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5 月 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现代快报·今日教育频道系列特别奉献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于玲
  高考临近,学生正处于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为使广大学生能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代快报·今日教育频道邀请了省内南京、常州、南通等地区名校的数十位各学科特级教师专家,针对今年的高考要求和以往的高考命题特点,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核心科目,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复习参考。

  同时,有三点需要说明:一是由于版面原因,每天只能登出这三门核心科目中的一套模拟试卷,共9套模拟试卷(包括命题答案分析)全部在现代快报·今日教育频道(todayedu.lifenanjing.com.cn)中登出,凡今日教育频道的会员学生均可免费使用(包括大量各学科精细化的专题复习)。二是应命题专家要求,隐去命题专家们姓名,但命题专家均为具有多年高考经验的省内著名特高级教师。三是如果学生在复习中遇到任何学科问题可直接在频道中提出,专家均给出详细解答和指导帮助。

  特别提醒:如需成为现代快报·今日教育频道会员请尽快办理。办公室地址:南京市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B座30层C座(外地通过当地邮局汇款200元邮购会员卡)。联系电话:025-84717743-20,025-81589810。 邬珊珊

  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跻身    犄角    通缉要犯    羁旅异乡

  B.逐渐    僭越    间不容发    火花四溅

  C.耿介    哽咽    赓续旧好    绠短汲长

  D.惩办    逞凶    乘虚而入    驰骋疆场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销毁  形销骨立    嘘热气  长嘘短叹

  B.搬家  搬师回朝  挡箭牌  独挡一面

  C.抱怨  以德抱怨    捅漏子  纰漏百出

  D.优游  优柔寡断    捣麻烦  投机倒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往往对社会主流文化采取一种虚拟反叛的立场,但又不是实际反抗的立场;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去象征性地破坏社会的规则,以标榜自己的离经叛道来引起社会的关注。

  B、“核心战争”是一种载入后通过改变磁心存储器的代码,在运行中吞食对方的游戏程序。这是美国AT&T公司的Bell实验室的三个天才程序员在无所施其技的时候,为了娱乐消遣而编制的。

  C、在20世纪30年代,广播大有与报纸分庭抗礼的架势。进入40年代后,随着成千上万的无线电收音机被运用于汽车制造业,广播媒介又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市场。

  D、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流行文化西风东渐,以不可抵挡之势,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主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住房建设的工作目标: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增幅低于去年,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低于去年,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保持稳定。

  B.近日,某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援助中心和中华心理教育网对500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与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民工有过被拖欠工资。

  C.春运期间,有的线路和方向无法全面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将克服困难,尽最大能力缓和运力与需求的矛盾,努力让旅客过个愉快的春节创造较好的旅行环境。

  D.春节将至,那家超市又开始了有奖购物的促销计划,计划规定,从即日起至正月十五到该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就有不同档次的礼品赠送。

  二、(9分,每小题3分)

  对森林大火,1970年以前,美国官方的政策一直是灭火,但是生态学家们认为,这样做会使倒下的枯树积聚在林地上,造成更多的破坏。

  美国西部最常见的树种是黄松。黄松林中低层的堆积物很容易着火,并且还能帮助火势传播。这种“轻微火”减少了森林专家所说的掉落的树杈和下层灌丛的“燃烧数量”。而“轻微火”对成熟的黄松损害很小,因为黄松有很厚的石棉似的树皮保护,从而阻止了更严重的火灾发生。在2000年“洛斯阿拉莫斯森林大火”发生的地区,是过密的、不健康的森林为森林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森林火灾分为两种:一种叫树冠火,俗称森林大火。它通常是因一棵大树的树底先被火苗点燃,一直烧到树尖,并且殃及邻树一齐猛烈燃烧而形成的。这种大火可以摧毁被烧林中的一切。另一种叫地面火,俗称森林小火或野火。这种火一般是由落地的树枝、树叶和其他干枯植物,因刮风、雷击或曝晒等自然原因引起。这些星星之火烧得快,灭得也快,如控制得当一般不会对树木产生损害。

  专家们指出:地面火是一种巨大的自然力。一般每隔2~25年,森林一定会自燃一次。这种燃烧不仅可以控制幼树生长的数量,还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使森林中的各种树木不会因为生长空间过于拥挤而难以成材。另外,不同的植物或树种对火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某些松树的松果成熟后掉落在地上,它们只有在火中才能砰然打开,让里面的种子跳出来。如果没有火,那些种子就只好躺在里边睡觉。同时,森林内的腐木和下层易燃灌丛堆积过多,也会为病虫害的繁殖和森林大火埋下隐患。

  相反,森林小火可以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地发展。经过一场地面火之后,树木和杂草吸收了火灾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很快就能恢复生长,使森林回归平衡,并且能够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阻止非当地土生植物和树木病害的蔓延。森林小火给森林中的动植物带来了一片生机。野火之后,老弱树倒下了,使森林中低层也享受到了阳光的温暖。在地面火烧过的地方,森林里的熊、鹿和其他动物又有机会吃到鲜嫩的植物了。还有许多鸟,专门喜欢在火烧后的地上找熟东西吃。而且,野火过后形成的林地隔离带还能阻止更严重的火灾蔓延。

  “洛斯阿拉莫斯火灾”原本是一场有节制的燃烧计划,当初森林管理人员只希望通过燃烧消除360公顷的灌木和其他易燃物,可是由于这里森林过于稠密,最后导致火势无法控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过生态学家说:“洛斯阿拉莫斯是一个注定要遭到劫难的城市。如果没有这种有计划的烧除,它可能早就被烧得像个烟蒂了。”

  摘自《百科知识》2006年11月

  5.下列关于“洛斯阿拉莫斯森林大火”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场大火证明了美国官方一直强调灭火的政策是有充分理由的。

  B.大火是因为没有有节制地控制森林火灾而导致的一场灾难。

  C.在这场大火中,只有黄松有很厚的石棉似的树皮保护才得以幸存。

  D.这原本是有准备的人工燃烧,但忽视了森林过于稠密等因素而导致灾难。

  6.下列关于地面火益处的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可以控制幼树生长数量,淘汰病树、枯枝,保证各种树木的生长空间。

  B.它可以满足植物或树种对火的不同需要,如松果只有经过火烤才能让种子跳出来。

  C.它可以消除腐木和下层堆积过多的易燃灌丛,防止病虫害的过度繁殖。

  D.它可以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供树木和杂草吸收,从而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洛斯阿拉莫斯森林大火”带来了灾难,但是人类还是应该采取人工的手段使用森林火。

  B.过度地抑制森林野火,不仅不能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而且还会破坏森林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

  C.因为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小火可以给森林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应该加以利用,让它尽量燃烧。

  D.森林小火的起因往往不可控制,但合理利用好森林小火却可以用来有效地控制森林大火。

  三、(9分,每小题3分)

  杨业,并州太原人。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潘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王侁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桡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一 有删节)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带领

  B.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 进攻

  C.王侁沮其议曰 诋毁

  D.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 制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②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B.①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

  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C.①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D.①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杨业骁勇善战,使契丹军闻风丧胆,因此深得皇上的赏识。某些戍边将领嫉妒杨业的才能和战功,对皇上予以他的高度信任心怀不满,这才有了日后杨业孤军奋战、饮恨沙场的悲剧。

  B.面对契丹国十几万大军的汹汹来势,杨业之所以力主避其锋芒,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手段,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士卒在战场上付出伤亡,必须以建功立业为前提;作为指挥官,应珍视战士的生命,避免消耗战。

  C.杨业的主张遭到了王侁等人居心叵测的非难,迫于无奈,杨业提出了诱敌深入打伏击的下策,并主动承当了最危险的“诱敌”任务。潘美、王侁等也按照作战计划在陈家谷口排兵布阵。

  D.到了关键时刻,先是王侁为了抢功而率部擅离阵地,造成谷口一片混乱,潘美见状也率部离岗;继而两人见杨业兵败便率部溃逃,使得杨业孤立无援,战败被俘,含恨而死。

  四、(23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2)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3)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桡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教,使。

  ⑴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第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两首诗的秋天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看,两首诗中“春”的作用有何不同?请你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

  五、(22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想像鸟鸣的幸福    曾柱

  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她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的,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子,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

  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房顶抵达另一家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鸟声,这是个有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阴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景象,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停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声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乃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人为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最亲密的联盟。”

  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矣乃乃声,方不虚生此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蛰居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中的人来说,想像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选自《中华散文》2005年第2期,有删节)

  14.阅读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用“一粒粒”来修饰鸟鸣声,别有趣味,请说说“一粒粒”写出了鸟鸣声怎样的特点。(2分)

  (2)鸟鸣声“唤醒”牛马、村庄、道路、树林、房屋,无理而妙,请说说用“唤醒”一词的妙处。(2分)

  15.开头一段作者说“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结合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说。(6分)

  16.文章引用了《瓦尔登湖》和《幽梦影》中的两段话,其意图分别是什么?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

  17.文章结尾说:“对于我来说,对于蛰居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中的人来说,想像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6分)

  六、(15分)

  18.以“感动”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4分)

  〔例句〕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    。

  感动,    。

  19.下面是一份“尝试记忆”与“朗读记忆”效果对比的实验报告。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概述实验报告所反映的主要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学生,你从“尝试记忆”与“朗读记忆”的对比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据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到1500万。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请你拟写一条公益广告,以警醒和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5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