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五一过后,全国许多地方猪肉价格上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作好在适当的时候动用国家储备肉平抑肉价的准备。
(5月22日央视报道)
从猪肉涨价开始,“有关专家”几乎全都是这样表态的:疫病导致养殖规模萎缩、玉米等饲料价格上涨……此外,各地媒体也在供应量上找原因。大家都集中在市场因素里找原因,这没有错,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些非市场因素所发挥的作用。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此长彼长”的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涨价信息是有刺激性的,有些时候即便市场能自行消化“助涨”因素,但在诸多涨价信息的刺激之下,也会激发各地“涨声一片”。因此,有关部门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肉价,也包括从一季度以来水、电、气等公共消费的涨价效应,尽早拿出有效控制此番物价轮番上涨的决心与诚意,规避此番“整体价格波动”所形成的联动刺激因素。媒体也不能在“大呼小叫”中过多渲染涨价的氛围,制造“助涨”舆论,对于市场对涨价的消化能力应该有所引导。
有学者称肉价上涨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如果只是简单的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影响价格,这当然很正常,也不需要调控,因为根据供求理论,有涨就必然有降。但问题是,当太多“非猪肉市场”因素在实质上左右着当前肉价的时候,我们只把目光盯在供给不足、成本增加上,是否就显得狭隘了点?(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