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快报社区活动来到了曙光里社区。“南京吆喝第一人”刘奎龙老先生不但给居民讲述了南京传统吆喝的历史文化渊源,还把修伞、补锅、卖五香蛋、冰棒等各个消失已久的老行当的叫卖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场的居民们都忍不住来模仿一下。
南京吆喝第一人
表演逗乐居民
在简单地清了几声嗓子后,刘奎龙开始表演。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扇子一张,然后张嘴蓦然开喊:“磨———剪子———唉,锵———菜刀———唉……”声调呈上升趋势,气韵十足。尤其是到了调门儿“唉”时,连续绕了好几个弯,余音久久不绝。
“南京叫卖不是土得掉渣的老古董,而是凝聚着本地特色的宝贵财产。”刘奎龙说,这些听不懂的南京叫卖其实就是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特色。“它们需要有人来记得,因为它们代表着很多消失的行业、代表着南京的本地特色。这个,是外地人绝对学不起来的。”
刘奎龙说,吆喝不仅要有瞬间的穿透力,而且在发音、转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只有这样才能吆喝出原汁原味的南京腔。像这样的叫卖,刘老总共会23段,都是像修伞的、补锅的、补碗的、修藤椅的、卖五香蛋的、卖老菱的、卖糖粥藕的、卖晾衣服的竹竿等已经消失多年的老行当。“现在四处都在说要保护文化遗产,我想作为我们这些老南京人,把吆喝保留下来,也是为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做贡献。”
学南京吆喝
老人孩子齐上阵
“谁想来跟刘老学学南京吆喝?”刘奎龙一段吆喝后,主持人就提议道。“我来。”“蛮有意思的,我也来学。”听得入了迷的社区阿姨们纷纷举起手来要求参加,67岁的张玉英一个箭步就跑到台上来了,连5岁的小男孩也举起了小手:“我也要学。”
大家站好后,刘老开始“教学”了,“教啥呢?教个简单的吧。”刘老清了清嗓子,“马头牌———冰棒———冰棒———马头牌。”张玉英说,“听过听过,我来试试。”张玉英接过话筒,开始学,“马头牌冰棒———冰棒马头牌。”还故意拖了个尾音。大家纷纷鼓起掌来,有点意思了。
52岁的李爱华也不示弱,也想来试试身手,“马头牌———冰棒———冰棒———马头牌。”作为老南京人,李阿姨学起来还真像,大家一个劲地为她鼓掌。李爱华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好久没听见了,刘师傅一吆喝我就觉得特别亲切。我从小就住在夫子庙一带,那会一到夏天,一听到巷子里有人吆喝‘马头牌冰棒’,那准是有人骑车后面背着冰棒箱来了。我们小孩子就向父母要个五分钱冲到巷子里,买根马头牌的雪糕,那是真好吃啊,吃着雪糕蹦蹦跳跳就回家了。现在马头牌冰棒都很少见到了,真怀念那个味道啊。”
李阿姨刚表演完,5岁的小男孩军军一把抢过话筒。“我也要说,我也要说。”“马头牌———冰棒———冰棒———马头牌。”军军声音洪亮地吆喝起来,一口标准的南京话,把在场的大伙都逗乐了。“你还知道马头牌冰棒啊?”刘奎龙低下头去问他。他挠了挠脑袋摇摇头,“没吃过。”转而又一想,赶紧补充道:“我吃过可爱多。”把刘老和大伙乐得前仰后合。
刘奎龙老先生表演吆喝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