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古往今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一块城砖,写尽 明朝那些事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块城砖,写尽 明朝那些事儿
  1356年,朱元璋打下了时称集庆的南京城。踌躇满志的他问计于众谋士,徽州谋士朱升朗声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个九字建言,并把它当做国策实施。所谓“高筑墙”,就是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作为御敌的屏障。于是,从1360年到1398年,南京就像一个大工地,填湖建宫,依山修城,一天也没停过。1398年,朱元璋去世,这个从安徽迁居南京的外乡人,给他的子孙留下了方兴未艾的明王朝;给后人留下了蜿蜒35公里的明城墙。

  600岁明城砖

  明城墙的壮丽不用说,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城墙怎么夸赞它都不过分。但是我们现在要说的是这个庞然大物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城砖。和长城一样,南京的明城墙也是一块一块城砖垒砌起来的。据专家考证,整座城墙共耗费了3亿多块城砖。这些数量惊人的城砖规格基本一致:大约长40-44厘米,宽20-22厘米,厚11-13厘米。城砖的体积和重量在那个时代都是最大号的。数亿块的城砖都是在哪儿烧制的呢?最新的统计是:32府、148州县、4镇,共计300个署名单位,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可见,这是一个典型的举国工程。

  明城墙600年了,这些砖也600岁了。走在城墙上,手抚着一块块斑驳的生着些许青苔的城砖,你会怎么想?感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沧桑,还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不说话,或者在等待它开口说话?

  每一块城砖都曾呼吸过,每一块城砖都有它的故事。

  一个小人头和一首打油诗

  50年前的南京,在一处拆城工地上,一块刻有“怀宁县”的城砖不小心从一位工人的手里滑落到地上。“砰”的一声,城砖摔成了两半,师傅懊恼不已,正要转身离开,却突然发现从城砖断开处掉出来了一个古怪的核桃大的小人头来。这个小人头,表情古怪,似笑非笑,心里面好像装满了愁苦,又好像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它为什么被烧在城砖里?是祈祷平安吉祥的信物?是烧砖人的嬉戏之作?还是对大明皇帝劳民伤财的诅咒?这些问题,相信50年前就被人们问过了,也相信他们和今天的参观者一样多半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不出意外,这个答案多半会让人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因为无论是修城墙还是建长城,民夫的劳作都是一样的艰辛,民夫的生命都是一样的轻贱。

  3亿多块明城墙砖中,这是其中特殊的一块,还有一块砖也饶有意味。当年为保证城砖的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在生产的城墙砖上注明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窑匠等责任人的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相关人责任。名字都烧在砖上了,谁也赖不掉。这些年,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从民间收集了上万块城墙砖。让人惊奇的是,在一块城砖上竟然还有一首打油诗。打油诗部分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出断断续续的意思:“工作到如今××,日日挑柴吃×苦,一日秤来要五百,两朝足足共千斤,山高路遥难行步……”很显然,“诗歌”作者在发牢骚,在发泄着对劳役制度的不满。

  一个小人头,一首打油诗,异曲同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一个皇帝的帝国梦

  洪武11年(1378年),朱元璋召集工地上督工的群臣说:“明旦实朕父母劬劳之时,前人皆称万寿节日。往年为有司因此而扰民,已下令止之。尔诸人来日勿以此而怠务,是谓不可。明日皆不许离工作所,犹当谨之毋怠。”为了确保筑城工期,朱元璋连父母的“万寿节日”也不让负责监工的大员前来朝贺,他的心态是多么急切啊。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南京城墙于“洪武26年(1393年)定”,实际上,到朱元璋去世的1398年,他还在下令对城墙加高加厚。朱升建议“高筑墙”,南京城墙高12-24米,最宽处18米,朱元璋还不放心。

  朱元璋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他是想创立一项城墙的世界之最?说得没错。城墙从来都是一个王朝威严强盛的象征。从安徽一个平民走出来的朱元璋,他的皇帝梦实现了,但是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一个希望大明朝千秋万世永存的帝国梦。

  这个梦一直伴随到他死的那一天。

  实现这个梦的代价是,前后39年,百万以上的民夫,700万以上的用工量,真可谓“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蜿蜒35公里的明城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石都城城墙,也是中国数千年城垣建造史上的巅峰之作。

  朱元璋可以瞑目了,他确实创造了世界之最。

  朱元璋的象征主义

  去过北京和西安的人会发现,同样是明城墙,南京的城墙和那两个城市的城墙差异很大。西安和北京的城墙“方位对称,距离对等”,而南京的城墙的走位极不规整。先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南京明城墙的设计师们鉴于南京有山有水,起伏不定的特殊地形,便决定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而建。明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明城墙设计思想是道家堪舆之术,而明城墙形态为天象“南斗”与“北斗”的聚合。

  1360年,朱元璋命太史令刘基“卜宫选址”。刘基用了6年时间,才选定宫址,新宫所在地竟然是在一片湖水中(燕雀湖)。这很让人费解。这与中国古代占卜都城有二点是相悖的:其一,《管子·度地篇》:“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说的是卜地相宅不能居于地势低洼之所。古代择都址如此,更不用说择宫址了。

  刘基为何要违背先人的“教训”,而朱元璋又为何对他言听计从填湖造宫呢?杨国庆表示,刘基之所以把宫城选在燕雀湖,是因为燕雀湖的所在地坐落于北斗的斗勺,它与星象中的紫微垣局相对应。紫微垣局中间的一颗星是玉帝的所在,与之相对应的是宫城中修建的奉天殿;“玉帝”后面的一颗星是华盖星,相对应的奉天殿后面就是华盖殿……依次类推,地上的宫城、皇城与天上星象相对应。这样就有了一张南京城的“平面设计图”,先有宫城,然后确定皇城,最后再轮到京城的布局,在这样的前提下,南京城墙的不规则就可以理解了。

  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认为,南京城市规划的象征主义就体现在,朱元璋借此将自己打扮成了“国之中土”的洞察秋毫的“天神”和“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

  苏州昆曲与南京明城墙

  虽然没有史书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14世纪中后期,当发轫于苏州昆山的昆曲,自苏州城溯江而上,一路被艺人唱着走进一个崭新的王朝———明朝的都城南京的时候,南京已经初显帝都之相。高耸的城墙和巍峨的城门,让习惯口吐吴侬软语的艺人们望而生畏的同时也心存敬意。这是一次颇具象征意味的相遇,因为600多年后,昆曲和南京明城墙,这两个几乎同岁的“老家伙”都还活着;而且在今天,在明城墙围护着的南京城里,经常可以听到诸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之 类的天籁之音。南京明城墙和苏州昆曲,一个硬朗如坚实的城砖,一个柔弱如婉转的唱腔,同为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它们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

  可是,有一件事昆曲却走在了南京明城墙的前面,2001年它已经率先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南京明城墙目前还在为了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而奋力冲刺。

  加油,明城墙!

  快报记者 倪宁宁

  捞锄头的民夫

  修建南京城墙是朱元璋等大人物的意思,但是真刀真枪干活的却是百万民夫,他们才是南京城墙的真正建设者。明城墙的修建耗时前后39年,期间肯定发生过许多故事,除了沈万山和他的聚宝盆的故事以外,流传下来的并不是很多。“捞锄头的民夫”是其中的一个。

  1372年的冬天,朱元璋带人到施工现场视察,他登上三山门城楼,发现有一位民夫光着身子在城下的护城河里捞东西。他觉得很奇怪,就派人出城去打听怎么回事。回来的人告诉他,工头将民夫的锄头扔到河里去了,民夫在捞。朱元璋看了不忍,便叫民夫别捞了,说自己会赏他一把新锄头。民夫不答应,说自己还是喜欢那把旧锄头。朱元璋只好让身体壮实的士兵下河帮着民夫捞。没一会,锄头便捞上来了。朱元璋十分恼怒,认为民夫常年在京城劳役,十分辛苦,工头竟然拿民夫开心取乐,太可恶。于是,他命令对工头实施杖刑。随后,他下令停止护城河道的疏通工程,所有的民夫都放假回家。

  但是朱元璋一时的恻隐之心,并不能维持长久,短暂的冬天刚过,他便一口气征召了50万人来京修城。小民的死活,终究敌不过帝王的梦想。

  田德满与填得满

  还有一个残忍的故事,应该是传说。

  刘基把皇宫地址选在燕雀湖之后,朱元璋下令几十万民夫填湖造城。由于填湖需要大量的土石,所以南京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但是湖太大,总是填不平,总是有湖水冒出来。当时正巧有一个名叫田德满的老汉就住在燕雀湖附近,因为他的名字谐音为“填得满”,为了取一个吉兆,朱元璋就决定把他埋在湖底,并封他为河神来供奉。

  可是“填得满”没有带来吉兆,洪武末年皇宫下沉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对此,朱元璋无可奈河,他本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再迁都,可是已经年老体衰,办不到了。

  守皇城的士兵

  下面这个小故事是明城墙专家杨国庆告诉记者的。

  一个守卫皇城的士兵,有一天发现一段城墙有了损坏,他把地段记在心里后,因为不识字,便自己掏钱请人代笔,把这个情况写成一封信寄给了当时负责工程维护的工部,让他们出面维修。结果石沉大海。这个士兵不甘心,家里穷没有现钱,他就把老婆头上的簪子押给典当行,换来银子,请人又写了一封信给工部。不料,这封信惹恼了工部的官老爷,他们嫌他多嘴碍事,就把他抓了起来。没多久,这位好心的士兵内心抑郁而死。

  利玛窦与徐悲鸿

  没有人怀疑明城墙的价值,意大利人利玛窦在16世纪曾三次造访南京,他在其撰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这个东方城市使用了大量的溢美之词:“论秀丽和雄壮,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他在访问了北京之后又写道:“此一城市之规模,其房舍之布置计划,其公共建筑物之结构,以及其防御工事等,均远逊于南京。”

  再举一个中国人的例子。1929年,当国民政府令南京市政府拆除“自神策门至太平门之城垣”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了当时在上海任教的徐悲鸿反对:“首都后湖自太平门至神策、丰润门一带为宇内稀有之胜境,有人建议拆除此段城垣,务恳据理力争,留此美术上历史上胜迹……”虽然利玛窦所处的时代已经远去,徐悲鸿也故去经年,但他们的话都从某个侧面印证了明城墙的价值。

  快报记者 倪宁宁

  明城墙之那人那事

  明城墙之烽火劫难

  四次劫难,600岁之身屹立不倒

  1356年,朱元璋攻占了虎踞龙蟠金陵地,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筑起了高高的城墙,而其建造的初衷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明城墙要在烽火中遭遇劫难。明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经过细细考证,明城墙经历过大劫有四次,但幸运的是,600年后,它依然屹立,就像南京城不屈的“脊梁骨”,永远不倒。

  1853

  太平军围攻南京

  高攀不上,钻地攻城

  朝代更迭之间,烽火尤盛。建于明初、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城墙在大明王朝倒是备受“呵护”,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南京城倒是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明城墙建成之后,还一直不停地进行修缮。真正的劫难史开始于太平军和清军之间的城池攻守战。

  太平天国期间,南京城墙对于太平军而言,先后有过攻城与守城两次经历。1853年2月9日,太平军离开武昌,挥戈直指江宁府(即南京)。3月初抵达南京周边地区,面对城门紧闭、高不可攀的城墙,太平军势如破竹的攻势还是一下子停住了。

  高攀不行,只能钻地。3月19日,太平军用了一招“调虎离山”,先假装攻击城南的聚宝门(即中华门),然后利用在长沙找来的专门挖煤洞的一百号人,在龙湾静海寺内挖地道到仪凤门,用地雷炸塌仪凤门附近城墙20多米,就这样攻进了城内。

  1864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

  炮火强攻成断壁残垣

  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后,以为凭借坚固的城墙作屏障,天下唾手可得。

  1864年7月,曾国荃带领的清军如法炮制,挖地道通向城墙,被太平军及时发觉,炮轰火攻,将遁入地道内的清军400余人歼灭。7月13日,恼羞成怒的曾国荃调集更多的清军,在钟山山腰处设炮台数层,置炮数十座,连续几天炮轰“龙脖子”段城墙,导致城墙上的垛口都毁了。

  南京城墙过于靠近紫金山,对设防来说是一大缺憾,相传朱棣年幼时就指出南京城在军事上的缺陷,他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没想到当年的话竟成了不争的事实。

  清军在炮轰天京城的同时,花了5天时间,再次将地道挖到城墙下,7月19日中午,清军利用这条通向城墙下面的地道炸塌城墙20多丈,攻破天京城。

  城池攻守之间,城墙在炮火中有几段一度成了断壁残垣。

  1911-1927

  军阀混战

  明城墙屡遭荼毒

  值得庆幸的是,清军破城后,又陆续修补了受损的城墙,基本上恢复了原貌。此后,明城墙又度过了一段安静的日子,再次遭遇烽火已到了20世纪初。1911年到1927年的10多年间,军阀混战,中国土地上一片破碎山河,到处都不安宁,南京城更不例外,城内城外交锋之下,明城墙无疑又遭了殃。杨国庆统计了一下,军阀混战期间,围绕南京城先后至少有三次大的破城战,而且都是用火炮轰击城门和城墙,太平门、朝阳门、光华门等城门和城墙破坏最严重。

  1937

  南京保卫战

  600岁之身担负重担

  抗日战争期间的南京城尤其苦难深重,1937年11月25日,侵华日军占领无锡后,兵分三路进攻南京。这时的明城墙再次担负起防御的重责,它要保护南京城的百姓,因此也成了日军攻击的目标。

  12月10日,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后,从中山门、光华门、通济门和中华门等城门或城墙地段,使用了野山炮、飞机和坦克等重型武器,实施狂轰滥炸。12月12日拂晓,日军飞机、大炮坦克密集向各城门轰击,城墙石块乱飞。中午12点,中华东门被轰塌,城垛被炸平四五十个,中华门城楼断木残瓦,摇摇欲坠。下午,日军八辆坦克排列长干桥南街,集中扫射中华门。傍晚,敌军攻破中华门。13日,中华门、雨花门、武定门、通济门、光华门都被占领,只有中山门仍在坚守,日军仍用山炮轰击,左右两拱券城门被轰塌,下午3点多,中山门也被占领了,而连续的炮火也让中山门三门几乎塌没。

  1937年的南京,对于明城墙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劫难。短短几天,很多城门,还有城门之间的多处城墙,在炮火轰击下严重毁坏。根据1939年南京伪政权所绘制的城墙修复示意图,城垣坍塌以致“容易通行”的标示,就达5-6处。

  快报记者 陈英

  南京城墙,全国最长

  日前,维修工人进驻东水关至武定门段明城墙,这段城墙共910米,是今年城墙维修的第一期工程,也是维修进入尾声阶段的一项工程。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透露,从明城墙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已投入40亿元,目前,城墙已经维修了20多公里。

  杨新华告诉记者,在“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遗项目中,南京明城墙最长,堪称龙头老大。南京明城墙的原始长度为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西安城墙原始长度为13.9公里,维修后现存基本完好;荆州城墙原始长度10.9公里,现存8公里;兴城城墙原始长度为3.348公里,现存基本完好。无论原始长度,还是现存长度,南京城墙在全国都是最长的。

  从明城墙的档次上看,古代京师城池的规制和质量显然超过一般城池。在“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遗项目中,属于京师城池的仅有南京一处,这就更加显现了南京明城墙的突出地位。

  14年,抢修20多公里

  明城墙申遗,早在明孝陵之前就启动了。在规划方案中,明城墙两侧15米的范围列为保护范围,不再搞任何建设。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将这个保护范围扩大至两侧30米;周边50米范围内属于相对控制区。这些年,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下了很大功夫对明城墙周围环境进行规划治理。

  沐浴过600年风雨,经历过多次烽火劫难的明城墙有的地方已经岌岌可危。从1993年起,明城墙的抢修就开始了,这一年抢修了太平门至解放门段1667米的城墙;2003年,中山门、小桃园城墙实施抢险加固工程;2005年-2006年,玄武门至解放门段维修、太平门至琵琶洲段的城墙进行了抢险维修……“14年来,明城墙共计抢险性维修达20多公里,城墙周边环境包括护城河也进行了彻底整治。跨世纪的南京明城墙大规模抢险性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

  三大弊病,需要改进

  杨新华说,明城墙申遗,有优势也有不足。首先,明城墙日常管理机构不统一,不利于申遗和管理。从1999年南京明城墙申遗可行性调研开始时,这个问题就已经提出来了。现存25.091公里长的明城墙,日常管理机构有数家。除太平门至玄武门、神策门段城墙已经划归南京市文物局管理外,中华门段城墙归秦淮区管理,挹江门段包括新修的仪凤门段、小桃园段及狮子山段城墙归下关区管理……

  其次,一些绿化和仿古建筑影响到了明城墙的原真性。“20世纪50年代,在玄武湖的西边和南边城墙下,有关方面遍植树木,当时树木矮小,问题并不突出。如今,在玄武湖中几乎看不到城墙,只见大树。而且由于大树密集,紧靠城墙,墙体常年潮湿,已发生过多次坍塌。同时,一些与明城墙不协调的仿古建筑也应该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有计划地清除。”

  最后,明城墙申遗,缺少与之匹配的明城垣史博物馆。10年前,临时建立的明城垣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厅浓缩在解放门城门的“肚子”里,展区狭窄、陈列内容简单、展品得不到充分展示、没有完备的文物库房、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和休息场地,与南京明城墙的知名度不配套。杨新华认为:“明城垣史博物馆应尽快建立新馆,扩大展示区域,充实展品,以适应申遗和申遗后的新要求。”

  申遗之路,进入倒计时

  和明孝陵当年申遗相比,南京明城墙的步伐似乎走得有些慢。杨新华认为,当务之急,最要紧的是,应该成立一个“南京市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遗领导小组”,今后,由这个小组专门研究明城墙的内涵,并草拟文本,协调管理明城墙的一切事宜。同时,南京明城墙要往世遗迈进,就要列出一个时间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申遗工作,并尽快按申遗的要求排出各项筹备工作时间表。有了时间表,人们就会真的很投入了。这样南京明城墙申遗,就可以进入倒计时了。”快报记者 胡玉梅

  明孝陵申遗成功,南京人又把目光聚焦到了明城墙。去年年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新公布,共35处,南京城墙、兴城城墙、西安城墙和荆州城墙共同打包为“中国明清城墙”,排序第七。这意味着明城墙的申遗工作,已经被国家文物局提上了议程。

  冲刺世遗

  明城墙期待巅峰时刻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