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摆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摆谱儿摆出连中三元的祖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5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摆谱儿摆出连中三元的祖宗
  冯孝留今年65岁了,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就常回溧阳老家。那次回老家时,堂哥拿了一叠纸给他看,原来那是堂哥自己续修的家谱,他这才依稀想起,小时候家里确实有家谱的,只是时间久了,很少有人想起这事,更别说续修家谱了,毕竟,续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堂哥的续谱工作还是搁浅了。思虑再三,冯孝留决定把这工作承担下来,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而这时,冯孝留并不知道,他的祖上原来还是五代有名的词人,在宋代更是出了个连中三元的大才子……

  词人的后代

  说起冯孝留家的家谱,那可是能追溯到周朝的。相传,冯姓出自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他有一支子孙被封于冯城,于是以城为姓,就是冯氏。自西汉开始,冯氏名人辈出,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家谱散落,因此冯孝留家的家谱只能从隋朝开始算起。不过家谱中排的字辈,其中有一段就是“汉世衣冠远,岐周礼乐明”,倒能证明此事不虚。

  在冯孝留的家谱上,一世祖为隋朝的兵部尚书冯慈明,后来传到南唐时,出了两个更有名的人物,分别是丞相冯延巳和尚书冯延鲁。这两人是亲兄弟,同在朝中为官,又同是当时名动一时的词人,其中冯延巳的文学成就最高,被认为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就是出自他手,由此还引出一则典故———南唐中主李璟也喜爱诗词,那天读了冯延巳的这首词,就拿其中这句和冯延巳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回答说:“不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大笑。

  冯延鲁的诗词造诣也不差,只是世上流传不多。冯孝留家这一支,就是从冯延鲁那里分下来的,当时冯家世居建康(南京),就住在玄武湖附近。

  可惜的是,南唐君臣们吟诗作词虽是一把好手,但在治国打仗方面就不在行了,面对北方后周的威胁,束手无策。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后,宋将曹彬兵下江南,灭了南唐。为了躲避兵火,冯延鲁这一支被迫迁到了金坛的洮湖(又名长荡湖),从此定居下来。

  冯延鲁共有五个儿子,后来这五个儿子都考中了举人进士,家谱上记载,当时庭院中突然生出五叶瑞芝,人们都很惊讶,便把此地称为“五叶村”。明朝永乐年间,冯氏家族有一个叫冯安的祖先,被授予溧阳县儒学正堂一职,在当地主管教育,于是就把家迁到了溧阳裴溪(现为埭头镇东培村)。冯孝留这一支,其实应该称为裴溪冯氏。

  寻找家谱

  冯孝留接过续编家谱的工作,一上手才知道这事情有多难办。续编家谱,首先要先找到老谱,否则从何续起呢?

  冯孝留再次回了趟老家,只是这次的意义跟以往不同了,不是一般的走亲访友。到了村里,冯孝留先是去了家族祠堂所在的地方。原先,村里有三个祠堂,只是在破四旧时都没能保全。留下的实物屈指可数,一件是建造祠堂时立的碑,还有就是祠堂前的一对大石马。但是这个所谓的“留下”,说起来也是勉强得很,因为石碑被拿去做了桥板,一对石马被族人封在了水泥里,算是抢救性地保护了下来。冯孝留又特地跑到桥上去看了看,那块碑还在原处,只是上面的字迹已是模糊不清了。

  “真是可惜啊,那大石马个个都有1米多长,至少有1.8米高,那石碑更是有2米多高,上面的碑文在家谱中都有记载,可惜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冯孝留叹息不止。

  叹息归叹息,但现在更重要的是找到老谱。从冯氏第十一世起,就正式有十个兄弟分出来了,称为十房,老谱一共有十套,每房保管一套。由于时代久远,现在只有四套保存了下来,其中一套就在冯孝留另一个堂哥手里。找到堂哥,说明来意,堂哥很痛快地就把家谱拿了出来,冯孝留也当场保证,续完家谱后,一定把原谱完璧归赵。

  被湮没的传奇

  “错把冯京当马凉”,这句话冯孝留早就听说过,可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老祖宗里也有个叫冯京的,而且还是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自实行科举考试起,到废科举制度,能连中三元的也就十几个人,冯京便是其一。

  据史料记载,冯京是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是宋仁宗时的状元,后来官至太子少师。冯孝留的家谱上也记载,冯家有分支在江夏生活,但冯京究竟是冯家哪一支的传人,冯孝留的家谱上并未有详细记载,同样在家谱上语焉不详的,还有另外一段传奇。

  那是在明初时,冯家有一先祖为掌管征调粮食的官员,结果有一年因为某种原因,迟办了秋粮的征收工作。明初之时是乱世初定,朱元璋治国仍然还用重典,于是这位冯家先祖就被上司判了个抄家问斩之罪。大难来临之时,这位先祖的长女来到金陵,为父亲击鼓告御状。在古代,告御状可是很艰难的,就算是告赢了,难免也要受笞刑,甚至要被流配,可以说,这个姑娘是抱着赴死决心而来的。所幸,朱元璋产生了怜悯之心,说一个女子有勇气不避艰难来为父告状,孝心可比天地,于是在临刑前赦免了她的父亲。这一段为父鸣冤的传奇,如同三言二拍上的故事一般精彩,可惜的是,这位冯家先祖和他的女儿,都没有确切名字留下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答案很简单,因为冯孝留手上的这套老谱,其实并不是最早修订的原本,而是在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的。在新修宗谱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因为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迭起,冯家子孙相继四散躲避兵灾,冯家的家谱也东散西失,等到战火平息后,冯家子孙已是十无一二,更何况是家谱呢?族人找寻多时,最后终于找到一本,但那本家谱已经破旧不堪,有很多地方都散乱了。如今的家谱就是在这本旧谱的基础上修成的,所以有些遗漏在所难免。

  修谱的艰难

  冯孝留在两年之内跑了几十趟,终于搜集齐老家族人的资料,那么外地的族人怎么办呢?冯孝留想了个办法,他写了一封重修家谱的倡议书,又附了一张表格,印了许多份,回老家发给族人们,请他们把这表格寄给在外地的亲人。经过快两年的努力,往返车费、电话费不知花了多少之后,搜集资料的工作终于大致完成了。

  冯孝留感慨地说:“自从接下这工作,我才知道过去修家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过去修家谱,有主修的,有协修的,有督修的,有篆修的,有校对的,还有负责一切费用开支的,往往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努力几年才能完成。我虽然只从二十一世开始修,修到二十六世,但工作量已经是很浩繁了,主要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做这项工作。”

  除了续修家谱,冯孝留还有一桩心事,那就是重印老谱。复印是不行的,那样保存不了多少年;用现代排版印刷技术来印也不行,那样就会失掉家谱的原味;重新按照古法用雕版来印刷,那样花费太大了,据说刻一个字就要五块钱。究竟该怎么办,冯孝留为难了。但不管怎样,他决定先把谱续好。

  快报记者 白玉磊 文

  快报记者 路军 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