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热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没有夜市的马台街 路还在,人已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5 月 1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没有夜市的马台街 路还在,人已非
许小红 尹晓波 常毅 赵勇
  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架起了绿色护栏,汽车顺畅地掠过,路边站满了穿着绿、蓝、藏青色制服的执法人员……在透着一丝苍白的整洁中,“老王馄饨摊”、“杨门旺鸡蛋”、成扎的啤酒、喧哗的人群,伴随拥堵的车流在马台街上消失殆尽。只有200多位摊主还依依不舍地站在街上,或惆怅或失落,痴望往日繁华。

  ■专家观点

  政府要善待城市中的“市”

  昨天是南京马台街夜市被撤销的第一天,来自相关部门的准确消息称,即使模范马路改造工程完工,马台街夜市也将不再回迁。往日的下午5点,正是马台街250多位摊主准备出摊的时刻,烤箱、桌椅、煤气罐陆续搬上街头,顾客们也三三两两走来,准备美美吃上一顿后,再去淘点便宜货。6点不到,街头车水马龙,“阿要辣油”声此起彼伏,时髦美眉啃着羊肉串这家晃到那家,三五成群的哥们抱着啤酒瓶高谈阔论,乐呵呵的老板们忙得不可开交。而昨天,马台街上过客寥落,下班回家的人们匆忙地掠过街头。略略惊讶的脸上还有着喜色,“哎呀,现在好走了!”街头,着浅绿、天蓝或藏青色制服的执法人员站成一排,双眼时而扫向人多的地方。那里,摊主们围成一圈,小声地议论着什么,表情中带着一丝茫然和失落。

  [现场]

  马台街昨天安静得很陌生

  昔日繁华 (资料图片)

  今日落寞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反应]

  干净是干净了

  买东西却不方便了

  昨晚6点半,徐小姐下班照例经过了马台街。可崭新的隔离栏和顺畅的交通让她有些吃惊。“平时6点多,想要过马台街没有半个小时搞不定,而且这里烟雾缭绕,人流车流乱作一团。”对于夜市,徐小姐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可以经常来买便宜、实用的小商品;恨的是,油腻满地、交通混乱、烟雾缭绕,环境状况极差。

  “马台街夜市关闭了,还真让人不习惯。”望着整洁的街道,通畅的交通,井然有序的车辆,徐小姐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环境是好了,可我以后到哪买这些小东西呢?去哪里找那些特色小吃?”

  十几年来

  第一次在路口吹风

  86岁的张顺英老人叉了腰,闲适地站在马台街与平安里的路口,双眼四处张望,惬意地享受着习习晚风。记者拉她闲聊,她忙不迭地搭腔,“我告诉你哦,我今天可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出来。”老太太向身后努了努嘴,说她家就住在平安里52号,离马台街仅20米远。“一到晚上,人跟车多得怕人,我一把老骨头,哪敢出来啊?”现在夜市取消了,张顺英老人说:“以后我要天天出来转转!”

  实习生 王红蕾

  快报记者 许小红 邵瑜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唐启国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成型的市场,应该是自生自灭。如果政府过多干预,只是“治一时”而不是“治一世”。

  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黄安永则表示,像现在的河西、江宁这些南京新城区,“城”是造出来了,可“市”呢?“造城”容易“造市”难,说河西是“卧城”,原因就是它没有一个“市”。黄安永认为,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一个“市”,换言之,“我们要善待城市中既成的一个‘市’,比如马台街夜市。”

  南京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表示,马台街夜市强调了湖南路还有另一种“情趣”的市井氛围,“各个功能相辅相成、互相造市,是湖南路一个完美的生存状态。”马台街夜市是湖南路商圈的“母本”,将“母本”抛弃,可能会给今后的湖南路商圈发展带来一种先天功能上的缺失。

  快报记者 尹晓波

  ■相关新闻

  马台街多数摊主接受安置

  [留恋]

  那些在风雨中出摊的日子

  昨天凌晨零点,设立了16年的南京马台街夜市正式关闭。马台街250多个摊点中大多数已经签了安置协议。相关部门表示:夜市带来的很多问题也随着关闭迎刃而解了。马台街夜市经常造成交通堵塞,产生的大量油烟、油污,也遭周边居民多次投诉。根据规定,摊主们可以接受安置或者分流到汉口西路和广东路。但据了解,绝大多数摊主目前并未去新的地方摆摊。

  快报记者 常毅

  下午5点多,43岁的陈淑兰便早早来到马台街,想再看看自己曾经奋斗了16年的地方。“没想到这么快就装起了隔离栏。”

  1991年,刚下岗的陈淑兰来湖南路摆摊。一块塑料薄膜和三四块砖头,就可以搭个小摊位。条件虽苦,但绝大多数摊主都坚持了下来。“记得有一年冬天,风特别大,砖块根本压不住薄膜。一阵大风吹过,大家都在马路上追着塑料布跑。”那时除了冬天的寒风,夏天突如其来的雷雨也让摊主们头疼。“雨说下就下,为了保护货品,我们经常被淋湿,货是保住了,可第二天,人却病倒了。”回忆着当初的创业经历,陈淑兰声音有些哽咽。

  “家里还有上万块钱的货没出清呢”,老王夫妻俩一再重复这句话。他们专卖服装,是马台街最早的夜市摊主之一。站在已经空旷的马台街上,老王指指四周,脸色涨得通红,“10年前,这里全是围墙和院子,连路灯都没有。这些门店,是我们看着它们出现的。现在有了大超市,又有这么多门店,市口不要太好哦。”陆续赶来的摊主们自发围成一圈,各自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在这沉闷的氛围中,老王的脸更红了,语气也更急促了,“马台街也就是最近六七年红起来的,是我们带来了人气!现在却说不让做就不让做了,想不通。”

  前晚是马台街夜市的最后一晚,很多老客们特地赶来光顾最后一次,并跟老王夫妻俩道别,这让他们挺感动。昨天下午,夫妻俩还习惯性地想收拾衣服出摊,但却突然想起夜市不能摆了,刚刚鼓起的劲一下子就泄掉了。老王一边跟摊主们聊着,一边习惯性地瞄着街头的中年妇女,那是他们的“潜在客户”。慢慢地,他回过神来,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还真不习惯不出摊。”

  城市的记忆不能轻易抹去

  一个人是有记忆的,同样,一座城市也应该有着自己的记忆。对于南京来说,去新街口逛商场、去夫子庙看花灯、去马台街逛夜市,就是这座城市独特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南京人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习惯,你说它市井也好,世俗也好,但它的确已经成为了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我们却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呼吸习惯”,因为,存在了16年的马台街夜市没了,“老王馄饨摊”也只能是歌声中的那一抹感伤了。

  有人说,没了就没了呗,马台街还更干净更好走了呢;还有人说,夜市不是转移到了汉口西路和广东路了吗,买东西、吃小吃还是有地方去的。但我总觉得,离开了马台街的夜市,就已经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夜晚的好去处了;没有了马台街夜市的南京,留给我们的,也只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城市记忆。你很难想象,在河西举行的灯会,在江宁复制出来的新街口,还会是南京人凭着直觉就能找到的城市印记。马台街夜市和这座城市中遍布的法国梧桐一样,承载着南京人太多的过往,凝聚着这座城市太多的生活气息。

  城市城市,既要有城,也要有“市”。只有高楼大厦的地方不是城市,只有当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浸润了“市”的生活气息,这个地方才能称之为“城市”,才能成为人们乐于生活和记忆的一部分。没有一座城市不要发展,但城市的发展应该尊重人们多年来积淀而成的城市记忆,应该呵护浸透于生活细节中的城市文化。一个没有记忆的人是可悲的,一座没有独特记忆的城市,也是可悲的。曾看过一篇报道:北京人为“公主坟”等老公交站名即将被更改成“某某新村”向公交公司提出抗议。对于北京人来说,“公主坟”等地名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他们容不得自己的记忆被人篡改。作为南京独特的市井人文景观,人流、吆喝、美食、小摊汇聚而成的马台街夜市,与那些名胜古迹、历史建筑一样,何尝不是南京的城市记忆?

  城市的记忆不能轻易抹去,面对整洁有序但又空旷苍白的马台街,小贩们的眼神是复杂的。我们呢,何尝没有一丝遗憾和惆怅在心底游走?

  (本报评论员 赵勇)

  ■短评

  60岁的老李和40岁的老康抱着臂膀,眼看着车流一言不发。老李摸出烟盒,给自己和老康各点一根烟,狠狠吸了一口,“噗”的一声迅疾吐出。“你看看,做了七八年生意,说不让做就不让做了!”老李和老康一直在马台街卖小百货,除了雨雪天气,他们天天出摊。从刚开始的每天赚二三十元到现在的每天一两百元,他们很满足。

  如今,孩子们都还在上学,而他们赖以谋生的夜市却说没就没了。“以后怎么办?”老李双手一摊,老康则用力甩了甩头,像是逼迫自己想出个主意。“不是听说广东路、汉口西路那边可以摆摊的吗?”老康头摇得像拨浪鼓,“广东路那边黑漆抹乌的,又不热闹,背得不得了。”

  摊是不能摆了,有的摊主却并没有就此放手。紧邻马台街的丁家桥某小区内昨天就冒出了几个摊位。熟悉地形的老客们来来去去,几个年轻女孩扎堆坐着,嘴里嚼着旺鸡蛋,大呼过瘾。往常从容的老板此时却换了副神情:一边顾着手头在煎的鸡蛋,眼睛的余光还警惕地瞄着门外。突然,一名年轻男子从小区另一头跑过来,嘴里喊着“市容来了!市容来了!”老板突地站了起来,麻利地将两张凳子叠起。另一边,一名男孩则匆匆赶来,嚷嚷着“我一来就收摊啊,好不容易找到的”以确定“市容来了”消息为假,老板和顾客这才放心坐下,吃的吃,煎的煎。

  摊主有的发愁有的“打游击”

  [出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