半。“我们还是从法国一摄影师手中购得乾隆原图底版,又从法国国家图书馆购得《圆明园四十景图》版权在国内的十年使用权。至于花了多少钱买下底版?说出来你会吓一跳:1200万元人民币!”

  黄金“宣纸”让它不发霉

  “《圆明园四十景图》原件是丝绸为底的,一潮湿就容易发霉、遭虫蛀,怎样才能让它永久保存呢?我们发明了特制的黄金‘宣纸’。”陈剑说,纯金版《圆明园四十景图》运用高新科技和特殊印刷工艺,将原图的色彩、图案及文字,印刷在纯度为99.9%以上特制黄金“宣纸”上。

  “从金纸到黄金画卷,采用了特殊的高科技印刷技术。既能使彩色图像印刷于金纸上,又能保留黄金原有的光彩,具有结构细密、强度高、韧度足、不变色、附着力强、抗氧化、防潮、防蛀等特性。”

  据了解,纯金版《圆明园四十景图》分为上下两卷,单卷长度为10.96米,宽约32厘米,单画幅面积约为3.51平方米,整套画卷为目前世界上最长,面积最大的巨幅金画。这次到南京共发行10套,每套2.68万元。其中金画001号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珍藏。

  画卷记录很多皇家掌故

  虽然圆明园已经被火烧了,但是有关圆明园的掌故,从《圆明园四十景图》上依稀可以看得出来。“杏花春馆”是清朝的皇家菜园;而“正大光明”殿是八国联军最后烧毁的一个殿,当时八国联军指挥部就设在正大光明殿,烧完圆明园内的建筑以后,最后一把火放在了这里。“坦坦荡荡”则体现了乾隆的风雅,也是画卷中唯一有活物的一幅图,图的正中间可以看到几条金鱼正在自由地游来游去,其中一个亭子上还有乾隆亲笔题的“知鱼”二字。

  ■新闻链接

  很多国宝

  流失在外讨不回

  文物出国容易“回家”难。自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间,流落到海外的中国历代书画文物已查录的就多达两三万件。其中唐代卷轴画就有20余幅,元代有近200幅,明代名画流失的有8000余幅,清代约有一两万幅。

  中国追踪海外流失名画第一人、南京艺术学院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树中教授说,多年前,他曾经去过法国,他发现当年圆明园内的大多数国宝都珍藏在法国枫丹白露宫,“比如太和殿的铜仙鹤,大量的皇家御用瓷器、珐琅彩,还有一些重要宝贝都藏在那里。”而说起讨回这些原本是我国的文物,林树中很痛惜地不断重复:“收回这些流失的文物不是简单的事情啊!”通过有财力的企业、外交关系等各种途径,可以回收一些;但相对于流失海外的文物,追回的文物只是小数字。即便追回来了,也有可能残破不全了。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