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博物馆一改往日门庭冷落的景象,被蜂拥而至的参观者挤满。昨天是第31个国际博物馆日,南京的绝大多数博物馆都对外免费开放。据统计,昨天南京博物院的客流为1.39万人;南京市博物馆的客流为1.5万人,更创下了历史之最。
纷纷端出“特色菜”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南京近50个博物馆中绝大多数免费开放。各博物馆还端出了自己的“特色菜单”,以吸引市民。
南京博物院昨天没有推出新展览,但特意准备了免费讲解。同时,由四川宜宾电视台和南博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也在老馆开机。该片通过详实的史料,将南博精美的国宝和当年蔡元培、李济、傅斯年等一大批民国学者感人泪下的曲折故事,以及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相串连,充分展现8年抗战中中央博物院(南博前身)的历史轨迹。
去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对22个工地进行了文物环境评估,对450余座古墓和45处古代遗址和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昨天,除了《六朝风采》、《龙蟠虎踞-南京通史展》等常规展览外,南京市博物馆特意推出了新展《藏龙卧虎———2006年南京考古新发现展览》,这个展览精选出的128件文物是首次和观众见面,让市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更深的了解。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除了在瞻园照壁前小广场举办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瞻园”主题展览外,还组织文物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宝答疑。
明城垣史博物馆则举办了一系列主体为“南京城墙,我们的家园”的文博宣传活动,除了展出市民拍摄的各段城墙外,还组织了中小学生在神策门段进行免费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则在馆门前设立了观众咨询台,解答观众的询问,进行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
展厅里呼朋唤友打手机
挤,这是昨天记者跨进博物馆的第一感受。推着小车的,拎着手提袋的,举着照相机的……小到几个月的宝宝,大到80多岁的老爷爷,都聚集在了博物馆。
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龙蟠虎踞》展厅内,抬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展厅内几乎转不开身。而位于中山门的南京博物院,上下两层展厅到处都是观众,每一件藏品前都挤满了人。市民陈女士步入展厅,看到拥挤的场面连说“想不到”。她是一位公司职员,对古玉器非常感兴趣,平时工作忙,加上博物馆票价较高,难得来一饱眼福。听说今天免费,她把手头的事处理完,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没想到和她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这么多。陈女士好不容易挤到一块玉璧的展柜前,可没等她仔细端详就被后面的观众挤了出来,“想多看一眼都不行”。一圈还没转下来,陈女士已是满身大汗,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不过她表示,人多说明大家有精神上的需求,这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博物馆这样的免费活动太少了。
袁老先生是带着小孙子一起来的,“让他感受一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刚看了40多分钟,袁老就直喊吃不消,“人太多了”。不过他觉得此行收获不小,6岁的小孙子对展品非常感兴趣,有几件他已经能叫上名字了。袁老同时感到一丝遗憾。他说,为了让孙子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他一直跟在讲解员身后,可是观众丝毫不注意场合,打手机、呼朋唤友、乱发议论声音特别大,庞大的展厅内回荡出“嗡嗡”声。虽然讲解员随身携带扩音器,放开了嗓门大声讲解,他们仍然难以听清楚。“博物馆是高雅场所,部分观众的举止和环境很不相称。”
记者注意到类似不和谐的场景随处可见。由于免费机会难得,很多人都准备一天都“泡”在博物馆里,为此还特意带上了“干粮”。在南京博物院,休息椅是一道风景。一些观众把休息椅当成了“餐桌”。而在他们身后,塑料袋、快餐盒,渐渐堆了起来,地上也撒满了饼干、面包的碎屑,矿泉水瓶横七竖八扔了一地。在南京市博物馆,记者看到两个10岁左右的男孩,剥开香蕉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果皮随手往地上一扔。一位老者怕有人踩到摔倒,赶紧走过来,捡起扔进垃圾箱。
要让观众觉得值
据统计,一天下来南京博物院的客流量达到了1.39万,这是平日的4倍。
是什么吸引了如此多的观众?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免费其实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展览的内容。“我国热点博物馆门票并不低,但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这是因为,这些博物馆拿出了市民想看的国宝,市民参观了以后感觉长知识了。所以,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手段有很多,比如:拿出吸引人的藏品,展览内容丰富而互动性强,服务到位,让市民有一种愉悦的心情等。”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新闻背景]
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学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关注博物馆在收藏、保护、研究、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从1977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5·18”的主题是“博物馆和共同的遗产”,旨在宣传中强调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创造文化遗产中的作用、责任及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
一天迎客上千
乐坏副馆长
南京大部分博物馆平时闲得慌
“要是每天都有这么多游客就好了!”古生物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冯伟民博士说,昨天是他们接待参观者最多的一天,“绝对超过1000人”。该馆于2006年年初对外开放,去年一年,游客人数达到6万人次,平均每天200人左右。
冯伟民介绍,古生物博物馆依托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国际一流的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介绍,该博物馆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斯密索尼亚的古生物博物馆相媲美。该博物馆内的澄江动物群等诸多发现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很可惜,这么好的场馆,接待的参观者数量和它的地位不相称。”冯伟民坦言,在国外,参观博物馆是游客的必然选择,而在国内,即使是家门口的博物馆,也乏人问津。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南京地质博物馆。该馆位于珠江路700号的江苏省地调所大院内。记者数了数,从1:30开馆到2:30,馆内的散客还不到10人。据该馆馆长邹松梅介绍,2002年建馆以来,该馆一直向市民免费开放,但日均接待游客仅10多人。而且,主要游客是学生团体和单位团体。
博物馆冷清的现象在南京近50家博物馆中非常普遍。据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王兴平处长坦言,各博物馆的确在大力宣传、吸引游客等方面做得不够,再加上,目前多数博物馆是政府所办,积极性难以调动。他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经验,一部分由社会各界来办,由政府指导,另一部分则由政府来办。
实习生 王红蕾
快报记者 许小红
[调查]
很多大学生没去过博物馆
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如今,很多中小学校都把博物馆当成了春游和秋游的首选场地,但大学生反而对博物馆很“面生”。这是河海大学商学院04级市场营销1班胡珵等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番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胡珵等人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南京的8所高校大学生做了随机调查,但结果让人有些意外:去过博物馆的比例仅为25.2%;74.8%的学子大学四年没去过博物馆,其中不少人根本不知道有个南京市博物馆。还有人将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混为一谈。
很多人没去过博物馆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占到47.7%;还有的是“不感兴趣”,原因是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不吸引人。因此,胡珵等人建议,南京市博物馆在今后的运作中,将大学生作为与南京市博物馆的直接相关的公众,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并进行必要的细分。
[观察]
博物馆要亲近公众
昨天,南京各大博物馆火爆异常,可在专家的眼里,这是一个泡沫,改变不了博物馆平时无人问津的窘境。著名画家陈丹青一语中的:“造一个博物馆不难,但是博物馆在中国要产生文化影响非常难!”著名美术批评家李小山对此比较认同,他表示:“中国缺少博物馆文化,即使是在六朝古都!”
陈丹青:博物馆面对的应是所有人
陈丹青说,博物馆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件文物的地方,也不完全是办展览的地方。博物馆第一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是它的社会角色,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所起的活生生的作用。博物馆是一本巨大的活的百科全书,其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众多的博物馆,但是就我国的人口数量来说,这个数字还很小,无论是在职能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陈丹青说,在西方,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是长期的艺术文化素质教育。比较而言,中国的博物馆大多学术方向不明确,往往把大量精力花在展览上,其长期影响城市文化与人民素质的目的还远没有达到。
博物馆要降低门槛
“中国缺少博物馆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李小山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博物馆文化是皇家文化,以及士大夫们的一种代表,和普通老百姓基本无关。这与欧洲有着天壤之别,欧洲普通社会层很重视对艺术的欣赏,老百姓一有空就会去博物馆看展览,这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了。”另外,李小山也表示,收费太高是阻碍公众去接近博物馆的主要原因。“卢浮宫最早的门票是5法郎,现在虽然涨了,但还是在法国普通人人均月收入的1/200,可以说是相当低廉,而在南京,南博的门票是20元,其他的博物馆要30-40元,一家人要去看个展览少说也得100元,这样造成了大量参观者的流失。要知道南京的众多博物馆都是政府全额补贴的,不需要靠门票收入来维持开销,完全可以大大降低门票价格。”
展品不能是老面孔
收费降低是不是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对此,李小山说:“显然不行。你看一下那些博物馆,一年有几个大型的展览,展出的作品又是哪些?可以说你只要去过一次,一年中不会去第二次,作品没更新,看来看去都是老样子。怎么吸引人去?博物馆本身不肯去投入更新,这是一种遗憾。在国外,比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每个月基本都要有一场主题展,都展出了最新的藏品,让参观者有一种新鲜感。而在中国,只有上海和北京相对好一点。”
缺乏策划导致资源浪费
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展览,少不了前期策划。李小山说:“要策划一个展览必须要预算参观的人流量,这是根据城市人口比例来计算的,比如南京,人口约600万,一个大型展览必须要有2万-3万人的参观量才算成功,不过我们南京的展览从来没有预算过,一个大型展览,有个几千人次参观就觉得火得不得了了,这样的展览完全是资源浪费,根本就没达到公众认可的作用!另外,南京的好多博物馆没有立馆方针,究竟是主打六朝文化还是传统文化,连圈内人士都搞不清楚,这也是一种策划上的失败。”
最后,李小山表示,宣传上的失力也是原因之一。“媒体的娱乐新闻远比文化新闻多。要让博物馆文化形成,媒体的宣传必不可少。欧洲媒体很关注文化,特别是展览信息的公布,都会在媒体上进行大篇幅的公告,轮番告知公众,而我们呢,翻开报纸,展览永远是个小豆腐块新闻。”快报记者 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