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一年多, 昨天下午,甘熙宅第(南京民俗博物馆)大门刚打开,就来了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我们是住在这附近的,听说今天开馆,过来看看。”80岁的南大历史系教授蒋赞初也来了。
排房布局讲究风水
从南捕厅到大板巷,甘熙宅第就像一个迷宫,很多老人跨入大门的那一刻就开始惊叹了。老人们说,甘熙宅第内房子密密麻麻,里面蕴涵了很多风水讲究。“这里面有好多井,有的在天井中、有的在房间里、有的在檐口下、有的在门槛边,很好地解决了房屋的通风、采光以及上下水等问题,屋面檐口下的水槽让雨水从暗沟流向院内天井,起到‘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的作用。”
而房屋坐南朝北的朝向,则体现了甘家的某些生活理念。
老艺人有“家”了
“拉洋片”在很多老南京看来,那是记忆中的事情了。但这次,拉洋片又“复活”了,在大板巷42号,拉洋片的老艺人戴着一顶小帽子,旁边摆着一个大箱子,箱子上写着“拉洋片”。很多人看到拉洋片,腿就“走不动”了,他们蹲下身子把眼睛凑到拉洋片的孔中,而旁边的老艺人可得意了,他嘴里说唱,手脚还配上了动作,逗得观众个个都乐呵呵的。
除了拉洋片,抖嗡、魔术、竹刻、绳结、葫芦画、烙画……25个老艺人都搬进了甘熙宅第。
周边要建“熙南里”
据了解,此次受市政府委托,南京市城建集团承担起了南捕厅历史街区文物保护二期工程的开发和建设,除了将按照4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打造,完整恢复故居原有风貌外,同时还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将其逐渐发展成为以历史、文化、建筑为传承纽带的历史文化街区———“熙南里”。熙南里以古今文化融合,历史与现代对话为基调,以明清建筑旧貌为基础,配合充满古典韵味的新建筑群,为甘熙故居增添新的魅力。
作为老城南改造的一个重点市政项目,熙南里在尽量保持原有建筑整体风貌的同时,也尽显时代的鲜明特色,“传承历史,演绎风尚”。
快报记者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