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由粟裕建议而发起的,这早已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在战役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南线战略决战的紧要关头,粟裕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对中央军委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战争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对上级所下达的命令,同样的内容只能允许提三次异议。那么,粟裕是如何“跨越”这条不成文的规矩的?
粟裕给中央送重礼
事情还得从1947年说起。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开始进攻延安。在蒋军对延安狂轰滥炸整整六天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首脑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从王家坪桃园出发,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并在转战中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和中央机关与敌军在山沟里周旋了8个月,于11月底转移到米脂县的杨家沟,在一个叫“扶风寨”的庄园住了下来。
刚刚安顿好,毛泽东便跟周恩来、任弼时商量:“这里环境好,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会,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拿出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个由毛泽东提议召开的会议,就是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召开的著名的“十二月会议。”中共中央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于1947年11月8日,离开华野指挥机关去邯郸晋冀鲁豫中央局商讨华野外线兵团后勤供应问题,后又奉命到西柏坡中央工作委员会汇报工作。他是在西柏坡接到中央电报要他到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参加中央会议并汇报华东战场情况的。华野副司令员粟裕闻知陈毅要去中央开会,特地派了一辆十轮大卡车,装了十八桶汽油,日夜兼程赶到河北平山县,让陈毅带到陕北,作为华野全体官兵送给党中央的礼物。
陈毅后来对粟裕说,当时也有一些地方领导给中央带去礼物,但有的被退回,有的还挨了批评。唯独华野送去的汽油甚得毛泽东欢心,受到中央的赞扬。毛泽东说,粟裕送的不是汽油,而是“及时雨”。
斗胆直陈,集中兵力中原歼敌
1948年1月,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四个纵队集结于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地区。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休整,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47年12月会议精神,进行新式整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作准备。此时,中原战场的胜负已成为国共交战双方统帅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关键时刻,身处战争第一线并且时刻关注战争全局的粟裕,时刻在分析敌我战略态势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发展战略进攻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可推动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才能迅速到来。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他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电告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令粟裕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所提的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歼灭战的战略构想竟与毛泽东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意图相悖。
粟裕再陈,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
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正式给粟裕下达电报命令,命令的主要内容是: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现确定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这三个纵队随即组成第一兵团),由粟裕率领渡江南进,在江南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渡江地点似以秭归、宜昌附近,宜都、江陵附近,择地渡江进入湘西为较适宜。或从洪湖、沔阳地区进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边,使敌人防不胜防,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粟裕一方面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立即着手进行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另一方面则反复掂量中央军委的电令。经过三天的缜密思考,写出一份长达2000字的电报,于1月31日上报中央军委。在这份电报里,粟裕重申他的观点和建议,“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是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特意把原定2月1日动身去前线的陈毅留下来一起研究。研究的结果仍然坚持由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认为从调动中原的敌军主力去江南的意图考虑,向蒋介石的要害地区出击是最有效的。2月1日午夜,毛泽东起草给粟裕的复电,指令粟部休整一个半月,3月下旬出动。后来因情况发生变化,渡江时间由3月下旬推迟到5月15日以后。
第三次直陈,建议第一兵团暂不过江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3个纵队编组为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粟裕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在准备期间,粟裕并未停止思考和研究,他常常拿着中央军委的电报阅读、沉思,在地图前观察、测算。从当时情况来看,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分兵渡江南进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日趋成熟。粟裕思来想去,觉得渡江南进不如留在中原。向不向中央反映自己的意见?粟裕这个时候是心存顾虑的。在战争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对上级所下达的命令,同样的内容只能允许提三次异议。粟裕主要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是仅从中原战场一地出发,是“一孔之见”,有局限性。
经过两个月从全局的权衡利弊,反复认真地深思熟虑,粟裕肯定地认为,南进方案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粟裕以个人的名义,于4月18日,将他本人的意见正式电告中央军委,第三次斗胆直陈:建议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之主力,力争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善于思考又善于统兵的粟裕的意见还是极为重视的,毛泽东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的电报,请他们到中央开会。
适时建议中央军委组织淮海战役
6月17日,华野发起豫东战役(豫东战役包括开封和睢杞两个战役,也分别称为“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首战开封,只用5个昼夜,歼敌3万余人,并在阻援方向歼敌一万余人,共歼敌4万余人。这是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我军首次攻克并占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省会城市。接着,又于7月6日取得了睢杞战役的胜利。
粟裕审时度势抢抓战机,率华野主力暂别中原,返回山东,执行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关于“八、九两月攻克济南”的指示,及时组织济南战役。9月16日晚,我华野对济南守敌发起攻击。经八昼夜连续攻击,于9月24日全部歼灭守敌十余万人(内有一个军起义),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国民党军将领23名,并且迫使临沂、烟台等地蒋军弃城而逃,山东全境除青岛等少数据点外都获得解放。
就在9月24日凌晨,当“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在前线视察战场的粟裕在指挥所里向中央军委提出他在济南战役前就考虑了的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建议即举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加一个纵队)攻占两淮(淮安、淮阴),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华野)全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至扬州北援,则我军于两淮作战结束后,即举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尔后全军转入休整。”
10月11日,毛泽东写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毛泽东在《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所规划的淮海战役,其规模要比半月前粟裕的设想大一些,但它的范围仍然在鲁南、苏北之间,还不是从华东到中原的伟大决战。这就是为史家所称的“小淮海”。但作为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毕竟在隆隆炮声中诞生了,而且被毛泽东、中央军委敏锐地捉住而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开始。毛泽东于11日,信心百倍地向各中央局、各野战军前委提出“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英明预见。当中原野战军于11月16日凌晨攻克宿县,全歼守敌,截断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包围的捷报飞到西柏坡时,毛泽东、中央军委立即发电指示:“此战(指淮海战役)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这样,淮海战役便由“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了。毫无疑问,毛泽东、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淮海战役五人总前委,是在采纳粟裕半个月前的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基础上形成的。
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一个“剿总”司令部、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而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就歼敌一个“剿总”前进指挥部、4个兵团、18个军共44.3万人,占淮海战役我军歼敌总数的80%。淮海战役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1月21日,蒋介石即宣告“引退”。
对粟裕的功绩,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曾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孟昭庚《党史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