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乌黑破败的木板门,低低的屋檐下挂着两只鸟笼,两米宽的门面却只开了一个小口,门前的小板凳上垒放着几把待售的高粱秆扫帚……昨日,在秦淮河畔一条幽深的巷子里,正在忙碌的徐德富老人告诉记者,他不知道这巷子为什么叫扫帚巷,不过他们祖上清朝开始就已经在扫帚巷卖扫帚了,“当年这条巷子里,卖扫帚的人家有十几户,还都连着亲呢……”
水上、岸边都是做扫帚的
“从高粱秆到扎把子、潮水、编秆、去壳,我4岁就已经学会怎么扎扫帚了。”71岁的徐德富老人一边和记者说着话,一边麻利地把已经扎成型的扫帚压在一块木板上,刮去扫帚上的高粱壳。
祖籍盐城的徐老爷子,小时候和家人都是住在船上,祖辈传下的做扫帚的手艺,勉强能养活一大家人,在船上的日子比较自由,船沿着河岸到各地卖扫帚。清朝的时候,徐老爷子的祖父决定把船靠在老城南的秦淮河边,“当时就靠在扫帚巷这块地方,我们家到南京的时候,金陵机器制造局才开始建立,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晨光厂。”初略推算起来,徐家的扫帚生意从1865年之前就已经在南京立足了。
“解放前这一带做扫帚的人很多,船上的、岸上的怎么算也有几十户人家,当时这一带做扫帚有名的大户除了我们老徐家,还有陈、王、吴、崔好几家呢。还且还都连着亲,这家的嫂子是那家的表妹、这家的爷爷和那家的爷爷是表弟兄,都亲着呢,算来算去都是一家人。都是苏北过来的。”徐老爷子说,不知道是因为卖扫帚的多了,所以这块地方叫扫帚巷,还是因为这地方本来叫扫帚巷,所以卖扫帚的人都来凑个热闹,只知道从他记事起,这块地方就叫扫帚巷了。
从5毛到7块的扫帚价格
解放后,扫帚巷一带的手艺人也渐渐散去,不少人回了苏北,徐家人却留了下来,上世纪50年代,徐家终于从船上搬到了岸边,定居在了秦淮河边的扫帚巷里,除了延续父辈们的扫帚生意外,家里的孩子们都开始自谋生路,1958年,徐德富进了南京灯泡厂工作,1961年,徐老爷子凭着祖上传下来的好手艺进了养虎巷的扫帚厂做活……
大半辈子,徐德富都和扫帚断不了关系,如今兄妹6个里面只有徐德富一个人还留在扫帚巷里做扫帚卖扫帚,当年5毛钱一把的扫帚如今已经涨到了7块钱一把。“价格都是一点点涨上来的,7块钱的价格我已经卖了三四年了,之前卖6块钱。最早的时候卖5毛钱一把,供不应求,一挑上担子出门转不了半圈就能卖完。”当年家家要用的高粱扫帚,现在却连原材料都不好找了。“连安徽这片都没有种高粱的了,过去买高粱秆多容易啊,现在的高粱都得从东北那边运过来。”徐老爷子说,现在给他送高粱秆的都是老关系了,要不在城里哪能找到啊。
临街的是门面,后间煮饭睡觉,徐德富位于扫帚巷101号的这间屋子是老式的木结构平房,屋内沿着墙边,一溜排开了十几把大头朝上的扫帚,徐德富说,那是刚做好的,需要晾干潮气,因为现在需要这种高粱秆扫帚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一般都是卖的快没货了再做,不像从前他小时候,家里生意好的时候,他一个人一天都能做十几把扫帚。现在有时候,一天都卖不出一把,自然他也没必要做新的了。
来买扫帚的人都是“老南京”
“过去我们做的扫帚可不止这一种,刷锅把子、掸床用的、磨房里用的、灶台上用的,大大小小的都有七八种。现在我只做这一种扫帚了。”徐老爷子的扫帚在老南京人的心里还是有口碑的,扫帚巷一带的平房里很多人家还都在用徐家的高粱秆扫帚,“虽然高粱扫帚不能扫地板,但能扫楼道、院子、地下室,还有不少南京周边的农村人家也来买我的扫帚。”
徐老爷子的扫帚到底好不好,记者没用过不敢说好话,不过一个上午的采访里,倒是遇到了几位远道而来的客户,一个开着小面包车的小老板一口气买走了5把,他说徐老爷子的扫帚结实耐用。一位家住河北大街的李先生更是骑着自行车赶到了这个位于深巷里的扫帚铺,买了两把扫帚,李先生说,自己家里养鸽子,一天要扫两遍鸽笼,一直买徐老爷子的扫帚,因为结实耐用。别家的扫帚扫一个月就散了,徐家的扫帚能用到磨秃了头。
徐老爷子说,自己卖扫帚不用出巷子,就有老南京上门来买,人家就认他这张脸。
徐老爷子的扫帚铺虽有门面,却连一个店名都没有,光光的门头上只挂着两只叽叽喳喳的画眉鸟。做了一辈子扫帚的徐老爷子也没让自己的孩子继承手艺,“到我这不做,以后就算绝了。”徐老爷子说,做扫帚是门苦差事,也挣不了几个钱,自己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没学他的手艺,是因为他不让孩子学,前年老伴离世了,只剩他一个人在扫帚巷生活,就算老伴在世的时候,他也不让老伴和他一起做扫帚,因为太苦。如今自己是做着玩,卖着玩。
树荫下,扫帚巷宣传拆迁的条幅已经拉了有四五天了,城墙外的这条扫帚巷不知道几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徐老爷子说,不知道以后会搬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以后自己还会不会再做扫帚。
“你要是搬走了,我们到哪儿去买扫帚呢?”买扫帚的人望着徐德富问。
■资料链接
扫帚巷的历史深处
扫帚巷,位于南京中华门外,西接雨花路,东连养虎巷。
在可以查到的资料里,扫帚巷名称的由来和鼎鼎大名的沈万三有关,《南京市地名录》里描述,传说明代富甲一方的沈万三被充军,他的钱也跟着飞走了,于是人们便用扫帚把钱再扫回箍桶巷,这条扫帚划过的小巷因此就得名为扫帚巷。
另据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的相关专家介绍,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曾下令将全国各地的10万手工艺人调往南京,并命令他们分类聚居,构成老城南的“明代十八坊”,对当时南京乃至全国的手工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而扫帚巷也有可能是和城南的颜料坊、弓箭坊、白酒坊一样,因为大规模的手工艺人聚居,而形成某一工艺的一个制造密集地而得名的。
现今同扫帚巷相连的雨花路,过去就是老南京都知道的“米行大街”,有着600多年的历史。米行大街周边当年热闹非凡,扫帚巷也算是比较热闹的集市之一。老南京有一句有关此地的歇后语,叫“扫帚巷的货──靠边站”,由此可见,扫帚巷历史悠久,歇后语所传达的信息还告诉我们,过去的扫帚巷卖的都是老百姓日常用的便宜货,恐怕同贵族阶层没有多少关系。快报记者 陈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