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吃得放心,睡得安心,住得舒心。可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却让我们难以心安:尾气、污水、沙尘暴……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更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昨天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再次关注这个话题,希望明天会更好。
“一个上午,我就发现几十辆冒黑烟的机动车。”昨天是世界环境日,54岁的市民王萍(化名)来到大街上,沿街“逮”冒黑烟的机动车,并记下车牌号。“记下车牌向环保部门举报,不能让市民的肺成为‘吸尘器’。”王萍说。
“绿色公交”也在冒黑烟
昨天上午,王萍带着本子和笔,骑着自行车从北京东路出发,开始了他的“逮黑之旅”。刚上路,王萍就看到一辆二冲程摩托车冒着黑烟在慢车道上行驶,黑烟飘到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上,路人纷纷捂住口鼻。他赶紧掏笔记下了车牌。
来到丹凤街后,一辆冒着浓浓黑烟的47路公交车在路上开着,王萍看到公交车尾部已被熏黑。随后,王萍在中山路、长江路、中山东路等多条街道上,看到十几辆公交车冒着黑烟行驶,其中有的还是“绿色公交”。(有关部门近期评选出首批绿色公交线路,目前正在公示,市民如果发现这些公交车冒黑烟,可以举报)
“车牌号我都记下了。”在王萍的记录本上,记者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车牌号,足有几十辆之多。“还有很多冒黑烟的摩托车、助力车,都没来得及记。”王萍说。
一辆冒黑烟的车都不放过
昨天下午,记者和王萍一起来到新街口。在洪武路上,王萍指着一辆公交车说:“你看,车尾部都熏黑了。”在洪武路新街口公交车站,一辆公交车正轰鸣着离开站台,浓浓的黑烟从车后冒了出来。
随后,记者和王萍来到羊皮巷,几辆摩托车和助力车轰隆隆地从身边开过,黑烟四散。王萍眼睛直往这些冒黑烟的助力车上瞄,但却没能记下来,“很多冒黑烟的助力车都没上牌照,我没法记。”
在淮海路和中山南路,王萍记下了冒着黑烟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依维柯的牌照。王萍扬着手里的本子说:“我打算收集到一定数量的车牌号后,向环保部门举报。”
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这件事我早就想做了。”王萍说,之所以选择6月5日上街“逮”冒黑烟的车子,是因为这天为世界环境日,“也许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王萍每天骑车上下班,深受机动车尾气之苦,常常看到公交车离开公交站台时直喷黑烟,熏得人们避闪不及。而在一些小街小巷,助力车、摩托车冒着黑烟,一骑绝尘,“这些车的数量比公交车多得多,冒黑烟污染比公交车更严重”。
王萍向记者出示了他收集的一堆资料,都是关于环保的。王萍认为,目前机动车排放检测还是以公安部门为主体、环保部门依附于安全检测之上的管理形式,这种体系下,排放数据收集通常不能完全客观,“应该让环保部门在机动车检测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王萍说,媒体上曾报道,南京有近200万辆自行车,“我要为这些骑车人呼吁,不要让我们的肺成为‘吸尘器’。” (陈先生报料奖100元)
快报记者 常毅
黑镜头①
电镀厂污染严重 村民叫苦
快报讯(记者 陆鸣)还有几天,浦口吴先生的女儿就要参加中考了,然而令他头疼的不是女儿的学习,而是离家不远的那所电镀厂。“电镀厂排放出的废气太难闻,呛得女儿连门窗都不敢开,复习怎么能安心呢?”吴先生说,“这些年来,电镀厂排放出的废气、废水令周边村民深受其害!”
电镀厂就在浦口区珠江镇虎桥村村委会不远处,记者看到,这家电镀厂门口没有任何标记,甚至连厂名都没有。走进去是一块约1000平方米的场院,场院中央是一间水泥尖顶平房。平房外,有一条20厘米宽的水泥沟,里面满是污水,颜色发黑,气味难闻。一名工人正在厂房里给轴承铸件镀色。
离开电镀厂顺着山地向下,就是农田,几位村民正在农田里劳作。“真受罪,自从这个电镀厂开工,我们就没好日子过了!”村民林先生说,由于农田处于电镀厂下风,电镀厂一开工,排放的污水就会毫无遮挡地顺着山地四处流淌,渗入地下。
“电镀厂排出的废水有毒,地都被污染了,庄稼总是长不好!”村民陈女士指着自家的玉米地说,正常的玉米地,玉米秆一般都有一人多高,而她家的玉米秆总是长不高,施多少肥都没用,结出的玉米很多都没有玉米粒。
村民吴先生说,污水从电镀厂排出后,周边的地下水也遭受到了污染。“现在我们不吃井水,只用它洗洗衣服!”除此之外,周边村民还得忍受刺鼻的化学气味。
虎桥村村委会负责人说,2003年,这家电镀厂转包给个人,开工已有4年时间。
浦口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负责人说,今年初,已责令全区多个存在问题的排污单位抓紧整改,整改最后期限为6月30日。
“虎桥村的这家电镀厂此前曾因环保不达标,做过两次整改。”该负责人说,由于该厂两次整改后仍难以符合最新的环保要求,因此6月30日他们将作最后一次审核。工作人员表示,环保部门无力责令企业停产,而只能责令其整改。
黑镜头②
污水排进牛首河 居民心忧
快报讯(记者 薛林)位于江宁区牛首河附近一个排污泵站,竟将未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牛首河,导致数公里长的河水发臭变黑。
牛首河位于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南侧,属外秦淮河支流,全长约5公里。附近居民说,以前河水很清,现在却变成了一潭“死水”。记者沿着河堤走了3公里,发现大量死鱼漂浮在水面上。
“这两天,河水突然变黑发臭。”附近居民赵女士说,前几天这条河还很清澈,“现在你看看,站在岸边,多臭啊,肯定是被污染了。”
好好的牛首河为何受到污染?污染源在哪里?市民阮先生说,污水是从小区边上一个泵站流出来的。
记者跟随阮先生来到该泵站,这个泵站叫杨程泵站。走进泵站,在它的北侧,是一个近千平方米的污水池,污水池通过管道直接与牛首河相连。
污水池里散发出阵阵臭味,让人难以忍受。泵站工作人员说:“现在泵站坏了,正让人修呢。等泵站修好了,就把污水抽上来,向牛首河里排。”
当问及这些污水为什么不经过处理,就直接向河里排放,这名工作人员不以为然地说:“前天晚上和昨天上午,才排过两次,反正上面叫我们排,我们就排,其他我们不管。”
“前几天我们就知道了,并对牛首河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水质确实不达标。”江宁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郑队长表示,“牛首河一带的企业,目前还没有污水处理厂,所以才出现污水直接排到牛首河这一现象。”郑队长表示,下一步将配合省有关部门,对牛首河污水进行专项整治。
玄武湖要花三年时间“排毒”
水草疯长、鱼儿死亡……切断周围大大小小的污染源,不停用清水进行“换血”,可玄武湖为什么还是“病恹恹”的?
河海大学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玄武湖的“病根”。玄武湖淤积多年的底泥,不但氮磷等过于丰富,重金属污染也相当严重。即使换上一池清水,释放出来的“毒素”很快就会将水污染。为此,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对玄武湖进行疏浚清淤,年内有望实施这项“排毒”工程。而为期三年的疏浚工程完成后,玄武湖的蓄水库容量也将大大增加。
玄武湖病在湖底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玄武湖的湖水已经明显出现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征,而所有无法分解转化的污染物最终都会归于底泥之中。对于水体来说,底泥沉积物就犹如一个营养贮存库,营养盐及有毒污染物通过扩散、对流、沉积物再悬浮等过程向水体释放。有了这些底泥,再清澈的水到了玄武湖,水质也会变差。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底泥含量较高。玄武湖水务管理所所长朱祝兵说,这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玄武湖边曾经有家蓄电池厂,虽然早已不在,但当年造成的污染却影响至今。
此次调查还发现,湖里除了正常的淤泥外,还残留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加重了玄武湖的“病痛”。
再“扩”近半个玄武湖
记者了解到,对于玄武湖10年前进行的大规模疏浚,不少专家现在仍持否定态度。有关专家认为,上一次清淤之所以效果不佳,与方法有关。当时东南湖和北湖采用了干塘冲吸法,结果喷射的水柱造成表层沉积物大量悬浮,扰动后,营养盐和有毒物质悬浮和释放速度更快。
据介绍,此次疏浚不会再抽干湖水,针对不同底泥状况,分别采用绞吸式和铲斗式,尽量减小对底泥的扰动。各个区域需要清除的深度也各不相同,除了清除遗留的建筑垃圾,还要清除一部分饱含营养盐、难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质等物质的淤泥。工程结束后,玄武湖平均水深将增加35~60厘米,增加库容200万立方米,而目前湖区的库容量在4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向深处又挖了近半个玄武湖。
为了不过分影响湖泊的生态环境,疏浚工程将配合生态修复,划定出物种保护区或保护带。按条带状或斑块状留出保护区来不疏浚,这一区域作为物种基因库,在疏浚以后,借自然之力繁衍扩大,使较短时间内疏浚区域的物种得以恢复。
据了解,整个疏浚工程预计3年内完成,其间玄武湖正常开放。
快报记者 孙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