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556岁的圣贤聊“心得”的于丹、向世界报道“开国大典”的李普、被世人鉴定为“艺德双馨”的徐邦达,以及成就中国文坛亮丽风景的铁凝、绿原、牛汗、肖复兴……一个个丰满灵动的人物脱颖而出。他们在两位资深记者的访问中袒露真情……
听杨振宁“吹牛”
座无虚席,台上口若悬河,台下时而掌声阵阵,时而一片沉寂。一个下午,100多位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学生饶有兴致地聆听了一场题为“中外文化与全球化”的演讲。
主讲人是年逾80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何兆武先生。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当下中国学者对历史哲学的最高研究状态,就不能不读何兆武先生的论著。如果你想通过中国学者的目光去审视西方的史学思想、史学思潮、史学流派,然后反转身来,再去审视当下的中国史学,同样不能不去读何兆武先生的论著。”一个上午,记者走进了清华园,与这位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面对面。
1921年,何兆武出生在北京。1939年高中毕业,以贵阳考区第二名考入了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背井离乡,寒暑假也回不了家,一年四季都在校园里,而且因为穷困,吃喝玩乐的事情都很少,只好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休息时就在草地里晒晒太阳,或者聊聊天。何兆武记得,昆明大西门外有一条凤翥街,街上有几十个茶馆,大家没事就到茶馆喝碗茶。他说:“其实喝什么无所谓的,很便宜,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毛钱了,无非就是茶叶兑开水,有的人是真拿本书在那儿用功,但大部分人是去聊天,海阔天空说什么的都有。记得有一次,我看见物理系比我们高一班的两位才子———杨振宁和黄昆,正在那高谈阔论。其实我们也没有交往,不过他们是全校有名的学生,谁都知道的。黄昆问:‘爱因斯坦最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没有?’杨振宁说看了,黄昆又问以为如何,杨振宁把手一摆,一副很不屑的样子,说:‘毫无originality(创新),是老糊涂了吧。’这是我亲耳听到的,而且直到现在印象都很深,当时我就想:年纪轻轻怎么能这么狂妄?居然敢骂当代物理学界的大宗师,还骂得个一钱不值?!”
“学校里吃饭虽然不要钱,可是非常差,也吃不饱”。1943年,何兆武读了研究生以后,就在一些中学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每月工资已是数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元钱,每顿饭都自己花钱在中学里买,总算能吃饱一点了。昆明中学有好几十个,比较缺教师,几乎全让联大学生包办了。年轻人精力充沛,而且可以‘杀价钱’,工资压得比较低,加之联大学生的水平比当地高一些,所以学校里也愿意用。大多数同学都在兼课,包括鼎鼎大名的杨振宁。”
本科毕业后,何兆武念了3年研究生。“起先受同学王浩(后为著名华裔数理逻辑学家)的影响一起念了哲学,不过我没有念完,一是因为生病,半年没有上课,二是又受王浩的影响,放弃了哲学。王浩本科是学数学的,哲学念得也非常好———他认为,学哲学只有两条路走,一条路是从自然科学入手,特别是从数理科学入手,不然只能走伦理说教的路;另一条路,就是得到一点哲学的熏陶,从哲学的背景改行搞文学。王浩是学数学的,当然可以搞‘真正的哲学’,我没自然科学的基础,念了一年工科远远不够,心想还是不要学哲学了,学也学不好的。那时我正病重,于是找来一些文学书排遣,特别是英国浪漫派,雪莱、拜伦、济慈的诗歌给了我很大的影响。第二年,我又转到外文系念文学去了。不过后来我也没有念好,因为我主要的兴趣不是文学研究,只是那些诗对我的思想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