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故事
3上一版  
PDF 版
· 摄影组长“任大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摄影组长“任大桥”
  一场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主题、正在南京展出的《长江大桥》现代艺术展,唤起无数南京人的集体记忆。

  大桥,作为一个庞大的钢铁实体,从物理空间投射到精神层面,多少年来,难以计数的艺术家们用各种手法来描述他们心中的“彩虹”。

  48年来,学工程的任发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南京长江大桥从建设到通车,从过去到现在无数个值得记忆的瞬间。这位前铁道部大桥局摄影组组长,他的作品,承载了许多南京人对大桥的感知和记忆。同行中,一些老朋友干脆喊他“任大桥”。

  他让钢铁充满柔情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一个隆重的通车典礼将要召开。时任铁道部大桥局摄影组组长的任发德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赶到了现场。他要选取一个好的角度,既要能拍到大桥的全景,又要能拍到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

  任发德选中了一辆停在工地上的解放牌大卡车,他让工友开到了庆典现场,随后,他又在卡车上搭建了一个万能脚手架,足足有10米高。他端着相机,爬到了脚手架上,等待观礼群众的到来。

  天开始放亮的时候,观礼的群众陆续前来,到了庆典正式开始,现场足足有6万多人。当五彩的气球放飞的那一刻,任发德摁下了快门。这张照片,成了南京长江大桥影像的经典。

  这张照片,任发德一直保存在家里。半年前,任发德搬了一次家,从南京的城北,搬到了南京的城东。搬家的时候,为了不至于把类似的珍贵照片弄丢,任发德把它们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随着携带。

  这些照片是任发德的心血。今年76岁的任发德原本是东北人,但为了拍摄南京长江大桥,他把全家迁到了南京。

  任发德喜欢艺术是从小的事情,在中学的时候,他就买了一只前苏联产的“佐尔基”牌相机。但在老家上中专的时候,他学的却是工程,这种反差反而奠定了他将来事业的基础,这个兼工程师、摄影师两种身份的人,在用镜头对准大桥的时候,钢铁便充满了柔情。

  那个年代的30万拍摄资金

  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开始选址测量的时候,任发德从武汉来到了南京。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大桥开工前,摄录下那段江面上的原有生态。

  任发德在南京待了两个多月,在每天的不同时段,用相机拍摄下了那段还没被惊动的长江:远去的帆船、被夕阳染红的江面、江滩上的芦苇、忙碌的轮渡和水鸟,等等。

  而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任发德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在南京长江大桥开工的时候,他把全家迁到了南京。

  那时,正是全国闹饥荒的时候,任发德每月定量供应的粮食是25斤,而其他干体力活的工人稍微多一点,是40斤。这样的粮食显然无法喂饱肚皮,任发德扛着相机的时候,总是饥肠辘辘。但是,他的拍摄经费却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有关部门给他下发了30万的拍摄资金。所以,任发德当时使用了一流的摄影器材———德国产的“林哈夫”新闻相机。他用这部相机,为南京长江大桥摄录下了40多万张珍贵的资料照片。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关于长江大桥建设的图像,均为任发德所摄,因为,他是当时唯一能端着相机进入施工现场的人。

  1960年1月18日,当时的铁道部大桥局局长彭敏和江苏省的有关负责人来到江边,下达了“钢围令”下沉的命令,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任发德用林哈夫相机记录下了那一刻。以后的8年时间里,这个相机就陪伴在任发德的身边,跟他一起见证了大桥的“前世”和“今生”。

  危险的历史瞬间

  1964年初秋,大桥的4号、5号、8号、9号桥墩正在进行沉井施工(让桥墩在江底的岩层生根),秋汛突然来临。奔涌的江水对桥墩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任发德为了拍摄到水流激涌的画面,乘着船来到江心,就在他取景的时候,由于受到水面拉力的影响,桥墩与边锚相连的手腕粗的钢绳齐刷刷地崩断,一位工人不幸被跳起的钢绳打断手臂。任发德飞速地摁下快门,拍下了一张《沉井摇摆》的照片。

  1965年11月,大桥进入架设钢梁的施工阶段。为了拍摄到工人架梁的画面,他爬上大桥的制高点,那里,离江面大约有80多米的高度,但是,他落脚的地方,却只是一块20多厘米宽的钢板。任发德爬上去的时候,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的身体平稳,随后,拿出背在身后的相机,有条不紊地取景。

  1967年,长江大桥开始合龙。任发德乘坐直升机对大桥航拍。镜头里的大桥像龙一样蜿蜒在江面上,中间的一段空缺等着工人来弥补。为了能够拍摄到近距离的画面,任发德要求直升机降落的幅度大一点,直到1500米的高度。但是,这样的高度对直升机来说又是相当危险的。任发德身上绑着安全带,身体探出机舱,忘我地拍摄了大量照片。这样的航拍,任发德进行了9次。

  桥头堡,那耸立的塑像

  这两张照片,穿越了40年的时空,见证了两个历史时期。

  1966年9月份,长江大桥主桥即将合龙,任发德来到肉联厂,它位于大桥的南侧,任发德站在厂的高处,选择了一个最佳的角度,他的镜头里,摄取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是主景,在它的背后,隐现着一座山,这是老虎山。

  2006年,还是在9月份,任发德端着相机,再次来到拍摄的地点。40年过去了,镜头里完全是另外的一幅画面:老虎山依在,但长江大桥却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汽车排着长龙在大桥上经过。

  1968年,大桥建成后,任发德被派到了其他地方,辗转全国,只有到了退休后,才能静下心来,有时间去看看消磨了他近10年青春的那座桥。

  站在他以前取景的地方,看着镜头里的变化:车流量增加了,高楼大厦变多了,大桥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但没变的是桥头堡上那耸立的塑像,它们见证了那段岁月,而任发德,又用相机见证了它们。快报记者 朱俊骏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